原理
人造或者自然物體從宇宙空間進入天體的大氣層的過程被稱作進入大氣層(Atmospheric entry),在地球的場合指的是從宇宙空間一側越過海拔為100km的卡門線的過程。從地面發射後離開大氣層的人造航天載具重新進入大氣層的過程被稱作返回大氣層(Atmospheric reentry)或再進入(reentry)。返回大氣層根據其目的和過程被分為以下類型:
歷史
這種雙層隔熱板概念在1920年由羅伯特·戈達德提出,他說:"流星進入大氣層的速度高達每秒30英里,但內部依然寒冷. 因此, 假如再返回物的表面覆蓋一層抗高溫(不易變質及難熔解)的物質後再用一層不太會導熱的耐高溫物質,這樣物體表面就不會受到太多的侵蝕"(節錄)
而第一次實際套用到此系統是在洲際彈道飛彈的再入速度增加所導致的摩擦熱。早期的彈道飛彈,如V2火箭,並沒有此問題。而中程彈道飛彈,如蘇聯的R-5(有1200km)的射程,就需要陶瓷複合材料來保護。首個洲際彈道飛彈 (ICBM)(射程達8000至12000km),則已正式進入了現代保護材料的時代。在美國,這技術是由H. Julian Allen再Ames Research率先開發。而蘇聯的Yuri A. Dunaev也曾在列寧格勒物理技術研究所開發類似的技術。
飛行器的形狀
鈍形飛行器在美國的H. Julian Allen一夥人在1951年發現了鈍形(high drag)隔熱板。而從原理中顯示,鈍形隔熱板效率最佳,因為返回式太空飛行器的摩擦熱與阻力係數成反對,即阻力愈大,熱負荷愈低。艾倫和埃格斯的發現,最初被視為軍事秘密,但於1958年出版。鈍形理論的設計成為可行的隔熱板,都體現在水星、雙子星和阿波羅太空艙,使太空人返回火熱的地球大氣層時仍生存。蘇聯的R-7洲際彈道飛彈於1957年使用尖鼻的彈頭成功首次試射,但擊中目標區10公里以外,因而改為鈍鼻的彈頭。蘇聯的隔熱層由多層玻璃纖維與石棉textolite 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