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猴類

近猴類,靈長目中平猴半目唯一的一個已絕滅的亞目。為靈長目的最原始類型,由平猴超科(Paromomyoidea)和近猴超科(Plesiadapoidea)近猴頭骨組成。

基本信息

近猴類
英文:
Plesiadapiformes
釋文:
靈長目中平猴半目唯一的一個已絕滅的亞目。為靈長目的最原始類型,由平猴超科(Paromomyoidea)和近猴超科(Plesiadapoidea)近猴頭骨組成。平猴類化石主要發現於北美晚白堊世至中始新世地層,歐洲晚古新世至中始新世地層亦有發現;近猴類化石發現於北美和歐洲中古新世至中始新世地層。近猴類適應於樹棲生活,與真靈長半目的關係較遠。頭骨面顱前伸、吻長;腦顱較小,眼眶後緣略收縮,無眶後骨橋。在進化程度上,僅與有袋目的負鼠(Didelphis)相當。近猴類中的普爾加托爾猴(Puergatorius)發現於美國蒙大拿州普爾加托里山及哈爾比齊山區的晚白堊世地層及早古新世地層,其臼齒略呈方形,每一側有門齒3個,前臼齒4個;其餘近猴類的牙齒均為近三角形,具鈍尖3個,近猴復原圖且門齒僅2枚、前臼齒僅3枚。近猴類具爪,適應於樹棲攀緣生活。早期各類個體小,因未發現頭後骨骼,僅知頭長約3~4厘米。後期各類如近猴(Plesiadapis)重已達4~5千克。臼齒低冠,三楔式,下中門齒增大,平伸鑿狀。指(趾)端具爪而無指甲。尾長。至今已有約30餘屬化石被發現,其中平猴超科有2科21~24屬,近猴超科有3科10~12屬。近猴超科化石在中國山東昌樂縣五圖組屢有發現,有Asioplesiadapis(亞洲近猴)和Carpocristes(多脊猴)、Chronolestes(高輩猴)。近猴曾被譯為更猴,不確。希臘詞根“ples,plesio”作“近邊”、“近來”解,而希臘詞根“pleist”作“更多”解,因近猴類的特徵,如牙齒、鼻孔等與後期靈長類差異較大,原始,故應採用近猴一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