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大蜡燭

迎大蜡燭

迎大蜡燭是浙江省桃溪鎮的傳統民俗大型遊藝活動,起源於明朝萬曆年間。2007年被省政府批准為全省民俗類三十五個非遺項目之一,這有賴於內容形式貼近“自然”,同時又在乎情理之中。

民俗起源

迎大蜡燭 迎大蜡燭

文化源於生活,越是原生態的生活越能體現原生態的文化形式。桃溪鎮的山山水水,比外界的許多地方要潔淨純樸,也更具自然生態特色。這裡的生活環境深刻地影響著當地人文景觀,同時長期沉澱著文化底蘊。

作為一種古老的傳統民俗文化,據走訪,東壟村的大蜡燭,始於明朝萬曆四年(1576),迄今已有四百三十多年。它同樣起源於廟會,而旨在祈福祉、盼豐稔、聚人心、保平安。幾乎是古往今來一直都是按照村風民俗的慣例自發組織、自行實施和管理,包括人員安排、籌集資金、工藝設計與製作、舉行遊行活動以及完成之後等等諸多事宜。很少有之外的摻雜和干涉,顯示出不可小覷的村民自治能力。

桃溪鎮會舉行迎大蜡燭遊藝活動的地方只有東壟和陶村。陶村是有3500多人口的行政村,村民居住集中。據傳迎大蜡燭活動源於陶村後殿,後殿始建於明朝初期,裡面供奉著彌勒佛、觀音菩薩,和文武曲星等10餘尊佛神之像。黎民百姓在此祈求賜福安康,往往香客不斷,遊人如織,後來逐漸形成迎大蜡燭的遊藝形式。1942年8月23日,侵犯陶村的日寇一把火燒毀了後殿古建築及通惠橋,大蜡燭無宗地,被迫中止。直到2002年才復興,且規模空前。這年正月十四日,四百餘人分二路縱隊排成300多米長的遊藝隊伍。疊完八仙,從中心廣場出發,整整三個多小時,游經主要街道和路巷,許多人家擺設香案迎接。節日氣氛四處洋溢,民眾同樂的熱鬧場面,盛況空前。此後活動延續至今,內容主要有:疊八仙、祭祀,遊藝道具有大蜡燭、旌旗、蓋傘屏扇、神像閣、大燈籠、樂隊等等。應該說有所創新,也有所發展,如工藝的製作、機械的使用、人員的安排,乃至吹打樂曲的變化。這項活動靠的是群策群力,和民眾內在的凝聚力與對鄉土節日文化的執著需求,並非外力所迫而勉強所為。它既有歷史的根源,又有傳承與發展的成因。

與陶村的陣勢較大、氣氛濃烈、周圍鄉村前來觀看的人較多等特點相比,東壟村由於地理環境、生產方式、人口以及歷史文化底蘊的影響,如今所舉行的迎大蜡燭活動,卻更接近原生態模式,古風舊韻,也更引人入勝。

現今習俗

自從改革開放後恢復迎大蜡燭活動以來,東壟村每年的除夕前一兩天,都由上一屆燭會公布的新十六人(俗稱“新十六個頭”),作為執事人員。他們在頭領的指導下,開始接管並將主持新一年的農事和廟會祭祀。過年後他們忙碌的是定下方案、明確人員和任務,進行宗廟宗祠的打掃布置,清理擎大蜡燭所到之處的公共衛生,張貼活動公告等。實力人員要到青山靜塢取潔淨箬竹和清水,以供使用。最具象徵團結協作、聚集人心的是澆鑄大蜡燭。執事者收集全村每人自願獻出的一支紅蠟燭,於年初九將這些小蠟燭溶澆成一支大蜡燭,並在高大精緻的、上下兩托、內外兩層的燭台內桶,灌滿燭油,夠三天使用,以備到時點亮。而最忙的又往往是民間手工藝人員,扎大轎,做大蜡燭台座,制木馬等等。扎大轎是要木雕的,加彩畫,油漆等共同合成的工藝程式,完成各種物件後,才能進行組合。“木馬”其實是用竹篾紮成的高大馬匹,用紙糊成,填好顏料,腳部配製四個輪滾動,便於遊行(這項以陶村為典型)。這種工藝一般只用於傳統廟會,具有較高的手工藝水平,相傳已有數百年的歷史。多以民間手工藝師傅傳給徒弟的形式代代相傳。當地工藝師經過多年的經驗積累,在製作上精益求精,但也存在不少局限性,主要原因是工藝只用於廟會多,平時不用,更無銷售市場。好在這種遊藝活動以節日的方式承傳,所以雖然流傳不廣,但難能可貴地保留了下來。涅槃而自生,這就是民俗文化的韌性和生命力,也是民間文化包括藝人值得尊重愛護和發展的形式所在。

正月十三,許多婦女裹米粽,村里演社戲,敲鑼提醒大家吃素,並進行祭祀。十四日早上五點鑼聲再次敲響,宣示各就各位做好準備工作。6時,抬大蜡燭到操場。之後參加人員按照分工聚集扮演好各自的角色。8時,整好隊,鑼鼓齊鳴,燃放煙花爆竹,點亮象徵光明的大蜡燭。接著進行拜祭儀式,內容是對天對地、對本村的保護之神的敬奉、仰酬,祈禱新的一年裡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福祿安康、萬事如意。然後迎大蜡燭(俗稱擎大蜡燭)遊行開始。在一般年份里,其特徵是:由偶數多人抬牽五穀大神旗一面,唐葛周三元真君旗三面,四人抬的大蜡燭,蓋傘四把,老雨旗一面,大纛七面,其他大小不等的旌旗二百多面。吹先鋒的二人,五響兩班。主要曲調有婺劇《望鄉台》、《大過場》、《小過場》等。遊行隊伍伴隨樂曲和鞭炮爆竹聲,按既定路線沿村道繞行。午時,隊伍進到宗廟,做道教法事,占卜年情,祈求吉利幸福。完畢後撤下供品。

下午由執事人員負責,將包括供品在內的粽子水果等,分發給左鄰右舍、親朋好友,表示共享神恩。為使大蜡燭長久明亮,也為元宵節增添內容和氣氛,“十六個頭”還要輪流在宗廟裡守護大蜡燭兩個夜晚,即十四和十五。同時按照規定,研究討論下一輪“十六個頭”的組成人員。凡本村16歲以上的在冊男丁都列入輪流侯選,每家每戶機會均等,誰當執事,在公開公正合理的平台中確定。大蜡燭一直到十六下午才停止燃燒,整理存放後,頭領們向全村告示解素開葷,公布下一輪“十六個頭”組成名單。

作為民眾自娛自樂的迎大蜡燭活動,陶村是當作元宵節的民俗文化來完成的,所以時間也較短。而東壟村是帶有原始責任文化色彩來完成的,所以時間更長,次數也更多。除了元宵節之外,它還有“求八福”活動。雖然並不再以迎大蜡燭為表現形式,但都與迎大蜡燭有關,因為每次執事的都是“十六個頭”人員。所以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內容來說,同樣重要。

“求八福”的主要形式是祭拜,對象是天地自然與神佛,主旨圍繞鄉村農事與農民的企盼,地點在宗廟。包括“常春福”:為開春做的第一個求福,有別於春節。它對人來說求的是“春常在”;對萬物來說求的是有個像模像樣的正常的春天。“播秧福”:調勻的雨水,適宜的氣候,足夠的耕力,是農家犁田播種的願望。俗話“秧好半熟稻”,可見非常重要。“種田福”:在開秧門時擺祭。種田是大事,一切合乎季節,合乎秧與田的比例,順順利利完成種植,是誰都需求的。“了田福”:在夏至前後,頭熟農事基本結束。慶賀前事順,祝福後事好。三個“求雨福”:大旱年情分三次進行祭祀,求神龍降雨,福澤人間。雨水較好的年份同樣舉行儀式,只是簡單些,以仰酬為目的。第八個是“圓滿福”:過去規定在夏曆十月做,先在本村的宗廟裡祭祀,然後還要到鄰村玉堂源的“三源公廟”拜祭,廟內用牲肉,廟外用雞,還將雞頭朝當地最高的山峰——樊嶺尖。後來時間往後推移,但目的一樣,意在秋收冬種後,大的生產季節忙完了,表達一年圓滿度過,人平安,村興旺,慶豐收,事業成就能更高。

當然,迎大蜡燭作為封建社會形成的民俗娛樂活動,不可否認的難免存在著封建迷信的東西,但我們無法苛求古人。遺產不是新產,即使時至今日,不能說“存在即合理”,但它有很多可取性,也被民眾所接受,同時大家也一直不懈努力作改良,可有許多困難。因此只能作為一種民俗文化現象來看待,以保護為主,搶救為先,來合理利用和傳承發展,使其為新農村文化大繁榮的一朵奇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