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關於加快蜜蜂授粉技術推廣促進養蜂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

(一)發展養蜂業是促進農作物增產的重要手段。 (四)加大蜜蜂授粉技術的宣傳。 (一)強化對養蜂業發展的指導和管理。

農牧發[2010]5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畫單列市農業(農牧、畜牧獸醫) 廳(局、委、辦),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局, 黑龍江農墾總局:
我國是世界養蜂大國,蜂群數量和蜂產品產量多年來一直穩居世界首位。養蜂業發展對於滿足蜂產品市場需求、促進農民增收、提高農作物產量和維護生態平衡做出了重要貢獻。但我國養蜂業可持續發展的根基還不穩固,標準化規模生產水平不高,組織化程度很低,一些蜂農的合法權益得不到保障,特別是蜜蜂授粉促進農作物增產觀念還沒有深入人心,養蜂對農作物增產應有的功效遠未發揮,與世界養蜂業已開發國家尚有較大的差距。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進一步轉變養蜂業發展方式,著力強化蜜蜂授粉的產業功能,夯實產業發展基礎,提高綜合效益,保障蜂產品質量安全,推動養蜂業持續健康發展,提出如下意見:
 一、深刻認識養蜂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養蜂業是現代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維持生態平衡不可缺少的鏈環,是一項利國利民的事業。發展養蜂業,不僅能夠提供大量營養豐富、滋補保健的蜂產品,增加農民收入,促進人民身體健康,而且對提高農作物產量、改善產品品質和維護生態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發展養蜂業是促進農作物增產的重要手段。實踐證明,利用蜜蜂授粉可使水稻增產5%,棉花增產12%,油菜增產18%,部分果蔬作物產量成倍增長,同時還能有效提高農產品的品質,並將大幅減少化學坐果激素的使用。蜜蜂授粉是一項很好的農業增產提質措施,每年我國蜜蜂授粉促進農作物增產產值超過500億元。按蜜蜂為水果、設施蔬菜授粉率提高到30%測算,全國新增經濟效益可達160多億元,蜜蜂為農作物授粉增產的潛力很大。
(二)發展養蜂業是增加農民收入的有效途徑。2008年全國蜂群數量820萬群,蜂蜜產量超過40萬噸,養蜂業總產值達40多億元。發展養蜂不與種植業爭地、爭肥、爭水,也不與養殖業爭飼料,具有投資小、見效快、用工省、無污染、回報率高的特點,按照一個家庭蜂場飼養100群蜂,正常年份每群蜂純收入300元計算,每戶養蜂年收益可達3萬元,帶動農民增收效果顯著。充分挖掘養蜂業的自身優勢,推進標準化、規模化飼養,有助於促進農民持續增收。
(三)發展養蜂業是滿足蜂產品市場需求的重要保障。2008年全國人均蜂產品消費量僅0.3公斤,部分城市居民和大多數農村居民基本上還沒有消費蜂產品。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對蜂產品保健功效認識的不斷加深,蜂產品消費量將持續增長,對蜂產品質量安全要求也越來越高。只有推動養蜂業持續健康發展,加大政策扶持和生產監管力度,才能穩步增加蜂產品產量,豐富蜂產品花色品種,提升蜂產品質量安全水平,滿足日益增長的市場消費需求。
(四)發展養蜂業是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舉措。蜜蜂授粉對於保護植物的多樣性和改善生態環境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世界上已知有16萬種由昆蟲授粉的顯花植物,其中依靠蜜蜂授粉的占85%。蜜蜂授粉能夠幫助植物順利繁育,增加種籽數量和活力,從而修復植被,改善生態環境。受經濟發展和自然環境變化的影響,自然界中野生授粉昆蟲數量大量減少,蜜蜂授粉對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作用更加凸顯。
二、明確促進養蜂業發展的指導思想、原則和目標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發展養蜂生產和推進農作物授粉並舉,加快推動蜜蜂授粉產業發展;以市場為導向,加強扶持,著力改善養蜂業發展的內外部環境;轉變養蜂業生產方式,大力推
進養蜂業標準化、規模化、優質化和產業化建設,穩步提高蜂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積極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努力實現養蜂業持續穩定健康發展。
(二)基本原則
堅持統籌協調,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市場,推動發展養蜂生產和促進農業增產、保護生態的良性互動,強化養蜂為農作物授粉增產的功能。堅持市場導向,充分發揮市場機制配製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加大政策扶持,強化行業發展的指導與管理,健全相關法規與標準,營造養蜂業發展良好的外部環境。堅持質量至上,推廣先進適用飼養技術,嚴格獸藥等投入品使用監督管理,落實各環節的質量責任制度,提高蜂產品質量安全水平。
(三)發展目標
到2015年,全國養蜂數量達到1000萬群,全國蜂產品產量達到50萬噸;蜜蜂為農作物授粉增產的配套技術得到普及,形成一批專業化的授粉蜂場,初步實現蜜蜂授粉產業化;生產方式轉變取
得顯著進展,規模化養蜂場(戶)和專業合作組織飼養比重由目前的不足40%提高到70%,生產設施化和蜂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大幅提高,產業化加快發展,養蜂業可持續發展能力進一步增強。
三、普及推廣蜜蜂授粉促進農作物增產技術
(一)強化蜜蜂授粉的科學研究。支持開展授粉蜜蜂飼養管理技術、蜂種培育、病蟲害防治、授粉機具等方面的研究。加大蜜蜂授粉的生態效應評價和對農作物增產的機理研究力度,挖掘對主要糧食和經濟作物的增產潛力。
(二)大力推廣普及蜜蜂授粉技術。選擇油菜、棉花、蘋果、向日葵、草莓、西瓜、柑橘、棗等蜜蜂授粉增產提質作用明顯的農作物品種,推廣蜜蜂授粉技術。加強蜜蜂授粉技術的集成與示範,在蜜蜂授粉主要區域,將蜜蜂授粉技術列入農技推廣示範的主推技術,加快普及套用步伐。建設一批蜜蜂授粉示範基地,普及授粉蜜蜂飼養技術,探索建立蜜蜂有償授粉機制。
(三)加快普及綠色植保技術。制定並實施農作物花期農藥使用規範,最大限度地減少蜜蜂農藥中毒現象的發生。在蜜蜂放養區域特別是授粉關鍵季節,改進傳統的農作物病蟲害防控方式,儘量避免花期噴施農藥,加大生物防治、生態控制、安全用藥等綠色植保技術的推廣普及力度,通過對農藥的減量替代和使用控制,減輕其對蜜蜂的傷害。
(四)加大蜜蜂授粉技術的宣傳。大力宣傳蜜蜂授粉對農作物增產和促進生態農業發展的意義與作用,大力宣傳各地推行蜜蜂授粉的成功經驗和典型事例,使蜜蜂授粉技術的經濟和生態效益為社會所認同,營造推廣蜜蜂授粉技術的良好社會氛圍。
四、推動蜂產品生產健康發展
(一)最佳化養蜂業區域布局。要根據區域蜜源植物、蜜蜂飼養、蜂產品加工等條件,明確區域功能定位,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形成各具特色的養蜂業發展區域。東中部地區要利用資金、技術優勢,加大科研推廣力度,建立一批蜂產品標準化生產基地和優質蜂產品出口生產基地。西部地區要充分發揮蜜源植物豐富的區位優勢,增加蜜蜂飼養數量,提高規模化水平,發展特色蜂產品。
(二)完善蜜蜂良種繁育體系。通過畜禽良種工程等項目,加大蜜蜂良種繁育體系的建設的扶持力度,建設蜜蜂育種中心和一批蜜蜂資源場、種蜂場、基因庫,滿足蜜蜂資源保護以及生產發展的需要。保護和利用好中華蜜蜂資源,嚴格蜜蜂資源進出口管理。加強省級以上蜜蜂遺傳資源保護區、保種場的管理,禁止外來蜂場進入放蜂。加快蜂種種質監督檢驗測試站建設,強化種蜂質量檢測能力。建設蜜蜂良種資料庫和信息交流平台,收集、分析、發布全國優良蜂種信息,鼓勵推廣優良種蜂。
(三)轉變養蜂生產方式。制定推廣蜜蜂飼養管理相關標準,積極推廣規模化、養強群,生產成熟蜜的先進技術。支持建設一批規模化成熟蜜、蜂王漿等優質蜂產品的生產示範基地,建立養蜂日誌,健全養殖檔案,規範獸藥等投入品的使用,實行質量可追溯體系,提高蜂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積極推行定地結合小轉地放蜂。引導轉地放蜂蜂場科學利用蜜源場地,蜂場之間保持適當的距離。鼓勵企業、行業協會(學會)、科研院所和大專院校加大養蜂生產技術推廣力度,重點對基地、蜂農合作社、大型養蜂場生產人員的培訓。
(四)做好蜜蜂疫病防控。強化蜜蜂疫病防控工作,做到種蜂無主要疫病,從源頭上提高蜜蜂健康水平。研製推廣一批安全有效、低殘留的抗菌類蜂用獸藥。進一步加強蜂用獸藥生產、銷售、使用等管理。嚴禁在蜜蜂巢礎生產過程中添加任何藥物。研究推廣蜂病現場快速診斷技術,提高蜜蜂疾病的診斷準確率。規範蜜蜂檢疫行為。強化蜂場日常衛生和蜂群保健,加強蜜蜂蜂蟎、白堊病、孢子蟲病等危害嚴重疫病的防控。
(五)構建質量檢測和標準體系。繼續加強部級和區域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建設,完善質量檢測體系運行機制,提高檢測能力。鼓勵加工企業和合作組織加強蜂產品質量檢測能力建設。開展蜂產品質量安全監控與風險評估,實施例行檢測、應急檢測和風險評估,及時把握我國蜂產品質量安全現狀。修訂蜜蜂飼養、蜂病防治、蜂產品生產、蜂產品質量與檢測、蜜蜂授粉等標準,建立健全蜂業標準體系。
五、加強對養蜂業發展的組織領導
(一)強化對養蜂業發展的指導和管理。各級農牧部門要把促進養蜂業生產發展列入重要的議事日程,制定養蜂業發展規劃,健全工作機制,認真組織實施。要加強行業監管,充實養蜂管理人
員隊伍,重點養蜂區域要有專門人員負責(其他地區要有兼職人員負責),做到層層有人抓、有制度管、有經費推,及時處理養蜂業發展中遇到的突出問題。要密切關注養蜂業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及時採取應對措施,推進養蜂業持續健康發展。
(二)切實保護蜂農的合法權益。指導和培育養蜂專業合作組織,充分發揮其開展飼養管理技術培訓、推進產銷銜接、維護蜂農合法權益、加強行業自律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逐步推行蜂產品優質優價,完善企業與養殖者的利益聯結機制。在轉地放蜂集中地區,會同有關部門,妥善解決治安、收費、蜂產品銷售、蜜蜂農藥中毒、人蜂安全等問題,切實保護蜂農的權益。積極支持建立養蜂業風險救助金制度,不斷增強蜂農抵禦風險災害能力。
(三)加強多部門協調配合。養蜂業的發展需要多部門加強配合、形成合力。堅持蜂產品生產與農作物授粉相結合,大力推廣蜜蜂飼養技術、授粉技術,加大蜜源植物的保護和利用力度。各級農業、畜牧獸醫等相關部門要密切配合、通力合作,發揮各自優勢和作用,聯合科研院所、大專院校、行業協會(學會)和企業等方面力量,共同促進養蜂業持續健康發展。
二○一○年二月二十六日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