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中國科學家培育出一種轉基因奶牛,據稱所產的牛奶更健康。這種轉基因奶牛的出現再一次拉響了所謂的“自我毀滅性食品”不斷增多的警報。研究過程中,科學家對奶牛胚胎進行基因改造,使其含有來自細菌的基因,所產牛奶中含有通常存在於魚肉的歐米伽3脂肪酸,這種物質據信有利於動脈和心臟健康。
介紹

內蒙古大學的另一支研究小組培育的轉基因奶牛所產牛奶乳糖含量低。一些人很難消化乳糖。這是一項具有突破性的研究發現,幫助那些缺乏乳糖消化能力的人消化牛奶。內蒙古大學周歡敏(ZhouHuanmin,音譯)博士在接受英國《星期日電訊報》採訪時表示:“普通牛奶含有乳糖,我們培育的轉基因牛奶乳糖含量較低,甚至不含有乳糖。絕大多數人都患有一定程度的乳糖不耐症。我們正試圖培育所產牛奶乳量含量較低的轉基因奶牛,滿足市場的需求。我們希望在未來實現商品化。”
研究過程中,科學家培育了14個不同胚胎,在將它們植入代孕奶牛子宮之後,3頭小牛於4月降生。它們擁有低乳糖基因,不幸的是,其中兩頭出生後不久便死亡。倖存的小牛被命名為“好運”,預計可在大約2年內產低乳糖牛奶。從表面上看,這項研究取得成功,能夠讓那些患有乳糖不耐症的人受益。不過,這項研究也加劇了與轉基因食品安全性和倫理問題有關的爭論。
反對轉基因研究的人士指出,轉基因研究讓動物遭受不必要的痛苦,呼籲叫停這種研究。國際人道協會的溫迪-喜吉斯在接受《星期日電訊報》採訪時表示:“從倫理的角度上說,這並不是一個負責任的研究方向。”在內蒙古大學培育轉基因奶牛之前,科學家已經取得一系列轉基因研究成果,能夠改變食品的構成。
2011年4月,中國科學家培育出300頭擁有人類基因的奶牛,所產牛奶含有與人奶相同的營養物質和脂肪,為哺乳期的女性提供另一個選擇。研究領導人、中國農業大學的李寧(NingLi,音譯)教授指出,這種牛奶的安全性與普通牛奶一樣。這一次的轉基因研究同樣遭到反轉基因人士的批評,他們指出培育轉基因奶牛是對動物福利的一種侵犯。
在中國科學家進行的兩項實驗中,共出生了42頭轉基因奶牛,最後只有26頭倖存下來。10頭在出生後不久死亡,6頭在6個月內死亡。英國皇家動物保護協會的一名發言人表示:“克隆動物的後代往往遭遇健康和福利問題,必須引起我們的重視。我們為什麼需要這種牛奶,它們能夠給予我們哪些我們尚未獲得的東西?”
英國諾丁漢大學生物學家、1996年參與克隆羊“多莉”研究的基思-坎貝爾教授指出,轉基因動物並不對人類健康構成威脅,除非科學家故意讓它們攜帶上一種基因,讓它們的奶具有毒性。他說:“如果方法得當,轉基因研究能夠提供更健康的食品,讓消費者獲得巨大益處。”
研究成果

2015年3月,中國科學家培育出抗肺結核病毒的轉基因奶牛。中國西北農業大學的研究人員藉助高端轉基因技術在黑白花奶牛體內注入了一種老鼠的基因。這種基因能保護奶牛抵抗低水平的肺結核感染。這項研究的長期目的是通過繁殖出抗病的牲畜避免屠宰患病牲畜的需要。科學家們在研究論文中稱:“我們的研究結果有助於控制和預防牛結核病,並且將繁殖抗病動物的研究帶入一種全新的領域。”德國家畜遺傳研究所的HeinerNiemann教授聲稱:“這些發現代表著我們向培育出抗病家畜的研究又跨出了一步。但這種方法是否能夠讓奶牛在高密度的病原體接觸下抵抗肺結核病毒感染,仍然有待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