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與延伸:論新時期以來中國電影理論的建構

一 一 一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1月1日)
叢書名: 南昌航空大學學術文庫,文法論叢
平裝: 371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7500494467, 9787500494461
條形碼: 9787500494461
尺寸: 23.2 x 16.8 x 2.2 cm
重量: 558 g

作者簡介

雍青(1970-),湖北仙桃人,文學博士。現任南昌航空大學文法學院副教授、新聞與傳播學系主任。1992年與2001年於湖北大學分別獲得學士、碩士學位,2006年於武漢大學獲中國現當代文學博士學位,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在復旦大學中文系博士後流動站從事博士後研究。主要從事電影藝術學、當代文學理論與批評研究。發表學術論文20多篇,出版學術專著2部,已完成國家基金課題、省部級課題多項。

內容簡介

《轉型與延伸:論新時期以來中國電影理論的建構》以學科分化/自律與去分化/他律為視角,在重點考察新時期以來中國電影理論研究範式嬗變和對象轉換的基礎上,透視了其建構中的現代、後現代內涵,揭示了其中的電影性與非電影性之間的張力關係。認為,新時期初期中國電影理論現代性轉型之後,由於研究範式的多樣性與研究對象的擴大化,所確立的理論自律被逐漸消解,由此也導致關於電影的知識遠離電影本身。因此提出,電影理論應在數位技術的基礎上重新梳理關於電影的知識序列,重新厘定研究電影的方法與對象,重返電影之所以為藝術、之所以為電影的研究,為關於電影的知識找回真正的根基。以此為

目錄

導論
一 電影理論與電影美學
二 中國電影理論的現代性與後現代性問題
三 中國傳統電影理論的基本特徵
四 新時期以來中國電影理論的基本形態及特徵
第一章 從電影語言現代化到影像本體論
第一節 電影語言現代化與審美標準的確立
一 從內容到形式:“電影應該電影化”
二 ?累與創新:“電影語言應該多樣化”
三 現代化與現代派:電影形式的選擇
第二節 電影和戲劇、文學關係的討論與電影意識的覺醒
一 電影與戲劇:“丟掉戲劇的拐杖”
二 電影與文學:“電影就是電影”
第三節 闡釋巴贊與電影本體建構
一 巴贊理論的介紹與傳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