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期的中國巨觀經濟運行機制及其計量模型研究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 第1版 (2007年2月1日)
平裝: 217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ISBN: 9787810988537
條形碼: 9787810988537
尺寸: 22.6 x 15 x 2 cm
重量: 299 g

作者簡介

李治國,1977年出生於山東省曹縣,1997年華南理工大學通信工程專業本科畢業,2003年獲復旦大學管理學院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博士學位,2006年上半年於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學院學術訪問,現為復旦大學管理學院講師。研究方向包括數量經濟模型與中國經濟轉型、經濟計量方法與實證問題研究、組織經濟學與行為博弈理論等。曾在《經濟研究》、《世界經濟》與《統計研究》等期刊發表論文20多篇。

內容簡介

《轉型期的中國巨觀經濟運行機制及其計量模型研究》系統地分析了處於轉型期的中國巨觀經濟運行機制,並做了計量模型研究。從機制與轉型相結合的視角,中國巨觀經濟運行可通過需求導向的經濟行為、市場運行的相關參數、巨觀調控的經濟效果、開放因素的決定機制四個方面進行考察。
關於需求導向的經濟行為,作者建立了居民消費的長期均衡方程和誤差修正模型,分析了居民資產對消費的影響,驗證了中國證券市場的“股票溢酬之謎”,估算了中國的資本存量並構建了固定資產投資價格指數,實證表明產出水平和資本成本是影響資本存量調整和需求導向型投資行為的重要因素。
關於市場運行的關鍵參數,作者考察了中國經濟轉型以來的物價波動和利率調整,修正的菲利普斯曲線表明,物價波動受勞動生產率和政府調節物價因素的影響,通貨膨脹的可預期性較弱。實際利率與實際儲蓄增長之間不存在因果關係,在總量水平上估算的資本租金成本一般高於資本使用者成本。

目錄

序言
前言
引言
第一章 中國經濟在轉型
第一節 經濟轉型的理論解釋與績效評價
一、中國經濟轉型的理論解釋
二、中國經濟轉型的績效評價
三、中國經濟進一步轉型淺析
第二節 經濟轉型的主要特徵與若干問題
一、經濟行為轉向需求導向
二、市場機制的主導作用
三、經濟政策走向巨觀調控
四、對外開放推動經濟成長
小結
第二章 需求導向的經濟行為
第一節 消費行為的決定與消費決定的行為
一、經濟轉型以來的居民消費特徵
二、居民消費函式的實證分析
三、居民資產對消費行為的影響
四、基於消費的資產定價與“股票溢酬之謎”
第二節 資本存量調整模型與需求導向的投資行為
一、資本存量的估算及其方法改進
二、資本形成路徑探聽
三、經濟轉型期的資本存量調整模型
四、需求導向的投資行為及其函式
小結
第三章 市場運行的關鍵參數
第一節 價格水平與預期通貨膨脹
一、經濟轉型以來的價格波動狀況
二、菲利普斯曲線與預期通貨膨脹機制
第二節 利率水平與平均資本成本
一、經濟轉型以來的利率調整及其影響
二、中國平均資本成本的估算
小結
第四章 巨觀調控的經濟效果
第一節 財政政策進程、機制與效應分析
一、經濟轉型以來的財政收支狀況
二、財政支出的擴張效應與擠出效應
三、政府舉債的拉動效應與適度規模
第二節 貨幣政策進程、機制與目標分析
一、轉型以來的貨幣調控狀況
二、貨幣供給機制與貨幣乘數分析
三、貨幣需求函式與貨幣流通速度
四、貨幣政策中介目標與Divisia貨幣數量指數
小結
第五章 開放因素的決定機制
第一節 國際收支特徵與國際收支模型
一、國際收支理論與模式
二、我國國際收支結構及其特徵
三、經常收支模型
四、資本和金融收支模型
第二節 匯率決定方程與國際儲備需求函式
一、人民幣有效匯率指數
二、資產組合平衡模型的修正
三、人民幣匯率決定方程
四、國際儲備需求函式的缺口嵌入解法
五、中國國際儲備需求函式
小結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