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文獻資料《建築學 建築設計資料集》
射線種類:
1. Y射線由放射性同位素如60Co或137Cs產生。是一種高能電磁波,波長很短(0.001-0.0001nm),穿透力強,射程遠,一次可照射很多材料,而且劑量比較均勻,危險性大,必須禁止(幾個cm的鉛板或幾米厚的混凝土牆)。
2. X射線是由x光機產生的高能電磁波。波長比γ射線長,射程略近,穿透力不及γ射線。有危險,應禁止(幾毫米鉛板)。
3. β射線由放射性同位素(如32P、35S等)衰變時放出來帶負電荷的粒子。在空氣中射程短,穿透力弱。在生物體內的電離作用較γ射線、x射線強。
4. 中子不帶電的粒子流。輻射源為核反應堆、加速器或中子發生器,在原子核受到外來 粒子的轟擊時產生核反應,從原子核里釋放出來。
中子按能量大小分為:快中子、慢中子和熱中子。
中子電離密度大,常常引起大的突變。
目前輻射育種中,套用較多的是熱中子和快中子。
5. 紫外光是一種穿透力很弱的非電離輻射。
核酸吸收一定波長的紫外光能量後,呈激發態,使有機化合物加強活動能力,從而引起變異。可用來處理微生物和植物的花粉粒。
6. 雷射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光源。
雷射也是一種電磁波。波長較長,能量較低。由於它方向性好,僅0.1。左右偏差,單位面積上亮度高,單色性好,能使生物細胞發生共振吸收,導致原子、分子能態激發或原子、分子離子化,從而引起生物體內部的變異。
各種射線,由於電離密度不同,生物效應是不同的,所引起的變異率也有差別。為了獲得較高的有利突變,必須選擇適當的射線,但由於射線來源、設備條件和安全等因素,目前最常用的是γ射線和x射線。
因此放射性物質的射線種類不同以及與人體的解除方式不同,產生的危害程度也不同。決定人體接受的照射總量有三個因素:照射時間,照射源強度與距離。必須針對具體情況採取不同的防護措施,以減危害。通常X射線當源強(管電壓)>50Kv時,必須採取防護措施,而γ射線,中子,加速粒子則任何情況均需要有防護措施《詳見建築參考資料集輻射防護》。
防護要點
1.入口:一般X射線當源強(管電壓)>400Kv時門口應設迂迴通道(迷路),γ射線、中子、加速粒子場所均需設迂迴通道。
2.牆 :厚度按計算確定。砌塊牆應保證砂漿密實,並不得留有後塞孔洞。現澆混凝土牆必須保證振搗密實、均勻,容重滿足設計要求,特別要防止滑料“沉底”現象。大體積混凝土宜加溫度筋,以防止收縮開裂。採用鉛板、含鉛或硼塑膠板時搭接寬度應>10,固定板的釘應加鉛板覆蓋。
3.防護門:厚度按計算確定。門與牆搭接寬度應≥100,雙扇門中間不得留通縫。
4.觀察窗、傳遞窗:根據工藝操作需要確定。窗台高度按實用要求、射線源裝置高度、朝向及室外駐留人員具體情況定。
5.通風:室內均應設強制式通風裝置,換氣次數按GB8703-83“輻射防護規定”,通風設施應採取防射線泄漏措施(中子、加速器室應特別注意)。
6.管道:應避免穿過防護牆或板。必須穿過時應採取折線穿過方式,並應考慮防止射線從薄弱處泄出。
7.電氣:室內母線設定高度應距地3m以上,設備高壓部分應予以接地。接地裝置必須離開地下管道。射線源室應設報警裝置,並與門連鎖裝置接合 。
電磁輻射防護
禁止主要是抑制外來的或向外的電磁波干擾或電場和磁場干擾的措施。禁止室即為隔絕(或減弱)室內或室外電磁場和電磁波干擾的房間,使通訊--電子設備、系統和子系統在特定的工作環境中正常工作。禁止室是電磁兼容(EMC)技術和電磁干擾(EMI)控制技術的綜合套用。禁止方式一般可有以下幾種:
1.靜電禁止:主要抑制干擾源產生的電荷和靜電荷電場,靜電禁止是把禁止空間用導電金屬幾何封閉,遮擋電力線通過,不要求無縫連線,對金屬外殼進行電連線,且必須接地。
2.磁禁止:用以抑制磁場的影響,採用高導磁率的鐵磁物質封包禁止室和設備。建築上常用的鐵磁材料為鍍鋅鐵皮。對磁場的有效禁止較困難,根據低頻磁場輻射不遠的原理,使磁干擾源遠離實驗區域是一種簡便和有效的措施。
3.電磁禁止:利用電磁波穿過金屬禁止層的反射損耗和二次反射損耗將干擾場削弱,禁止層應是電磁封閉的。任何孔洞、縫隙和進出管道、電源線、信號線都需採取相應措施。一般採用一點接地。
4.電磁波吸收室、半暗室、或無回波場地:為了抑制禁止室電磁波亂髮射,發射場地的反射干擾,採用尖楔形吸波材料構成無回波電磁波暗室或半暗室,或採用定向反射造成區域性無回波場地。
禁止室設計因素
主要有三個:頻率範圍,禁止效能,禁止室的使用要求。
門視窗禁止做法
1.指形彈簧作法;2.插刀作法,3.多疊金屬箔氣壓蜜蜂,4.射頻橡帶蜜蜂
禁止用成品狀況
由於禁止工程具有專業性和嚴格性,有專門廠家提供各類專用成品和專用禁止室等。按不同的技術經濟指標選購有關整體禁止室或專用部件及禁止門、波導窗、電源濾波器等。為了保證質量最好實用專業廠商製品和專業施工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