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送線的歷史
中國古代的高轉筒車和提水的翻車,是現代斗式提升機和刮板輸送機的雛形;17世紀中,開始套用架空索道輸送散狀物料;19世紀中葉,各種現代結構的輸送機相繼出現。
1868年,在英國出現了帶式輸送機;1887年,在美國出現了螺旋輸送機;1905年,在瑞士出現了鋼帶式輸送機;1906年,在英國和德國出現了慣性輸送機。此後,輸送機受到機械製造、電機、化工和冶金工業技術進步的影響,不斷完善,逐步由完成車間內部的輸送,發展到完成在企業內部、企業之間甚至城市之間的物料搬運,成為物料搬運系統機械化和自動化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基本信息
物流 輸送線自動控制系統主要利用PLC控制技術,使系統按照生產指令,通過系統的自動識別功能和輸送線系統,自動地和柔性地把托盤箱裡的生產物料,以最佳的路徑、最快的速度,準確地從生產場地的一個位置輸送到另一個位置,完成生產物料的時空轉移,保證各種產品的生產按需要協調地進行和按需要迅速地變化。保證工廠設備和生產的高效率運行。在這個過程中,最佳路徑控制成為物流自動控制系統的技術關鍵,而系統其他部分則圍繞路徑控制進行相應工作。在 輸送線的各入口處,操作人員按照生產計畫,把物料按種類裝入不同的托盤箱,再通過手持式條形碼雷射掃瞄器把這些托盤箱的條形碼輸入到生產管理系統中。生產管理系統對收到的每個托盤箱條形碼,依據生產調度計畫,立即產生一條該托盤箱的生產指令,並放入到生產指令表格中,以便物流自動控制系統查找。每條生產指令內容由三部分組成:該托盤箱上的條形碼代碼、該托盤箱在輸送線上的入口位置和出口位置。
跑偏原因
輸送線運行時輸送帶跑偏是最常見的故障之一。跑偏的原因有多種,其主要原因是安裝精度低和日常的維護保養差。安裝過程中,頭尾滾筒、中間托輥之間儘量在同一中心線上,並且相互平行,以確保輸送帶不偏或少偏。 另外,帶子接頭要正確,兩側周長應相同。
處理方法
在使用過程中,如果出現跑偏,則要作以下檢查以確定原因,進行進行調整。輸送帶跑偏時常檢查的部位和處理方法有:
(1)檢查托輥橫向中心線與帶式輸送機縱向中心線的不重合度。如果不重合度值超過3mm,則應利用托輥組兩側的長形安裝孔對其進行調整。具體方法是輸送帶偏向哪一側,托輥組的哪一側向輸送帶前進的方向前移,或另外一側後移。
(2)檢查頭、尾機架安裝軸承座的兩個平面的偏差值。若兩平面的偏差大於1mm,則應對兩平面調整在同一平面內。頭部滾筒的調整方法是:若輸送帶向滾筒的右側跑偏,則滾筒右側的軸承座應當向前移動或左側軸承座後移;若輸送帶向滾筒的左側跑偏,則滾筒左側的軸承座應當向前移動或右側軸承座後移。尾部滾筒的調整方法與頭部滾筒剛好相反。
(3)檢查物料在輸送帶上的位置。物料在輸送帶橫斷面上不居中,將導致輸送帶跑偏。
如果物料偏到右側,則皮帶向左側跑偏,反之亦然。在使用時應儘可能的讓物料居中。為減少或避免此類輸送帶跑偏可增加擋料板,改變物料的方向和位置。
輸送線保養
輸送帶在生產運行當中,出現打滑的原因有很多,以下我們就說說在作業中經常見到的以及處理的方法:
第一是食品輸送線的輸送帶負荷過大,超出了電機所能負荷的能力,因此會打滑。此時應當減輕輸送物料的運輸量或增加輸送機的本身的承重力。
第二是食品輸送線的啟動速度太快而造成打滑。此時應當慢速啟動或再次點動兩下後再重新啟動,也可以克服打滑的現象。
第三是初張力太小。原因是輸送帶在離開滾筒時的張力不夠,所造成輸送帶的打滑。此時處理的方法是調整拉緊裝置,加大初張力。
第四是滾筒的軸承損壞而不轉動。原因可能是灰塵積聚的太多或是沒有及時檢修和更換已被嚴重磨損而轉動不靈活的部件,造成阻力增大而打滑。
第五是輸送機傳動的滾筒與輸送帶之間的摩擦力不夠所造成打滑現象。原因多半是輸送帶上有水份或作業環境潮濕。此時應當在滾筒加入些許松香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