輶軒

《答劉歆書》:“嘗聞先代輶軒之使,奏籍之書皆藏於周秦之室。 ”《文選·左思<吳都賦>》:“輶軒蓼擾,彀騎煒煌。 《文選·張協<七命>》:“語不傳於輶軒,地不被乎正朔。

基本信息

輶軒(yóu xuān)
1.古代使臣乘坐的一種輕車。
漢 揚雄 《答劉歆書》:“嘗聞先代輶軒之使,奏籍之書皆藏於周秦之室。”《文選·左思<吳都賦>》:“輶軒蓼擾彀騎煒煌。” 李周翰 註:“輶軒,輕車也。”《新唐書·陳子昂傳》:“則莫如擇仁可以恤孤、明可以振滯、剛不避彊御、智足以照奸者,然後以為使,故輶軒未動,而天下翹然待之矣。”清 錢謙益 《南征吟小引》:“睢陽袁伯應(袁可立子),以名臣子之牽絲郎署,負文武大略。博雅好古,散華落藻,輶軒問俗。” 清 姚鼐《萬年庵次劉石葊韻以呈補山》:“前輩輶軒過,風流憶宛然。” 柳亞子 《<盛湖竹枝詞>題辭》之十二:“乘風問俗周詳甚,應有輶軒異代求。”
2.古代使臣的代稱。
《文選·張協<七命>》:“語不傳於輶軒,地不被乎正朔。” 李善 注引《風俗通》:“ 秦周常以八月輶軒使采異代方言,藏之秘府。”《新唐書·高季輔傳》:“為政之道,期於易從,不恤其匱,而須其廉,正恐巡察歲出,輶軒繼軌,而侵漁不息也。” 章炳麟 《<新方言>序》:“ 錢曉徵 蓋志輶軒之官守者也,知古今方言不相遠,及其作《恆言錄》,沾沾獨取史傳為徵,亡由知聲音文字之本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