輯安[地理行政區劃]

輯安[地理行政區劃]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今吉林省集安市。1902年(光緒二十八年)建縣,1965年1月20日,將輯安縣更名為集安縣,1988年3月16日,撤銷集安縣,設立集安市(縣級市)。

來由

清光緒二十八年 (1902)清廷劃桓仁六保、通化五保在通溝口設定輯安縣,屬奉天省興京府。“輯安”是用來表示收攏民心,使地面安寧之意。1946年先後隸屬遼寧省、遼東省。1949年屬遼東省通化行署,成立輯安縣人民政府。1952年6月,輯安縣由通化專區管轄改劃為遼東省直轄。1954年8月1日,由遼東省劃歸吉林省通化專區管轄。1954年劃屬吉林省,隸屬通化專區。1955年,輯安縣人民政府更名為輯安縣人民委員會。1965年輯安縣改名為集安縣(駐集安鎮)。1985年撤銷通化專區,通化市升為地級市,隸屬通化市。1988年撤縣設市。

1988年3月16日,國務院批覆(國函[1988]49號)同意撤銷集安縣,設立集安市(縣級)。以原集安縣的行政區域為集安市的行政區域。1988年4月4日,吉林省人民政府通知(吉政發[1988]70號)集安市歸通化市代管。

近代發展

1945年9月,劃歸冀熱遼區遼吉辦事處第四專區。12月,劃歸安東省通化專區。轄7個區公所,90個村。不久調為8個區公所,110個村。1946年1月,劃歸吉遼省通化分省管轄,通化分省駐通化。7月,劃歸遼寧省通化專區,11月20日,我軍撤出通化一帶。國民黨軍隊進入。

1947年4月,輯安獲得解放。1948年7月,劃歸遼東省通化專區。輯安縣轄110個村, 不久恢復8個區,仍為110個村。 1949年5月18日,仍歸遼東省通化專區;同年增設城關區。1952年,輯安縣轄3個區,1個鎮、30個鄉、1個街。

1956年,設輯安鎮。1958年9月15日,輯安縣轄7個鄉、1個鎮、8個公社,96個管理區。

1962年,實行政社合一,由原來的8個公社調整為17個公社,2個鎮、1個果樹場,125個生產大隊,837個生產小隊。

1965年1月20日,經國務院(國秘字第22號)檔案批准,將輯安縣更名為集安縣。4月,集安鎮政府更名為集安鎮人民委員會。將原9個區合併為4個區,1個鎮、30個鄉。又調整為20個鄉、1個鎮、110個村,90個農業社。

1968年,撤銷集安縣人民委員會,成立集安縣革命委員會。將集安鎮分出一部分成立郊區公社。

1979年2月,撤銷通化地區革命委員會,成立通化地區行政公署,集安縣隸屬於通化地區行政公署。

1980年,撤銷集安縣革命委員會.成立集安縣人民政府。集安縣轄17個公社、2個鎮,124個生產大隊,785個生產小隊。

1983年,集安鎮革命委員會改為集安鎮和郊區鄉人民政府。12月,經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銷清河鄉,設立清河鎮。果樹場改鄉。計轄3個鎮,17個鄉,131個村,581個自然屯。

1984年12月,頭道、花甸、榆林3個鄉改成頭道、花甸、榆林3個鎮,調整後轄6個鎮、14個鄉,村屯數未變。

1985年2月,郊區鄉併入集安鎮。3月8日,撤銷通化地區,設立通化市(地級),集安仍歸通化市管轄。5月15日,涼水鄉改為涼水朝鮮族鄉。因修電站被水淹沒,撤銷老虎哨一村、王屯,即江口村的鏡溝、江口屯,老虎哨村的西老虎哨、仿車、劍窖3個屯。

1988年3月16日,國務院[國函字(88)第49號]檔案批覆,4月4日吉林省人民政府[吉政函(88)第70號]檔案通知,同意撤銷集安縣,設立集安市(縣級市),以集安縣的行政區域為集安市的區域,集安市成立以後,由吉林省直轄,暫由通化市代管。

偽滿輯安“國高”軼事

所謂“國高”,乃是“國民高等學校”的簡稱。偽滿時期,凡初小皆曰“國民初級學校”,梵谷小皆曰“國民優級學校”,凡中學皆曰“國民高等學校”。偽滿當局,為什麼搞了這套學制,當時,只聞偽縣長陳天喜說過那是“國策”。

輯安“國高”,是1942年春,在二年制“農業學校”的基礎上改建而成。每年招收一期學生,學額為50人,到1945年招滿了四期學生,約200人。施教的日本人或中國人,儘管使盡了奴化教育的伎倆,但這些學生多半還是成為社會的中堅力量,不管在解放戰爭時期,還是在社會主義建設階段,他們都為社會做出了應有的貢獻,這是民族之魂不可泯滅的歷史見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