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閥混戰[民國軍閥勢力之一]

軍閥混戰[民國軍閥勢力之一]

北洋軍閥,民國軍閥勢力之一,由袁世凱掌權後的北洋新軍主要將領組成。袁世凱死後,無人具有足夠能力統領整個北洋軍隊及政權,各領導人以省割據導致分裂,以軍隊為主要力量在各省建立勢力範圍。在名義上仍接受北京政府的支配。但北京政權實際上由不同時期的軍閥所控制,故而在北洋軍閥時期,北京政府又有北洋軍閥政府(簡稱北洋政府)的稱呼。歷史上把長江吳淞口以北的軍閥也稱北洋軍閥。

發展歷史

北洋軍閥建立

1912年4月,袁世凱取得政權後,建立了北洋軍閥統治,由於同盟會的內部分化,於是袁世凱便趁機拉攏部分革命黨人與之“合作”,實現了中國短暫的“穩定”與統一。1913年的“宋案”和“善後大借款”後,李烈鈞奉孫中山的命令,在江西湖口宣布獨立,組織討袁軍,“二次革命”爆發。江蘇、上海、安徽、湖南、廣東、福建等地先後獨立。由於國民黨人倉促應戰,缺乏統一領導,“二次革命”被北洋軍打敗。

袁世凱取勝“二次革命”後,便開始了發展實業的計畫,同時也加緊復辟帝制的步伐。1915年12月25日,蔡鍔在雲南宣布獨立,組織護國軍興師討袁,發動護國戰爭。隨後,貴州、廣西、廣東、浙江、陝西等省相繼宣布獨立。因為外交的壓力和財政的危機,袁世凱於1916年3月22日被迫取消帝制。

袁世凱死後(1916年6月6日),北洋軍閥分裂為皖系、直系、奉系三大派系。皖系的段祺瑞在日本的支持下,控制皖、浙、閩、魯、陝等省;直系的馮國璋在英美的支持下,控制長江中下游的蘇、贛、鄂及直隸等省;奉系的張作霖以日本為靠山,占踞東北三省。另外,山西的晉系軍閥閻錫山,徐州一帶張勛的定武軍,西南的滇系軍閥唐繼堯和桂系軍閥陸榮廷等,都在外國列強操縱下,爾虞我詐,爭鬥不已。

袁世凱死後,黎元洪繼任大總統職位,與在中央掌實權的段祺瑞爭權奪利,發生“府院之爭”。1917年7月,張勛應黎元洪“調停”之邀,率領五千“辮子軍”入京,復辟帝制,激起全國人民的反對。段祺瑞以“功臣”自居,重任國務總理。段祺瑞掌握政府大權後,投靠日本,企圖以武力手段統一南方軍閥。段祺瑞的武力統一行為激起南方革命派及西南軍閥的反對。

1917年8月,孫中山任中華民國軍政府大元帥,隨即討伐段祺瑞的第一次護法戰爭拉開帷幕。在北洋軍的鎮壓下,北伐軍受挫;加之軍政府內部的矛盾,1918年5月,孫中山憤而辭職,護法戰爭失敗。護法運動的失敗,再次證明了資產階級領導的舊民主主義革命已瀕臨絕境。

直皖戰爭

北洋軍閥分裂後,為了爭奪政權發生了一系列的戰爭。1920年7月14日,以段祺瑞為首的皖系軍閥和以吳佩孚、曹錕為首的直系軍閥,為爭奪北京政府統治權在京津地區進行戰爭。

1920年4月,直、奉兩繫結成反段聯盟。5月,吳佩孚自衡陽率直軍北上至保定,準備討段。段祺瑞召開秘密軍事會議,調徐樹錚的西北邊防軍在北京附近布防。7月14日,直皖兩軍在北京東西兩面的京津鐵路和京漢鐵路線上的涿州、高碑店、琉璃河一帶開戰。此次戰爭歷時五日,最終皖軍大敗

直、奉兩系軍閥遂控制了北京政權,對中國形勢造成了很大影響。

第一次直奉戰爭

1920年直皖戰爭之後,直奉兩系軍閥共同控制了北京政權,奉系張作霖極力推薦親日的交通系首領梁士詒出任內閣總理,導致了直奉翻臉。梁士詒與直系的關係不好,奉系借梁士詒而支配中央的財政交通,借日款來贖回膠州濟南鐵路,用日款來支持奉系的擴張計畫,直系就不能容忍了,吳佩孚一再通電,揭露梁媚日賣國的醜行,梁士詒組閣近一個月,即於1922年1月25日託病請假離任出京。

張作霖決意武力對付直系,4月10日起,奉軍就絡繹不絕進攻,改名為“鎮威軍”。4月29日,張作霖到達軍糧城,即日向部隊下達了總攻命令,直奉兩軍在長辛店、固安、馬廠一帶混戰,吳佩孚親到前線督戰,令主力在炮兵掩護下迂迴到奉軍的側後,突然發起攻擊,奉軍是腹背受敵。

第16師於5月4日臨陣倒戈,奉軍暫編1師退出了豐臺,造成了奉軍西線崩潰。吳佩孚又採取誘敵深入的戰術指揮直軍且戰且退,待奉軍進入伏擊圈後,秘密率部繞至奉軍的側面,發起猛攻,西線的奉軍也全線的潰退。

當時第二梯隊的戰鬥力比較強,是奉軍的主力,司令就是張作霖的長子張學良,兩年前張學良從東三省講武堂畢業,這也是他第一次參加如此大規模的戰役。當時吳佩孚在獲勝以後,調了嫡系的第3師、第26師到東線,並親自指揮攻擊張學良的部隊。張學良雖然率部英勇打退進攻,但是因為奉軍整體敗局已定,只好指揮部隊有秩序地向後撤退。

在這次戰爭中,奉軍各部幾乎全線潰退,僅有的戰而能勝、退而有序的部隊,就是張學良和郭松齡統率的第二梯隊。最終奉軍在東西兩線均失敗,士兵犧牲2萬,戰敗逃亡者萬餘,被直軍俘虜了4萬餘人,總統徐世昌下令免除張作霖東三省巡閱使等職。

6月18日,直奉兩方代表在秦皇島海面的英國克爾留號軍艦簽訂了停戰條約,以榆關就是今山海關為兩軍分界線,奉軍撤出關外,直軍也大部分撤回原防,第一次直奉戰爭宣告結束。

第二次直奉戰爭

1924年9月,直系江蘇軍閥齊燮元與皖系浙江軍閥盧永祥爆發了江浙戰爭。9月3日,張作霖通電譴責曹、吳(即直系)攻浙,並以援助盧永祥為名,組織“鎮威軍”,自任總司令,將奉軍編為6個軍;總兵力約15萬人,於9月15日分路向榆關(即山海關)、赤峰、承德方向進發,第二次直奉戰爭爆發。

為抗擊奉系軍閥的進攻,9月17日曹錕發布討張令,任命吳佩孚為討逆軍總司令,以王承斌為副總司令兼直隸籌備司令,彭壽莘為第1軍司令,王懷慶為第2軍司令,馮玉祥為第3軍司令,張福來為援軍總司令,還有海、空軍各一部,總兵力近20萬人,依託長城組織防禦,並對各軍的作戰任務作了具體區分。

當時,直軍企圖從海上登入葫蘆島,合圍奉軍,但由於奉軍海軍的抵抗,更重要的是英國進行了干預,直軍被迫放棄了計畫。這一事件直接導致了直軍喪失了戰爭主動權,陷入被動。9月15日到22日,奉軍第2軍、第5軍,兵分兩路,分別由阜新、通遼向直軍防地攻擊前進。奉軍在攻占開魯、朝陽後,又乘勝向凌源發起進攻。接著,奉軍的騎兵隊也由彰武出動,陸續攻占直軍控制的建平、赤峰等地。是時,直軍第3軍司令馮玉祥,因不滿吳佩孚排除異己,正與援軍第2路司令胡景翼、北京警備司令孫岳等密謀倒戈,在古北口一線按兵不動。9月28日,榆關方面的戰事日趨激烈。直軍雖然居高臨下,但奉軍精銳張學良、郭松齡的部隊卻前赴後繼地奮勇仰攻,雙方都遭到很大的傷亡。奉軍在正面進攻未能奏效後,偵知九門口直軍的守備力量比較薄弱,便轉而集中兵力猛攻九門口,並於10月7日攻占,直軍的長城防線被打開了一個缺口。吳佩孚在九門口失守後,急調後援部隊開赴前線,並於12日親臨榆關組織直軍進行反撲,一度曾將九門口奪回。奉軍在直軍反撲面前全力抗擊,與直軍進行了反覆的爭奪,終將直軍的進攻擊退,再度攻占九門口。在20多天的反覆爭奪戰中,雙方戰死者達一萬餘人。 10月9日奉軍攻占了赤峰。15日,赤峰被趕來前線的直軍第3軍二部奪回。時馮玉祥在古北口舉行會議,認為倒戈回京的時機已到,便電告孫岳,叫他迅速將駐防大名的軍隊調至北京南苑,同時下令部隊,將後隊改為前隊,於10月19日回師北京。

23日,馮玉祥、胡景翼、孫岳等人,聯名發出了呼籲和平的漾電,發動 “北京政變”。推翻了直系賄選總統曹錕的反動統治,占領了北京。25日,馮玉祥等人在北京北苑舉行會議,決定組織中華民國國民軍,推馮玉祥為總司令兼第1 軍軍長,胡、孫二人分任副總司令兼第2、第3兩軍軍長。“北京政變”後,吳佩孚把前線指揮交給張福來主持,親率其嫡系第3師、第26師各一部,共約七八千人,於10月25日乘車回救北京。26日,吳佩孚命令部隊開往楊村一線布防,對馮軍採取守勢。企圖等齊燮元、孫傳芳的軍隊沿津浦鐵路北上;李濟臣、蕭耀南的軍隊由京漢鐵路南來,再在這兩路援軍的支援下,從馮玉祥的控制下奪回北京。到10月28日,由平泉、冷口入關的奉軍張宗昌部,攻占灤州,截斷了榆關直軍的退路和榆關-天津之間的交通線,直軍紛紛潰退。31日,奉軍占領了榆關和秦皇島,繳獲直軍的槍枝達3萬餘件。直軍主力喪失殆盡。從10月31日到11月 2日,馮軍先後攻占了楊村和北倉,並俘虜了北上援吳的魯軍旅長潘鴻鈞。吳佩孚見大勢已去,率殘部2000餘人由塘沽登艦南逃。

張作霖、馮玉祥等隨後在天津曹家花園召開會議,決議成立中華民國執政府與善後會議以取代國會,並推段祺瑞為“中華民國臨時執政”,統總統與總理之職,之後政權落入奉系軍閥手中。 此次戰爭使社會遭到破壞,人民反抗北洋軍閥統治的情緒也越來越高漲了。

北洋軍閥統治覆滅

在北洋軍閥混戰的同時,南方的國民革命政府也建立了,為了推翻吳佩孚,孫傳芳,張作霖等北洋軍閥的統治,1926年7月9日,國民政府成立國民革命軍從廣東起兵北伐 ,連克長沙、武漢、南京、上海等地,基本消滅吳佩孚,孫傳芳的主力,之後在西北的馮玉祥和山西的閻錫山加入下,於1928年攻克北京,致使北洋奉系的張作霖撤往東北並被日本刺殺於皇姑屯,其子張學良宣布東北易幟,至此北伐完成,北洋軍閥統治覆滅

勢力分布

直系軍閥:分布在黃河、長江中下流域及直隸,頭目是馮國璋、曹錕、吳佩孚、孫傳芳,靠山是美國、英國

皖系軍閥:分布在安徽、浙江、山東、福建、陝西,頭目是段祺瑞、徐樹錚、王永泉、靳雲鵬、段芝貴、傅良佐、倪嗣沖,靠山是日本

奉系軍閥:分布在奉天、黑龍江、吉林,頭目是張作霖、張學良,靠山是日本

統治

興衰角度

歷史淵源:組織上孕育於李鴻章的淮軍。

·形成階段:1895年袁世凱天津小站練兵到1912年袁世凱當上臨時大總統。

·發展階段:1912年袁世凱當上臨時大總統起到1916年逝世。

·衰落階段:1916年袁世凱病逝到1926年7月北伐開始前。

·覆滅階段:1926年7月開始北伐到1928年東北易幟。

從政權看

·袁世凱統治時期:1912年4月至1916年6月。內容包括袁世凱為首的北洋軍閥政府建立,袁世凱復辟帝制及其失敗。

·皖系軍閥統治時期:1916年6月至1920年7月。內容包括北洋軍閥的分裂,段祺瑞把持北京中央政權,直皖戰爭皖系戰敗。

·直系軍閥統治時期:1920年7月至1924年10月。內容包括第一、二次直奉戰爭和馮玉祥北京政變等。

·奉系軍閥統治時期:1924年10月至1928年12月。內容包括張、段、馮的短暫聯合,直奉聯合反對國民軍,北伐成功,奉系軍閥張作霖退回東北。

冠名方法

1914年,袁世凱為加強對地方的控制,下令裁撤各省都督,在京師特設“將軍府”,遣派將軍督理各省軍務,並於是年7月18日公布《將軍府編制令》,建立各種將軍名號。1927年張作霖成立“中華民國軍政府”,明令裁撤將軍府。在將軍府13年的歷史上,共任命將軍銜560餘人,冠以將軍名號300餘種。

將軍名號是由“大總統”決定的,都有“武”或“威”字,根據該將軍的任職崗位來確定。一般說來,在1917年以前,派往各省的將軍冠“武”字,如安徽的倪嗣沖是安武將軍,江蘇的馮國璋是宣武上將軍,浙江的朱瑞是興武將軍等。留在京師將軍府內的則冠“威”字,如蔡鍔是昭威將軍,段祺瑞是建威上將軍,孫武是義威將軍,張鳳翽是揚威將軍等。但東三省較特殊,奉天的張錫鑾是鎮安上將軍,吉林的孟恩遠是鎮安左將軍,黑龍江的朱慶瀾是鎮安右將軍。

袁世凱與北洋軍將領合影 袁世凱與北洋軍將領合影

但在1917年之後,軍閥們為炫耀自己的身份,都希望冠“威”字,因此從1917年至1927年,冠“武”字將軍名號者僅為11人,絕大多數均冠“威”字,即使是派往各省的將軍也是如此,如江西的李烈鈞是植威將軍,廣西的陸榮廷是寧威將軍,四川的劉存厚是崇威將軍等等。

將軍名號中的另一個“字”,一般帶有很大的隨意性,但其中一些字的選用卻有一定的規律。譬如有的採用地名中的某個字,像福建省的李厚基,是“建武將軍”;江西的李純,取南昌中的“昌”,為“昌武將軍”;四川的胡景伊,取成都的“成”,為“成武將軍”等等。有的從該將軍的姓名中任選一個字,如洪兆麟是洪威將軍,張學良是良威將軍,潘矩楹是矩威將軍,吳佩孚是孚威上將軍,王棟是棟威將軍,徐鴻賓是鴻威將軍,樊德光是德威將軍等等。有的則由姓名中的最後一個字生髮出來,如石紹明稱顯威將軍,“明顯”成詞;張永成稱績威將軍,“成績”成詞;常德盛稱典威將軍,“盛典”成詞等等。

北洋時期的人物,赫赫有名者便不下二三十位。時人吳虬曾在《北洋派之起源及其崩潰》一書中稱,清廷在鴉片戰爭後與洋人約定五口通商,直隸總督兼為北洋通商大臣,兩江總督兼為南洋通商大臣,“北洋、南洋”最初的來源由此而起並衍生出北洋水師、南洋水師、北洋醫院之類的名目,當時有滑稽家戲稱,“東洋、西洋”,“南洋、北洋”,中國之“兩洋”與外國之“兩洋”遙遙相對,正好囊括了整個世界。

但這裡說的“北洋”,與民國史上所稱的“北洋系”卻是有區別的。但凡說到“北洋系”,必然要從袁世凱在清末時的“小站練兵”說起。小站原名新農鎮,距天津約六十餘里,原本是荒涼之地,最初由淮軍周盛傳所部“盛字營”屯墾於此,其間鑿川引水,經營了近二十年。甲午戰爭爆發後,“盛字營”北上作戰潰敗,營制不再,此地便成了廢壘。後來,這裡又有一支新部隊開拔進來,這便是長蘆鹽運使胡燏棻編練的“定武軍”。“定武軍”成立不久,胡燏棻改調盧漢鐵路督辦,袁世凱由此接手並將“定武軍”改名為新建陸軍,這即是歷史上著名的“小站練兵”,也是北洋系之濫觴。

北洋軍閥頭目 北洋軍閥頭目

說起“小站”,原本不是地名,只因大沽至天津的鐵路修通後,新農鎮成為其中的一個小站,而新軍隊伍拉入駐開始,通過鐵路來往的軍事及其商貿活動與日俱增,小鎮也日漸繁華,以至於後來人們忘記了“新農鎮”的名字,而習慣性的稱之為“小站”。時至今日,當地人對當年袁世凱“小站練兵”的壯觀場面仍能耳熟能詳:茫茫曠野,炮聲隆隆,手持新式槍械的大兵們在陣地上一字排開,年青的軍官們縱馬馳騁……

在這個原本毫不起眼的地方,走出了清末民初諸多重要的軍政人物,史家也習慣性的冠之以“北洋系”之名。除首領袁世凱外,當年的小站舊人幾乎囊括了後來北洋軍閥中的所有重要人物,如“北洋三傑”王士珍、段祺瑞、馮國璋;後來擔任各省督軍或巡閱使的“李純、曹錕、吳佩孚、王占元、陳光遠、段芝貴、倪嗣沖、陸建章、張懷芝、張敬堯、田中玉、盧永祥、齊燮元、孫傳芳”等等。就連鬧復辟的張勛,也曾一度投身小站,而小兵出身的馮玉祥、還有孫岳等革命黨,當年也都是袁世凱部隊的出身。除了一乾武人之外,袁世凱還在日後的升遷中籠絡了一批文臣,如徐世昌、朱家寶、周自齊、梁士詒、曹汝霖、陸宗輿、王揖唐等,這些人也隨著北洋系的勢力消長而浮沉,並在清末民初的政治舞台上顯赫一時(選自《北洋野史》序言)。

形成原因

北洋軍閥是中國近代一支特殊的軍事政治力量,其深刻的社會根源是由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決定的。

從國內看

(1)19世紀末20世紀初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為建設一支新式軍隊提供了必要的物質基礎。

(2)清廷在連年“內憂外患”的交迫下,把“籌餉練兵”作為救命符,袁世凱及時抓住晚清政府編練新軍的時機,發展了北洋軍閥的勢力。

從形勢看

19世紀末20世紀初列強侵華政策發生了改變:由政治、經濟、軍事各方面給袁以有力支持。於是袁世凱依靠外國勢力的支持,並運用封建權術,由軍而成閥,由軍閥而成集團,穩操20世紀初期中國的政局。

集團特點

社會基礎

但某些部分在一定時期帶有不同程度的資產階級性質。

張謇 張謇

過去有一種意見認為北洋軍閥的階級基礎是大地主大買辦階級(註:榮孟源:《要重視西南軍閥史的研究》,見《西南軍閥史研究叢刊》第二輯,貴州人民出版社,1983年6月。)。關於大地主階級方面有具體史料可證,但所謂“買辦”似指北洋軍閥集團代表了帝國主義的權益,我認為這是強調了它的政治內涵,而作為社會的階級基礎應該根據經濟地位來判斷。因此,可以認為北洋軍閥集團是帝國主義的代理人,是政治買辦;而買辦階級似乎不能作為北洋軍閥集團的社會基礎。

另一種意見是以地主資產階級為基礎。北洋軍閥含有資產階級性質這一點是可以被接受的,但卻應注意時期與階段問題。它之帶有資產階級性質大體說來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期開始,所以不能把二者並列。北洋軍閥集團的專制統治和連年混戰,對於資產階級的利益是有所傷害和觸動的。商人在混戰中由於運輸物資被扣,厘捐關卡勒索,市面不穩,幣制混亂等等而感到不便,甚至蒙受損失。即使如既是實業資本家,又是政府官員和資產階級政治代表的張謇也都怨嘆其處境是“若乘漏舟在大風浪中,心膽悸慄。”(註:1914年12月家書,見《張季子九錄·專錄》卷9。)所以北洋軍閥集團代表資產階級的比重是值得研究的。

思想指導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是晚清時希望用以挽救其政權瀕臨滅亡的“救世良方”。小站練兵就是“中體西用”指導思想在軍事方面的套用和體現。袁世凱提出“訓以固其心,練以精其技”作為其建軍的基本方針,即以封建倫常關係來團結軍心,以西方軍械操典來嫻熟軍事技能。他更明確提出“兵不訓不知忠義”,“兵不練不知戰陣”等主張,把訓與練作為兩大建軍思想和練兵內容,實質上體現了“中體西用”的思想,而為當時朝野上下所重視與接受,從而使他的練兵得到較充裕的供應和裝備,使北洋軍閥集團在創建階段能夠順利地發展和壯大。

割據稱雄

奉系創始人張作霖 奉系創始人張作霖

北洋軍閥不僅那些鎮守使、督軍、巡閱使、聯帥割據一地、一省,甚至數省,就是已經掌握北洋政府權力的派系也都有一定的直轄範圍,如皖系在直皖戰爭前,分踞河南、察哈爾、直隸、外蒙古,而以北京為中心,它還與奉系聯結組編一個第二十四混成旅,把勢力擴展到福建。直系在直皖戰後,勢力勃興,據有直隸、山東、河南三省地盤,其後又陸續擴展到湖北、陝西、江西、熱河、察哈爾、綏遠和福建等省。 奉系除以東三省為主要基地外,還深入到蒙疆、京津、熱察等地。北洋軍閥集團內部互相傾軋、爭奪,甚至混戰,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爭奪地盤。他們深深懂得:要有立足之地,如果沒有地盤,那就無法存在下去。因為割據一方就可以解決兵源、財源兩大問題。他們可以在轄區徵募士兵,強派夫役為他們的爭權奪利去賣命和服役,還可以在轄區勒索財物以供混戰糧糈和私慾揮霍,如直系軍閥張英華,1926年在河南一省所勒繳的捐稅就有:正雜稅經常收入1100萬元(其中包括田賦丁漕、契稅、百貨厘金、牙稅、屠宰稅等);非法稅收,如對日用必需品之鹽即由引岸管理局新設鹽務督銷處每年增收約600萬元;紙菸特稅300萬元;1927~1929年田稅丁漕預征約1400萬元。四項合計共達3400萬元,再加上濫發紙幣,駐地征派等,總計達一億元以上(註:守愚:《直系軍閥餘孽對河南民眾之剝削》,《嚮導周報》第186期,1927年1月31日。)。其它軍閥割據地區也莫不如此。

各樹派系

軍閥搖籃-北洋武備學堂 軍閥搖籃-北洋武備學堂

北洋軍閥內部為了權力分配而各樹派系。他們利用幕僚、門客、同鄉、同學、師生、姻親和結義拜盟等封建關係,結合在一起,相互依附,進行種種爭權奪勢的活動,正如馬克思所說:“一切宗派的特點都是彼此依附和進行陰謀活動”。(註:《馬克思恩格斯選集》卷4, 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06頁。)北洋軍閥集團在創建時期就有北洋武備學堂學生的糾集,顯示其舉足輕重的作用, 至民國以後,除車慶雲一人外,這一夥人都得到了省長的位子(註:陳志讓:《中國軍閥派系詮釋》,見《中國現代史論集》五,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0年版,第20頁。),這是同學關係的結合,但是,這種關係並非絕對牢不可破,往往隨著權力的不斷再分配而使原有的關係發生變化,並形成派系間的傾軋,如段祺瑞與曹錕是保定軍官學校同學,但分別是直皖兩系的首腦,在矛盾趨於尖銳時,甚至可以兵戎相見,直皖與兩次直奉戰爭都是明顯的例證。直皖戰爭中,曲同豐以老師之尊被他的學生吳佩孚所俘而成為階下囚。不過,當損及整個集團的根本利益時,又可重修舊好,如奉直的“反赤”聯合。北洋軍閥集團內部各派系都奉行“一朝天子一朝臣”的信條。一人得道,雞犬飛升;一朝失勢,樹倒猢猻散。所謂“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正是北洋軍閥集團派系勢力消長的真實寫照。如袁世凱死後,北洋軍閥集團內部派系明顯分立。段祺瑞以資深繼起,權傾中外,門生故吏、親信爪牙無不飛黃騰達,竊居要津,平步青雲,不可一世,而被目為皖系軍閥。但當直皖戰爭後皖系失敗,直系登上北洋政府舞台,於是直系人物沐猴而冠,彈冠相慶;而皖系要員如徐樹錚、吳光新、曲同豐、曾毓雋、段芝貴、丁士源、朱深、王郅隆、梁鴻志、姚震、李思浩、姚國楨等則被明令通緝,身等罪犯,狼奔豕突,聲名狼藉,幾無立足之地。

縱橫捭闔

國民黨宋教仁 國民黨宋教仁

北洋軍閥集團為鞏固和加強本集團、本派系和個人的權力與利益,不僅憑藉軍事實力,而且還耍弄政治手腕。辛亥革命以後,由於西方式的資產階級民主觀念普及全國,得到廣泛傳播,即使是北洋軍閥集團的匹夫悍將也不得不以虛偽的姿態,盜用資產階級民主的旗號,利用國會、議員、憲法、選舉等等作為牟取集團和個人私利的工具,縱橫捭闔地進行各種活動。他們把政局搞亂以從中鞏固和加強自己的權力。 袁世凱當政時,親手導演了八次閣潮,無不為其走向帝制掃清道路。袁世凱始而以“政黨內閣”之名,行“內閣政黨”之實(註:黃遠庸:《遠生遺著》卷2,商務印書館,1923年版,第153頁。),對盲目相信其虛偽而欲真誠貫徹“政黨內閣”之實的宋教仁則視為政敵,不惜出之以卑鄙的暗殺手段;繼而以“府院一體”之名,行“屈天下奉一人”(註:馬震東:《大中華民國史》,中華書局1932年版,第367頁。)之實,對欲執行“責任內閣”的唐紹儀,雖屬舊僚故吏也不惜罷黜;終而收買政黨盜用名義,組織團體,請願威脅,包圍國會,強迫投票以實現洪憲帝制。及至帝制破滅,他又要段祺瑞“樹責任內閣之先聲,為改良政府之初步”(註:《政府公報》1916年4月22日。),以應付危局,保全顏面。可是, 這個一生玩弄權術,左右逢源的北洋軍閥集團首腦終於心勞力拙,在自己視若股肱的親信部屬段祺瑞面前碰壁,被全國的反袁政治浪潮所吞沒。玩火者必自焚,史有明訓。

救國抗外

雖然在國內政壇,政治格局變動頻繁,但也沒有到了民不聊生的地步,甚至還開放了言論自由,否則也不會出現報社多次彈劾總統的情況,而北洋集團對工業與教育較為看重,並通過整頓軍紀以求不激起民憤,而在國際舞台,袁世凱通過拖字訣成功將二十一條縮減至不到六條,並揚言與日本二十年後抬頭再見,實屬幸甚至哉。

搜刮民脂

(一)舉借內債:據統計,自1912~1926年,北京政府共發行了28種公債,發行總額達876,792,228元,實發行額也達612,062,708元(註:千家駒:《舊中國公債史資料》,財政經濟出版社1955年版,第366~360頁。)。這些都是有借無還的官債。

(二)勒征苛捐雜稅:名目繁多至數十種,難以歷數,而且年年增加,據統計,從1924年四川的鹽稅附加稅竟有26種之多。1914年以後河北省創行了菸酒牌照稅和印花稅等(註:《中國近代農業史資料》第二輯,三聯書店1957年版,第581、586頁。)。

(三)濫發紙幣票券:張作霖在東三省、直隸等省濫發奉票。吳佩孚在湖北加印官票、金庫券、軍需兌換券(註:《中國近代農業史資料》第二輯,三聯書店1957年版,第592頁。);在河南發行400萬有獎庫券,分配各縣,強民購買,(註:《中國近代農業史資料》第二輯,三聯書店1957年版,第588頁。)其惡果是通貨貶值,票券形同廢紙,物價騰湧,人民生活困苦。

(四)栽賣鴉片:強迫種煙徵稅,是軍閥普遍採用的陰險毒辣手段。陝西眉縣、寶雞及西部各縣,對所有農戶,不論種否,一律徵收鴉片稅。湖南湘陰、石門等縣,對違抗種煙令者,“除罰洋以外,竟有處以死刑者”(註:《中國近代農業史資料》第二輯,三聯書店1957年版,第623、625頁。)。這筆收入相當龐大,如1924年,甘肅每畝鴉片煙稅為8元至15元不等(註:《中國近代農業史資料》第二輯, 三聯書店1957年版,第628頁。)。陝西的煙稅比田賦要高三至四倍。劉鎮華督陝時,雖僅轄十數縣,而煙稅收入年達1,500 萬元以上(註:武陵《反奉戰爭時期陝西省各方面之情況》,《響導國報》145期,1926年2月10日。)。尤為惡毒的是,他們還動用武裝,販運鴉片,不僅牟取暴利,還將流毒運往各地,戕害生命。

其他如田賦預征,兵差折價,臨時徵發,歲時犒勞等等,無不出自民脂民膏。人民陷於朝不保夕,叫苦不迭,輾轉呻吟的絕境。

從上述六大特點看,北洋軍閥集團無疑是一個反動的政治軍事集團。它在辛亥革命前後各16年的歷史進程中主要是扮演了歷史舞台上為人唾罵的丑角;但是,在這32年中,它曾起過的某些客觀作用仍有必要作出應有的貢獻。

不同點

新軍特點

洋務運動 洋務運動

以袁世凱為首的北洋軍閥集團,從清末政治勢力的發展變化源流來看,其本源是李鴻章洋務派的繼續。清末洋務派有三個特點:一是掌握清政府官辦近代工業實權,二是掌握軍事勢力,三是政治上經濟上與外國打交道,是中央或地方上的當權派。洋務派這三個特點,袁世凱北洋軍閥集團,不僅全部加以繼承,並有所發展,它除有著清末湘淮系集團所具有的一般共性外,最顯著的政治特點,就是在清政府推行新政過程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這種新的因素,滲透影響及於清末社會各個方面,當然也包括袁世凱北洋軍閥集團。這個集團處處標榜一個“新”字,與湘淮系近代軍閥相比,具有明顯的資本主義色彩。

1905年以後,以中國同盟會為代表的革命運動迅速發展,資產階級上層的立憲運動也逐漸高漲起來。袁世凱看出沒落的清王朝沒有出路,“不立憲即革命,二者必居其一”,認定立憲即是抵製革命所必需,又與整個北洋軍閥集團的發展有重大利害關係,遂幡然變計,連上奏摺,侈談立憲。這在客觀上促成袁與立憲派的結合。1906年鄭孝胥、張謇、湯壽潛在上海組成“預備立憲公會”,聯合各省立憲派,要求清政府實行憲政。袁世凱極力拉攏他們,對預備立憲公會的活動,給予大力支持,並籠絡立憲派中獨樹一幟的楊度,舉薦他為西太后和皇族親貴講解立憲問題。因此,國內立憲派視袁為憲政運動的中堅,甚至在報上讚揚他是“開明之巨手”。辛亥革命時北洋軍閥集團能夠竊取全國政權,除去掌握有北洋六鎮這樣一支新式軍隊外,得到國內立憲派的支持,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

中國當時的社會性質和民國初年列強在華侵略勢力的影響,決定北洋軍閥集團在政治上不僅是封建勢力的代表,同時又與帝國主義勢力有著一定的聯繫。而各派軍閥有時因帝國主義列強的對華侵略,引起中國人民強烈的反抗和鬥爭,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地位,對其主子的侵略要求,也不是百依百順毫無抵制的。現舉例如下:

皖系日本

皖系軍閥 皖系軍閥

日本帝國主義與皖系軍閥的關係,已為研究民國史的學者所熟知。以段祺瑞為首的皖系軍閥,在其控制北京政府期間(1916.6~1920.8),中國表面上是一個獨立的主權國家,實際處處依賴於日本,直接或間接受其操縱。 日皖勾結,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歐美列強無暇東顧,日本乘機得以在華大肆擴張其侵略勢力,這個特定的國際環境下的產物。在此期間,日本在政治上、經濟上、軍事上大力支持皖系軍閥。段祺瑞所謂的“武力統一”,對南方護法各省連年發動戰爭,力圖消滅以孫中山為代表反對北洋軍閥勢力的護法運動,就是由日本拿錢供給武器在幕後給予支持的。雙方的關係,正如皖系軍閥的代表人物徐樹錚所說:“我北軍勢力的消長,與日本寺內內閣利害相通”(見《徐樹錚密電》第2頁)。據日本大藏省統計,僅寺內內閣任內(1916.10~1918.9)日本新成立的對華借款總額為38645萬日元,“與寺內內閣成立時我國對華借款約一億二千元日元比較,僅二年時間,增加了三倍”(見鈴木武雄《西原借款資料研究》第353頁)。段祺瑞為了換取日本的實力支持,只要給錢,給軍火武器,什麼國家主權、民族利益都可以廉價拍賣,從鐵路、礦山、工廠到各種稅收,都被皖系作為各種名目借款的抵押和擔保,日本為此在華獲得種種特權利益(其具體史實可參閱拙著《皖系軍閥與日本》一書)。日皖之間的關係,可視為北洋軍閥統治時期一個典型事例。

奉系日本

奉系軍閥張氏父子 奉系軍閥張氏父子

與日皖關係相比,日本與奉系張作霖的關係卻微有不同。日奉之間早有勾結。1920年直皖戰後,張作霖企圖控制北京中央政府的野心大增,故而更加積極向日本靠攏,他親自對日本表示,希望能注意其今後在北方政局中的價值,極願取代垮台的皖系地位,對日“採取真正的親善政策”。 日本首相原敬認為:“張是想依靠日本伸張勢力,而我們在東三省的發展需要好好對張作霖整頓與充實東三省的內政和軍備,以在該地區確立並鞏固其勢力,帝國可以直接或間接予以援助。但對其為達到對中央政界的野心而要求帝國的幫助,則帝國不採取進一步給予支持的態度”,日本“援助張作霖的宗旨,不是對張個人,乃因其掌握滿蒙實權援助之,用以鞏固我之對滿蒙的特殊地位”(《日本外交年表並主要文書》下)。正是從這一基本點出發,日本。日本在直奉戰爭和郭松齡反奉這兩次事件中所以採取截然不同的態度,基本原因即在於此。1928年奉系軍閥面對北伐軍的勝利進軍,軍事上連遭失敗,此時張已成為日本維護其“滿蒙特殊利益”的障礙(張如敗退東三省,有可能導致北伐軍進兵關外),日本關東軍遂陰謀策劃在皇姑屯炸死張作霖,為日本直接侵占東三省鋪平道路。在這裡日本與張作霖奉系的關係,與日皖關係相比,表現的又有所不同。

直系英美

直系軍閥 直系軍閥

在北洋軍閥中,直系軍閥與英美的關係表現得若明若暗,較為隱蔽,不像日皖、日奉間那樣公開露骨。 但英美支持直系,以抵制日本在華勢力的擴張,卻是不容爭辯的事實。在皖系統治時期,當直皖兩派軍閥發生尖銳矛盾和鬥爭時,在華英美報刊的輿論,是公開支持直系吳佩孚的一些政治主張,反日反皖立場非常鮮明。直皖戰爭,直系戰勝皖系,英美在華報刊記者,興高采烈,對吳佩孚是一片讚揚之聲,吹捧吳為“中國一國中之英雄”,“乃中國軍人中之唯一愛國者”。前美國駐華公使芮恩施上書北京政府,對吳在宣皖戰後召開國民大會的主張表示支持,認為“舍此而外,別無他法”(見《晨報》1920年8月27日)。無庸置疑,英美等西方國家,已把吳佩孚看成是以援助為藉口,拒絕改變反對借款的立場。這清楚地反映了日本對英美所支持的直系軍閥的敵視態度。但英美與直系的關係,表現得並不如日皖、日奉關係那樣公開露骨。

帝國主義列強對北洋各派軍閥勢力的支持與否,是根據其在華切身利益得失為轉移,這類事情在當今的國際政治中,也是不乏其例的。

十大人物

袁世凱

軍閥混戰[民國軍閥勢力之一] 軍閥混戰[民國軍閥勢力之一]

袁世凱(1859年~1916年),字慰庭,號容庵,是中國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北洋軍領袖、北洋軍閥鼻祖、 中華民國大總統,風雲一時,叱吒近代中國政壇。1859年9 月16日,他出生在河南項城市(縣級市)一個世代官宦的大家族。父祖多為清朝顯貴,權重一方。袁世凱早年科舉不第,又逢清季兵燹,便棄文投軍,依附淮軍將領吳長慶門下。1882年,清朝的藩屬朝鮮內亂,求助於清政府,袁世凱即隨軍入朝平亂。

駐朝期間,袁世凱頭腦靈活,辦事機敏、幹練,表現出較高的外交、軍事才能,頗為清庭朝野矚目。1894年受李鴻章保舉為駐朝總理大臣。1895年受命以道員銜赴天津督練“新式陸軍”。他仿造歐洲軍制訓練軍隊,取得極大的收穫。同時在此基礎上扶植自己的勢力,形成了日後北洋軍閥的班底。1897年,袁世凱擢升直隸按察使,仍主持小站練兵。1898年參與鎮壓維新派。1899年任山東巡撫,逐步接近清廷的權力中樞。1901年升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1907年入主軍機處、兼任外務部尚書。1908年宣統帝繼位,受清皇室排擠,袁世凱被迫下野,隱居彰德府(今安陽市)洹上村別墅~~“養壽園”。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受國內外形式所迫,清庭被迫重新起用袁世凱,由其出任總理內閣大臣,主持軍政。革命當前,袁世凱深知清庭氣數已盡,無可挽回,便聯絡全國革命勢力及其舊部,倒戈一擊,逼迫清帝退位,實行共和。1912年3月,袁世凱因促成共和有功,當選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隨後不久,被推舉為中華民國首任總統。1915年12月宣布恢復帝制,建立中華帝國,並改元洪憲。1916年3月22日,內外交困,被迫宣布撤消帝制,恢復民國。1916 年6月6日,因尿毒症不治,死於北京,時年57歲。同年8月24日正式歸葬於河南安陽。

王士珍

軍閥混戰[民國軍閥勢力之一] 軍閥混戰[民國軍閥勢力之一]

王士珍(1861年-1930年7月1日),字聘卿,號冠儒,河北正定人。畢業於北洋武備學堂、日本陸軍大學。王士珍本為清末袁世凱部,擔任清朝新軍要職。1911年辛亥革命起,他被清朝政府授以陸軍大臣,並與革命 軍軍隊發生數度爭戰。1912年,袁世凱擔任總統後,他復出,並於1915年重新擔任袁世凱政府陸軍總長。袁世凱政權垮台後,他亦於1917年間則擔任國務總理,是為中國領導人。1918年2月引病告歸,被馮國璋封為德威上將軍。卸任後雖未再擔任要職,曾任北京電車公司董事長。但是在北伐期間,亦為北洋政權與南方北伐軍的調人。1930年7月1日在北京病逝。

王士珍是袁世凱時期“北洋三傑”之一,號稱“王龍”,另兩人為“段虎”段祺瑞、“馮豹”馮國璋。

馮國璋

軍閥混戰[民國軍閥勢力之一] 軍閥混戰[民國軍閥勢力之一]

馮國璋,河北河間人。袁世凱當上民國臨時大總統後,馮國璋於1912年9月出任直隸都督兼民政廳長。二次 革命爆發後,馮國璋任江淮宣撫使兼北洋軍第二軍軍長南下鎮壓,於 1913年9月2日攻占南京。12月16日馮國璋出任江蘇都督,同年晉升陸軍上將,後又授以宣武上將。袁世凱死後,黎元洪繼任總統,國會選馮國璋為副總統。1917年7月,張勛復辟,黎元洪進入外國使館。馮國璋以副總統代理大總統,通電討伐張勛。張勛戰敗後,馮國璋依法將大總統職權還予黎元洪。1918 年8月13日,馮國璋通電辭去副總統,於1919年返回河間故里。1919年10月,馮國璋抵北京,12月28日病逝,終年60歲。

段祺瑞

段祺瑞 段祺瑞

段祺瑞字芝泉,安徽合肥人,1865年3月6日出生於六安,數年後遷至合肥。1881年,段祺瑞懷只身前往山 東威海投軍。1885年,段祺瑞考入天津(北洋)武備學堂炮兵科。兩年後,被派往旅順督建炮台。1888年,段祺瑞到德國柏林學習一年半年軍事,後獨自留在埃森克虜伯兵工廠實習半年。回國後到威海任隨營教官5年。1896年31歲,被調往天津小站,任新建陸軍炮隊統帶、武衛右軍各學堂總辦,還任過江北提督、湖廣總督等職。他與馮國璋、王士珍被稱為“北洋三傑”。

武昌起義後,段祺瑞致電清帝退位。民國成立後,1912年3月段祺瑞任陸軍總長。1913年代理國務總理。1915年5月,他因不滿袁世凱自為帝制,稱病辭職。袁於1916年3月22日被迫取消洪憲帝制,請段復出,任參謀總長。4月,段代徐世昌為國務卿兼陸軍總長。6月,袁世凱死,黎元洪繼任總統,段任國務總理兼陸軍總長,掌握北京政府實權。1920年7月直皖戰爭爆發,皖軍敗北,段去職移居天津。1924年10月,奉系聯合馮玉祥部打敗直系,段被推為“中華民國臨時執政”,他召集“善後會議”以抵制孫中山所主張的國民會議。1926年,三一八慘案發生後,辭去所有職務。此後退居天津,自號正道居士。1933年2月,段祺瑞移居上海,1936年11月2日在上海病逝。

吳佩孚

軍閥混戰[民國軍閥勢力之一] 軍閥混戰[民國軍閥勢力之一]

吳佩孚(1874年~1939年),字子玉,山東蓬萊人。1898年投淮軍。1906年任北洋陸軍曹錕部管帶,頗得器重。後升任旅長。護國討袁運動興起,隨營入川鎮壓蔡鍔領導的雲南護國軍。1917年7月,任討逆軍西路先鋒,參加討伐張勛復辟。同年孫中山組成護法軍政府。段祺瑞派曹錕、張懷芝帶兵南下討伐;吳任第三師代理師長兼前敵總指揮。因湖南督軍席位為皖系張敬堯所得,吳僅獲 空銜,十分氣憤。遂發出罷戰主和通電。

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吳曾多次通電反對在巴黎和約上籤字,支持學生運動,頗得輿論的好評。11月吳與西南地方當局結成反段軍事同盟。12月馮國璋病死。曹錕、吳佩孚繼承了直系軍閥首領的地位。1920年5月,吳率軍自衡陽北撤,布置對皖軍事。14日直皖戰爭起,在奉軍配合下大敗皖軍。此後,直奉兩系共同把持了北京政府。1922年4月,第一次直奉戰爭爆發。直軍勝,奉軍敗退關外,吳佩孚成為北洋軍閥的首要人物,操縱政局。1923年2月,吳鎮壓京漢鐵路工人罷工,造成“二七”慘案。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戰起,吳任“討逆軍總司令”,為奉軍及馮玉祥國民軍所敗。1925年10月,浙江督辦孫傳芳發動反奉戰爭,吳出任“討賊聯軍總司令”,派兵攻入河南,後與奉系溝通,南北夾擊國民軍。1926年夏北伐戰爭起,吳從北方趕赴前方督戰,在鄂南汀泗橋、賀勝橋連遭慘敗。10月北伐軍攻占武漢三鎮,吳部主力被殲,從此一蹶不振。1932年回到北平(今北京)。吳曾通電聲討溥儀充當偽滿傀儡,拒絕日偽拉他下水。1939年12月4日,日本牙醫受命於土肥原賢二謀殺吳,卒於北平。

孫傳芳

軍閥混戰[民國軍閥勢力之一] 軍閥混戰[民國軍閥勢力之一]

孫傳芳(1885年-1935年),字馨遠,山東歷城人。民國時北洋直系軍閥首領之一,也是盤據上海,南京等東南沿海重要根據地的五省聯軍總司令,作為一位短時間崛起的直系新秀,以不斷重創北伐軍而聞名,後敗給桂軍,仍頑強的投至奉系與之作戰,笑容可掬,處事卻果斷殘忍,人稱笑面虎將軍。 1899年,孫傳芳的三姐嫁給山東巡撫袁世凱部下武衛右軍執法營務處王英楷為二房。孫時十五歲,附讀於濟南王家。1901年因袁世凱升任直隸總督,王英楷隨袁世凱遷保定,孫家姊弟隨之。1902年孫入保定陸軍速成學堂。1904年於保定陸軍速成學堂後,以官費留學日本。1908年,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並加入同盟會。1909年回到中國,入陸軍第二鎮三協第五標教官,民國後改為第二師第二輜重營營長,後調第二師第六團團長,第二師第三旅旅長。1921年,被吳佩孚任命為長江上游警備總司令兼第二師師長,駐地宜昌。1923年,率第二師經江西入福建,任福建軍務督理,駐福州。1924年江浙戰爭中,奉曹錕命進攻浙江,驅逐皖系盧永祥,兼任浙江軍務督理。1925年10月發動反奉戰爭,驅逐上海、蘇皖等地奉系勢力。11月在南京宣布成立“浙、閩、蘇、皖、贛五省聯軍”,自任總司令,聘日本軍官岡村寧次為高等軍事顧問,成為直系後期最大的軍閥。孫傳芳表面笑容可掬,處事卻果決兇猛,人稱“笑虎將軍”,處決北洋宿將施從濱時,種下日後被刺的後果。1926年9月北伐軍入江西,孫傳芳親赴九江督戰,其主力被殲,孫赴天津向張作霖求援。同年12月張作霖在天津蔡園就任安國軍總司令,孫被任為安國軍副司令,兼五省聯軍總司令。1927年8月,乘寧漢分裂,蔣中正辭去國軍總司令職,率殘部渡江再戰。於龍潭戰鬥血戰五晝夜,被何應欽、李宗仁、白崇禧擊敗,孫傳芳登汽艇逃出。1928年春,被張作霖任命為魯西前線總指揮,與蔣介石、馮玉祥部作戰,失敗後回濟南。6月奉系張作霖被炸死,孫部退至冀東灤州一帶,被奉軍收編,從此投寄於張學良門下。1929年1月10日,張學良處決楊宇霆、常蔭槐。孫因與楊關係密切,恐張對他不測,次日不辭而別,從瀋陽逃亡大連。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孫傳芳到天津英租界寓居。1935年11月13日在天津佛教居士林禮佛誦經時,被施從濱女兒施劍翹從後方以手槍擊中頭部死亡。葬於北京西山臥佛寺東南,現北京植物園內。

曹錕

軍閥混戰[民國軍閥勢力之一] 軍閥混戰[民國軍閥勢力之一]

曹 錕(1862年12月12日出生於河北大沽口,1938年5月17日逝世於天津),字仲珊。幼年家貧,稍長販布為業,1885年進入天津武備學堂投兵,參加過甲午戰爭,戰後參加袁世凱在小站訓練的新軍,任幫帶,次年升管帶。1903年升任北洋陸軍第一鎮第一協統領。1906任北軍 第一混成協統領。1907年升任第三鎮統制,同年經東三省總督徐世昌奏調該部移駐長春。

武昌起義後,移駐京郊南苑附近。1914年任長江上游警備總司令駐岳州。1915年袁謀稱帝,曹上書請求改變國體,被授“虎威將軍”,再封一等伯。1917年7月張勛復辟,曹任西路討逆軍總司令。復辟亂平,曹以直隸督軍兼省長。孫中山南下護法,曹錕曾通電附和段祺瑞反對恢復舊國會、反對護法軍政府,導致護法戰爭爆發。1919年12月馮國璋病死,曹錕被奉為直系首領。1920年4月,曹錕組成八省反段聯盟,7月直皖戰爭起,皖軍戰敗,段祺瑞下野。直奉兩系共掌北京政權。9月,曹任直魯豫巡閱使。1922年4月,第一次直奉戰爭起,直系勝,曹錕與吳佩孚等控制了北京政府。1923年10月,曹錕以每票五千銀元收買國會議員的賄選手段當上了總統。1924年10月,第二次直奉戰爭爆發,直系以馮玉祥反戈發動北京政變而失敗,曹錕被軟禁。1926年4月,馮軍將領不滿北洋政府臨時執政段祺瑞與奉系勾結,發動驅段兵變,將曹錕釋放。曹一度去開封依靠吳佩孚,此後,長期在天津英租界作寓公。

盧溝橋事變後日本占領天津曾企圖說服曹出面組織政府,但遭到曹的拒絕。國民政府在1939年12月追贈曹錕一級上將,以彰其民族氣節。

黎元洪

軍閥混戰[民國軍閥勢力之一] 軍閥混戰[民國軍閥勢力之一]

黎元洪(1864年-1928年),字宋卿,湖北黃陂人。黎元洪早年在海軍服役,曾在北洋水師中任廣甲號管輪 。中日甲午戰爭時被日艦擊沉,飄海遇救。之後投張之洞,被派督練新軍,幷且到多次赴日本學習軍事。1906年任第二十一混成協協統,駐守湖北。1911年辛亥革命武昌起義時,黎元洪出任湖北軍政府都督。1912年南京軍政府成立,黎被選為副總統。

1916年袁世凱死後,黎接其第一任任期為大總統。1917年與總理段祺瑞發生府院之爭,張勛以調解之名入京,之後發生張勛復辟。事後黎的總統職位為原副總統馮國璋所取代。1922年直奉戰爭後,徐世昌被驅逐,黎再接徐世昌的第二任任期為總統。次年由曹錕接任總統,黎下野。之後赴天津經商。1928年病逝天津。1935年國民政府於武昌為黎元洪舉行國葬 。

張作霖

軍閥混戰[民國軍閥勢力之一] 軍閥混戰[民國軍閥勢力之一]

張作霖,字雨亭。1875年3月19日出生於遼寧海城縣城西小窪村。張作霖幼年家境貧寒,1894年投入駐營口的毅軍甲午戰爭失敗後,1895年3月被遣返,回到故里,投身草莽。1902年被官府收編,任巡警馬隊幫帶、統 帶,因剿匪有功升為洮南鎮守使。

武昌起義時,張作霖任“奉天國民保全會”軍事部副部長,後出任“關外練兵大臣”。袁世凱出任大總統後,1912年被任命為第27師中將師長,袁世凱稱帝後,被封為子爵、盛武將軍,督理奉天軍務兼巡按使;袁死後,被北京政府任命為奉天督軍兼省長、東三省巡閱使,在日本幫助下控制了遼吉黑三省,成為奉系首領。此後,張作霖以東北為基地,向關內擴張勢力。1920年7月直皖戰爭爆發前,與直系共同把持了北京政府。

1922年4月,發動第一次直奉戰爭。戰敗後,張作霖挾“東三省議會”推舉自己為東三省保全總司令,宣布東北自治。1924年發動第二次直奉戰爭,打敗直系軍閥,控制北洋政府。1926年稱安國軍總司令。1927年6月18日,張作霖在北京就任北洋軍政府陸海軍大元帥,代表中華民國行使統治權,成為國家最高統治者,幷組成北洋軍閥統治時期第32屆、也是最後一屆內閣,成為北洋軍政權最後一個統治者。

1928年4月,奉軍戰敗。6月2日,張作霖退出北京。1928年6月4月晨5時許,當張作霖所乘由北京返回奉天專列駛到皇姑屯附近的京奉、南滿兩鐵路交匯處橋洞時,被日本關東軍預先埋好的炸彈炸毀,張作霖身受重傷,當日逝世,時年53歲。

張勛

軍閥混戰[民國軍閥勢力之一] 軍閥混戰[民國軍閥勢力之一]

張勛(1854~1923) 字紹軒,江西奉新人。行伍出身。1895年投袁世凱,任管 帶,1899年升至總兵。1901年調北京,宿衛端門,多次擔任慈禧太后、光緒的扈從。1911年任江南提督,率巡防營駐南京。

武昌起義後,江浙聯軍圍攻南京,張勛兵敗後退駐徐州一帶。袁世凱任大總統後,所部改稱武衛前軍,駐兗州,表示仍效忠清室,禁其部卒剪去髮辮,人稱"辮帥",所部稱"辮子軍"。1913年奉袁世凱命,率部往南京鎮壓討袁軍,縱兵搶掠。旋調往徐州,任長江巡閱使。1916年袁死後,在徐州成立北洋七省同盟,不久任安徽督軍,擴充至十三省同盟。

1917年6月,以調解府院之爭為名,率兵入京,解散國會,趕走黎元洪。7月1日與康有為擁溥儀復辟,自封議政大臣兼直隸總督、北洋大臣。至12日為皖系軍閥段祺瑞擊敗,逃入荷蘭使館,被通緝。1923年病死天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