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貓的特徵
空間更整潔、使用和管理更方便,適合ADSL用戶,小區用戶多台電腦,共享寬頻,組建小型區域網路。
路由貓的連線埠
RJ11電話線接口
若干LAN連線埠
1個WAN連線埠
產生的由來
要組建一個家庭寬頻網路,需要買ADSL貓,路由器,交換機等等,繁雜的線路,使用戶的需求越來越高,而隨著集 MODEM、寬頻路由器、交換機於一身的路由貓的出現,讓這一切變得更簡便。4連線埠路由貓也就應運而生,這類產品集ASDL接入、WLan接於一體,允許企業、辦公室或家庭中多台PC共享1條ADSL線路、一個 Internet ISP賬戶上網。這種整合理念下誕生的產品有很多優勢,功能豐富、節約設備、節省能源、方便攜帶等優勢明顯,傳統的1+1上網模式明顯過時。
中國人研究、開發出的第一台國產路由器,誕生於1989年底中科院網路中心,服役於中國科技網路( China Technology Network)的嬰兒期。 中科院網路中心自1989年10月開始,主持了一項由世界銀行貨款(450萬美元)和國家計委、科委(400萬人民幣)共同投資的 項目: 中國國家計算與網路設施項目內容為在中關村地區建設一個超級計算中心,供這一地區的科研用戶進行科學計算口該項目由中國科學院主特,聯合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共同完成。
路由器發展
路由器體系結構的發展
第一代路由器:集中轉發,匯流排交換
典型產品:華為 Quidway R2500系列路由器。
最初的IP網路並不大,其網關所需要連線的設備及其需要處理的負載也很小。這個時候網關(路由器)基本上可以用一台計算機插多塊網路接口卡的方式來實現。接口卡與中央處理器(CPU)之間通過內部匯流排相連,CPU負責所有事務處理,包括路由收集、轉發處理、設備管理等。網路接口收到報文後通過內部匯流排傳遞給CPU,由CPU完成所有處理後從另一個網路接口傳遞出去。
第二代路由器:集中+分布轉發,接口模組化,匯流排交換
典型產品:華為Quidway R3600系列路由器。
由於每一個報文都要經過匯流排送交CPU處理,隨著網路用戶的增多,網路流量的增大,接口數量、匯流排頻寬和CPU的瓶頸就越來越突出。於是很自然地想到如何提高網路接口數量,如何把CPU和匯流排的負擔降下來?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第二代路由器就在網路接口卡上進行一些智慧型化處理,由於網路用戶通常只會訪問少數的幾個地方,因此可以考慮把少數常用的路由信息採用Cache技術保留在業務接口卡上,這樣大多數報文就可以直接通過業務板Cache的路由表進行轉發,以減少對匯流排和CPU的需求。對於Cache中不能找到的報文送交CPU處理。
第三代路由器:分布轉發,匯流排交換
典型產品:華為Quidway NetEngine 16/08系列路由器。
90年代以後Web技術的出現,使IP網路得到迅猛的發展。網路用戶的訪問面得到很大的拓寬,用戶訪問的地方已不像以前那樣固定,這樣往往出現無法從 Cache中找到路由的現象,於是匯流排和CPU瓶頸的問題再次出現。另外由於用戶的增加,路由器的接口數量不足也暴露出來了。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第三代路由器應運而生。第三代路由器採用全分散式結構—路由與轉發分離的技術,主控板負責整個設備的管理和路由的收集、計算功能,並把計算形成的轉發表下發到各業務板;各業務板根據保存的路由轉發表能夠獨立進行路由轉發。另外匯流排技術也得到了較大的發展,通過匯流排、業務板之間的數據轉發完全獨立於主控板,實現了並行高速處理,使得路由器的處理性能成倍提高。
第四代路由器:ASIC分布轉發,網路交換
典型產品:Juniper M40/160系列產品。
九十年代中後期,隨著IP網路的商業化,Web技術出現以後,Internet技術得到空前的發展,Internet用戶迅猛增加。網路流量特別是核心網路的流量以指數級增長,傳統的基於軟體的IP路由器已經無法滿足網路發展的需要。以常見的主幹節點2.5G POS連線埠為例,按照IP最小報文40位元組計算,2.5G POS連線埠線速的流量約為6.5Mpps。而且報文處理中需要包含諸如QoS保證、路由查找、二層幀頭的剝離/添加等複雜操作,以傳統的做法是不可能實現的。於是一些廠商提出了ASIC實現方式,它把轉發過程的所有細節全部採用硬體方式來實現。另外在交換網上採用了CrossBar或共享記憶體的方式解決了內部交換的問題。這樣,路由器的性能達到千兆比特,即早期的千兆交換式路由器(Gigabit Switch Router,GSR)。
第五代路由器技術:網路處理器分布轉發,網路交換
典型產品:華為Quidway NetEngine 80/40系列產品。
從上面的發展過程我們可以看到,每一次的技術進步都是因為隨著業務發展而出現了新的需求。不過在前網際網路泡沫時代,主要的矛盾集中在路由器的轉發性能上,所以前四代的路由器的最大進步在於速度。但是在寬頻網際網路一路高歌迅速發展的同時,作為其基礎的IP網路技術的缺陷也就越來越充分地暴露出來。網路無管理無法運營的問題、IP位址缺乏問題、IP業務服務質量問題、IP安全等問題都在嚴重阻礙網路進一步發展。隨著寬頻網際網路泡沫的破滅,人們進行了深刻的反省—業務才是網路的真正價值所在,一切的技術要求都應圍繞著業務來進行。各種新技術也紛紛出現,比如網路管理技術、用戶管理技術、業務管理技術、MPLS技術,VPN技術,可控組播技術、IP-QoS技術,流量工程技術等。
IP標準也在逐步修改成熟。隨著新技術的出現和標準化的進展,對高速路由器的業務功能要求也越來越高。基於這些問題,第四代路由器採用ASIC技術的固有的不靈活、業務提供周期長等缺陷也不可避免地出現了。第五代路由器在硬體體系結構上繼承了第四代路由器的成果,在關鍵的IP業務流程處理上採用了可程式的、專為IP網路設計的網路處理器技術。網路處理器(NP)通常由若干微處理器和一些硬體協處理器組成,多個微處理器並行處理,通過軟體來控制處理流程。對於一些複雜的標準的操作(如記憶體操作、路由表查找算法、QoS的擁塞控制算法、流量調度算法等)採用硬體協處理器來提高處理性能。這樣實現業務靈活性和高性能的有機結合。
第五代路由器滿足IP業務發展要求
第五代路由器與第四代路由器相比較,主要有下面幾個方面的特點。
● 採用網路處理器技術實現IP報文處理和轉發,所以可以在保證高速轉發的同時進行複雜的協定處理,從而支持豐富的業務。
● 由於具有網路處理器,可通過升級軟體增加新的處理功能,從而快速回響用戶的業務需求,適應網路發展。
● 具有強大的VPN、流分類、IPQoS、MPLS等特性的支持能力,提供完善的QoS機制,滿足不同用戶不同套用的需求。
● 採用大容量的交換網結構。
● 充分考慮電信用戶的需求,滿足用戶對安全性、穩定性、可靠性的要求。
第五代路由器的出現,極大地滿足了當前數據、語音、圖像綜合承載的需求,並大大增強了網路對MPLS VPN的支持能力。由於第五代路由器在業務特性上所具有的強大優勢,所以已成為當前建設寬頻骨幹網路、匯聚網路的首選。隨著成本的進一步降低與網路業務的進一步豐富,採用網路處理器技術的第五代路由器正在向網路的更低端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