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跟大師學國學:國學常識》是一本面向普通讀者的國學入門讀物。作者以淺顯流暢的筆觸,首先對國學作了概述,進而分章節對語言文字、史學、哲學、文學、自然科學、藝術及其代表性的人物、派別和學術觀點予以介紹,並作了評述。閱讀《國學常識》,讀者不僅可以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進而形成關於國學的較為全面的概念;有志於深入研究者,亦可通過《跟大師學國學:國學常識》探尋進入國學殿堂之門徑。
這次出版,恢復初版時所附索引,並重新校訂,方便讀者檢索閱讀。
媒體評論
如何在浩如煙海的典籍中理出一條思路,曹伯韓的《國學常識》是一種嘗試。
——當代學者 李權興
對於想了解國學、認識國學抑或想深入從事國學研究的人來說,這是一本很好的入門書。
——青年學者 楊志軍
目錄
編例
第一章 概說
一 所謂國學
二 國學在清代
三 國學的分科
四 國學的派別
五 進步的方法與貧乏的內容
六 歐美學術的影響
七 “五四”以後的國故整理
八 國學與世界學術
九 專門研究與基本知識
一〇 研究的態度及準備工作
第二章 語文
一一 研讀古籍的階梯
一二 所謂國小
一三 六書
一四 字形的演變
一五 字義的演變
一六 訓詁學
一七 文法學的先驅及其發展
一八 方言學
一九 字音的變遷
二〇 語言和文字的分離
二一 雙聲疊韻
二二 反切
二三 四聲
二四 聲韻學
二五 字母
二六 韻部
二七 古音之推定
第三章 古物
二八 金石之學
二九 殷墟發掘
三〇 甲骨之學
三一 古物與社會學
三二 無文字的古物
三三 古物與考證學
三四 古物與古書
第四章 書籍
三五 傳寫本與刻本
三六 版本之學
三七 校讎之學
三八 章句之學
三九 目錄之學
四〇 圖書分類法
四一 輯佚及辨偽
四二 類書及叢書
四三 考證學與讀書法
第五章 經學
四四 五經、十三經、四書
四五 《易經》
四六 《書經》
四七 《詩經》
四八 三禮
四九 《春秋》
五〇 《論語》、《孝經》、《爾雅》、《孟子》
五一 經之傳授
五二 今文經學與讖緯
五三 古今文學派的鬥爭
五四 漢以後的經學
五五 清代的經學
五六 經學的揚棄
第六章 史地
五七 所謂正史
五八 正史的內容
五九 編年史
六〇 紀事本末
六一 別史
六二 政書
六三 雜史傳記及其他
六四 學術史
六五 史評
六六 地理
六七 歷史哲學
六八 新史學的產生
六九 新史學的業績
……
第七章 諸子
第八章 佛學
第九章 理學
第十章 詩賦詞曲
第十一章 散文和駢文
第十二章 新被重視的文學
第十三章 科學及藝術
索引
本書參考書目
精彩書摘
這幾派之中,考據派在學術界雖然稱霸,但清政府所獎勵的卻以義理之學為主。
義理學派即所謂宋明道學,因其解釋經書遇著難解之處,不去找許多古書參證,考查原來的意義,只是“望文生義”,照字面去講,所以人們說它空疏。其實這個學派不是完全不查考古字的意義,不是完全不注意古書的遺漏錯誤,我們一看四書的朱注便知。這個學派的特點,是在於借孔孟的話來宣傳自己的學說,朱熹(晦庵)的四書注。就是宣傳他的理氣二元論。陸九淵(象山)更公然說“六經皆我註腳”。
的確,他們表面上是註解經書,實際上是拿經書註解自己。可是朱熹還不敢公然這樣講,他的意思只是說,按之人情物理,孔孟的這些話應當這樣解才對。朱氏是主張“格物致知”的,這就是從研究人情物理去了解孔孟之道。因為這一點,使朱陸又分成兩派。朱氏的學術,淵源於程頤(伊川)所以這派叫程朱派。陸象山之學,到明朝王守仁(陽明)而有澈底的發展,所以這派叫陸王派。程朱之學,講求窮理盡性,稱為理學。陸王也講理,但程朱的理有客觀性,而陸王的理是純主觀的,陸氏說“心即理”,所以人們為與程朱的理學分別起見,又叫陸王之學為“心學”。
義理之學大致和現代所謂哲學相同,所以有派別,無分科。考據之學和現代所倡社會科學相像,所以有分科,也有派別。可是因為研究的對象不是社會而是古書,所以考據之學的派別,不是從理論上分的,而是從古書的傳授系統上面分的。漢朝在秦始皇焚書坑儒以後來提倡經書的研究,許多儒生都用當時通行的隸書寫著經書進獻,據說是因為古經原本已不容易覓取,他們這些儒生都是 憑著口耳相傳的方法,一代一代的傳授下來的。後來卻有人貢獻古本經書了,那些書據說是藏在什麼古建築物(如孔子故宅)的夾壁中間,或者什麼山岩裡面,被人家發現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