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矢量協定

距離矢量協定

距離矢量路由算法最常見的是Ford-Fulkerson 假定路由器知道它到每個相鄰路由器的“距離”。 5、路由計時器(在後面講解RIP的時候會將到)。

距離矢量

距離矢量算法是以R.E.Bellman,L.R.Ford和D.R.Fulkerson所做的工作為基礎的,鑒於此,我們把距離矢量路由協定稱為Bellman-Ford或者Ford-Fulkerson算法。
距離矢量名稱的由來是因為路由是以矢量(距離,方向)的方式被通告出去的,這裡的距離是根據度量來決定的。通俗點就是:往某個方向上的距離。
每種路由協定都有自己的算法,路由協定在共享和傳遞路由更新信息,乃至收斂都因為算法的不同而不同。
路由協定根據算法可以分為兩大類(也有說三類的—混合):距離矢量(Distance Ventor)和鏈路狀態(Link State)。
例如:“朝下一個路由器X的方向可以到達網路A,距此5跳之遠”
每台路由器在信息上都依賴於自己的相鄰路由器,而它的相鄰路由器又是通過自它們自己的相鄰路由器那裡學習路由,依此類推,所以就好象街邊巷尾的小道新聞——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就能弄到家喻戶曉了。呵呵。正因為如此,我們一般把距離矢量路由協定稱之為“依照傳聞的路由協定”

距離矢量算法

距離矢量路由算法動態路由算法。它是這樣工作的:每個路由器維護一張矢量表,表中列出了當前已知的到 每個目標的最佳距離,以及所使用的線路。通過在鄰居之間相互交換信息,路由器不斷地更新它們內部的表。
距離矢量路由算法最常見的是Ford-Fulkerson算法。該算法的核心思想是使用標號的方法不斷尋找一個圖上的 可增廣路徑並且進行調整,直到找不到可增廣路徑為止。距離矢量路由算法號召每個路由器在每次更新時傳送它 的整個路由表,但僅僅給它的鄰居。距離矢量路由算法傾向於路由循環,但比鏈路狀態路由算法計算更簡單。
算法描述如下:
給定帶杈有向圖G和源點s,求從s到G中任意頂點v的最短路徑,該算法通過在一個路由中重申跳數的個數九來尋 找一個最短路徑生成樹。
在距離矢量路由選擇算法中,每個路由器維持有一張子網中每一個以其他路由器為索引的路由選擇表,表中的 每一個項目都對應於子網中的每個路由器。此表項包括兩個部分,即希望使用的到目的地的輸出線路和估計到達 目的地所需時間或距離。用度量標準可為站點,估計的時間延遲(ms),該路出排隊的分組估計總數或類似的值。
假定路由器知道它到每個相鄰路由器的“距離”。如果度量標準為站點,其距離就為一個站點;如果度量標準是佇列長度,則路由器會簡單地檢查每個佇列;如果度量標準是延遲,路由器可以直接傳送一個特別“回響”(ECHO)分組來測出延遲,接收者只對它加上時間標記後就儘快送回。

距離矢量路由協定

1、IP路由信息協定–RIP
2、Xerox網路系統的XNS RIP
3、Novell的IPX RIP
4、Cisco的Internet網關路由選擇協定–IGRP
5、DEC的DNA階段4
6、Apple Talk的路由選擇表維護協定–rtmp
7、外部Internet網關路由選擇協定–EIGRP

距離矢量的特點(通用屬性)

1、定期更新(Periodic Updates)
既然說到了是定期,那么它們都會在到達某一個時間點上“同時”傳送更新信息,更新信息指的是各路由器各自的直連網路信息。一般這個時間周期為10S到90S。這個周期依照路由協定的不同而不同,常用的RIP為30S,而IGRP為90S。這裡引發爭議的是如果更新信息在網路中過於頻繁就會浪費頻寬,造成擁塞,如果更新信息傳送太慢頻率不高,收斂時間又會變長。
2、鄰居(Neighbours)
鄰居通常意味著共享相同的數據鏈路的路由器。距離矢量路由協定向鄰居路由器傳送更新信息,並依賴鄰居向它的鄰居傳遞更新信息,因此,距離矢量路由協定可以被看成是以“逐跳更新方式”來進行路由更新的協定。
3、包含整個路由表的更新
就好象兩個知心好友一樣,推心置腹……把自己知道的什麼玩意兒都掏出來告訴對方。基本上所有的距離矢量路由協定都會採用這種簡便的辦法來向鄰居路由器通告自己所知道的所有信息——告訴其他路由器自己的整張路由選擇表,鄰居在收到該信息後,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完善自己的路由表。
4、依照傳聞進行路由選擇
5、路由計時器(在後面講解RIP的時候會將到)。講述距離矢量的幾種計時器
6、水平分割(Split Horizon)詳見CCNP-BSCI 002距離矢量路由協定–水平分割
7、計數到無窮大(在後面講解RIP的時候會將到)
8、觸發更新(Triggered Update)
觸發更新又名快速更新:當路由收斂後,如果某台路由器得知自己直連的一條鏈路的度量變化了,(無論好或者壞)那么該路由器將立即傳送更新信息,不必等到更新計時器的到期。
9、抑制計時器(Holddown Timer)
觸發更新為正在進行收斂的網路增加了應變能力,為了降低接受錯誤路由信息的可能性,抑制計時器引入了某種程度的懷疑量
如果到一個目標的度量發生改變(無論是增大還是減小),那么路由器將會將該路由條目置為抑制狀態——即加上一個抑制計時器。直到計時器逾時,路由器才會接受有關此路由的信息。
它雖然降低了錯誤路由的可能性,但是收斂時間卻會因此而變長,因為在對其進行配置的時候,一定要根據全網的情況來配置一個合適的值。
10、異步更新(Asynchronous Update)
假設有一組連線在乙太網段上的路由器群,大家都記得,乙太網的工作方式。如果每台路由器都共享一個廣播網路的時候,很可能會出現更新同步的情況——幾台路由器的更新時間同時到期,同時更新。那么就會造成報文的碰撞,然後根據CSMA/CD,它們會回退,但是,很可能這樣一來影響到整個系統的時延,最終會造成整個網路的同步。所以,我們通常使用兩種辦法來防止同步保持異步更新:
·每台路由器的更新計時器都獨立於路由進程,因為不會受到路由器處理負載的影響
·在每個更新周期中加入一個小的隨機偏移量。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