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軼凡

趙軼凡是解放前在魯南蘇北乃至全省都有影響的武術名家,他武功高強,為人豪爽,武德高尚,時人稱之“魯南大俠”,至今在他老家還流傳許多他行俠仗義的事跡。

簡介

趙軼凡,原名趙榮聖,江蘇邳州人。清朝武官,曾任慈禧太后御前侍衛,內家拳高手,其武式太極拳學自郝為真。一八九一年五月生於山東郯城縣的一個武術世家,後遷居原籍地江蘇邳縣邳城(今邳州市邳城鎮)。他是解放後魯南蘇北一帶的武術名師,他善點穴,精技擊,所創“趙氏連環鴛鴦腿”及“少林點穴功”名震武林。他武功高強,為人豪爽,武德高尚,人稱“魯南大俠”。
趙軼凡自幼天資聰慧,在祖父的嚴格指導下刻苦訓練,到十六歲那年,他就練的一身好武藝。然未博採眾家之長,他雲遊四方,來往於江蘇、安徽、河南、河北諸省,拜師訪友。他曾先後拜“濟南大俠”王振邦和武氏太極拳傳人郝為真為師,與孫氏太極拳始祖孫祿堂關係甚密,他先後拜師十一位,深得少林、太極兩家真傳。

重武德,收徒傳藝

民國元年,趙軼凡學成一身武藝後,回到家鄉邳縣邳城(今邳州市邳城鎮)後收徒傳藝,他收徒傳藝從來不要報酬,不收禮物。他擇徒極嚴,始終遵循著人品不端者不教,心術不正者不教,不誠者不教,不孝不敬者不教。他常常告誡門徒:學武是為了強體鍵魄,自衛防身,且不可仗力欺人。
趙軼凡不僅注重在武德方面教育弟子,還想盡一切辦法使他們學成一身好武藝,他在傳藝中發現,自己在前面教,弟子們在後面學,同一個動作,花樣百出,很難掌握動作的力點和力度。於是他就獨具匠心,用一百零八塊銀元,購買了一百零八塊木板,刻制了一套標準的少林拳譜,專供在拳堂里教徒之用。
趙軼凡的成名弟子很多,北京的孫劍雲,南京大學的徐公偉、王俊傑,邳縣的李定遠、王化玉、杜漢傑都是他的得意弟子。

智斗劫路賊

民國十七年,趙軼凡去趕十月二十五邳縣官湖(今邳州市官湖鎮)古會,這天傍晚當他回家走到官湖埠西的橋上時,突然有六、七個強盜從橋上竄出,擋住了他的去路,其中兩個拿匣子槍地強盜狠狠地說“留下你買牛的錢。”強盜誤認為他是棗莊的牛販子,趙軼凡看他們有兩隻匣子槍,就裝著一副害怕的樣子,顫抖著把洋錢捧在手中向兩個拿槍的土匪面前伸去。當手伸到兩個土匪面前時,他兩手猛然一分,閃電般地向土匪拿槍的手腕上一點,槍“噗嗎”一聲落在地上。緊接著他一個連環鴛鴦腿,幾個強盜都落到橋下的河裡。趙軼凡把槍撿起,往腰裡一別,對著河裡的強盜說;“我是城南趙軼凡,讓你們當家的到我家要傢伙”。事後,趙軼凡把土匪頭子狠狠地教訓了一番,希望他們能改邪歸正。

嚇跑大力士

民國時期,社會風氣很差,經常發生兩姓家族械鬥,有很多出名的武師也捲入宗族鬥爭之中。趙軼凡經常告誡弟子千萬不要捲入宗族鬥爭的漩渦。民國十八年九月,邳縣四戶白家村因家族關係和連防鄉艾山西村發生矛盾,互相約定以武論高低。白家村不知從哪裡請來個姓吳的拳師,此人身材魁梧,生得虎背熊腰,力大無比,雙臂有幾百斤力氣,刀槍劍樣樣精通,揚言要打敗艾山西人。趙軼凡的弟子,艾山西村的李定遠、李光遠就找到師傅,求他老人家給幫忙。趙軼凡對他的弟子說:“要我和他比武很容易,我也很有把握取勝,但你們想過沒有,要是真打起來,兩個村能沒有傷亡嗎?他們的妻兒老小誰來養活?”他一番語重心長的話語,使弟子們豁然開朗。趙榮聖沉思了一會說:“那個大力士也太過分了,他說自己精通武當、少林武術,十八般武器,你們哥倆把我的傢伙用土車推著給那個大力士看看,他要都認得,我就和他比武,要是認不全,叫他再過幾年。”他的徒弟就推著兩土車器械,給那個大力士認,有一多半他不認識,事後那個大力士心服口服的說:“和艾山西的仗打不起來。”就這樣一場惡戰避免了。後來通過趙軼凡的努力,倆村的關係也和好如初了。

太平橋上痛擊日本兵

一九四一年秋天,趙軼凡客居南京。當時國力衰微,民族危亡,日趨嚴重。在外侮面前他大義凜然。常以其奇技大顯身手,使他們不敢輕視我們中華民族。
一天趙軼凡和弟子王俊傑一起在街上走。當他們來到太平橋時,有十七、八個日本兵正在打一個賣煙的小販。趙軼凡很氣憤,就和弟子交換了一個眼色,兩人走到日本兵面前。日本兵看見兩個中國人竟敢向他們走來,便拉開了柔道的架式。趙軼凡和王俊傑一個用“虎剪”,一個用“虎撲”當即就有六個日兵倒地,緊接著他們倆人同時用起了“趙氏連環鴛鴦腿”,十幾個日本兵像較子樣“撲通”“撲通”被打下了太平橋,從此趙軼凡就名澡秦淮,解放後有人還把這件事寫在南京日報上。

生活儉樸,救濟窮人

趙軼凡經濟比較寬裕,但他從不奢侈,生活十分儉樸。對窮人,疏才仗義,樂善好施。他雖非富豪,但常常幫助窮人。三十、四十年代,邳縣連年失收,民不聊生,一些狠心的地主土豪乘機放高利貸,大發不義之財,迫使一些貧困窮人賣兒賣女。而趙軼凡則與此相反,鄉親有困難,他主動資助,從不索還,本利不收。善慈心腸,有口皆碑。

精通醫道,治病救人

趙軼凡不僅武功精湛,而且是遠近聞名的中醫,尤善接骨和針灸。許多難治的骨折傷,他全憑雙手揣測,用夾板固定,往往手到病除。他的接骨法集諸家之長,使患者感到柔合、舒豕。深透、有效。
一九五三年趙軼凡從南京回到老家邳縣邳城。每天找他針灸、理療的病人不計其數。村里給他打了四百多根針灸用的銀針,每天都不夠用的,但他都從來不收一分錢的報酬。在邳縣邳城一帶現在流傳著趙軼凡為人治病的故事。
一九五四年正月,趙軼凡與世長辭了。他的弟子為了紀念他,把他安葬在風景秀麗的艾山腳下。墳前立了石碑。石碑的正面刻著“一代武術宗師,少林、太極武術家、魯南大俠趙軼凡大師之墓。”石碑的反面概述了他的一生及事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