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紱

趙紱,號懷東,樂平(今昔陽)皋落人,生於嘉靖丙寅(公元1566年)。癸酉(公元1633年),農民起義軍進入樂平。趙紱為了維護風雨飄搖中的明王朝,採取種種手段負隅頑抗,最後失敗被縛,在絕望中跳崖自盡。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他自幼喪父,繼又失兄,從小便肩挑著事孀撫孤的家庭重擔。他雖居家貧寒而志向不俗,讀書奮發穎悟。萬曆丁酉(公元1597年)鄉薦高魁,甲辰(公元1640年)捷南宮,中進士,丁未(公元1607年)赴都謁選,授直隸廬龍知縣。他為政有方,治績稱最,因而癸丑(公元1613年)遷升南京陝西道監察御史,天啟辛酉(公元1621年)升通政司右參議,丁卯(公元1627年)轉授通政,是年2月13日為九卿科道會推,奉旨任兵部左侍郎

時值魏忠賢專權,凡官至卿貳者俱先赴其私邸拜謁酬謝方敢就任。趙紱性格剛直,不為勢焰所糜,獨不過門拜謝。此舉使魏忠賢懷恨在心,婉轉遣其赴瑞藩之漢中,並四次差派心腹密探,沿途密輯趙紱行蹤,企圖報復中傷,賴朝閣眾大臣竭力排解,魏忠賢的陰謀未能得逞。之後,魏黨更變本加厲捏造是非,誣言趙紱所任樞貳未經會推,繼而採取架空伎倆,以同黨田吉任兵部侍郎,旋開兵部尚書,致趙紱於空有其名。

熹宗偃駕後,魏黨被信王緝拿,魏忠賢油店自縊,趙紱自漢中歸任。崇禎元年(公元1628年)趙紱因病告退,旋“沐恩”加正卿銜,欲病痊後大用其才,時年已63歲。離京還鄉時,百官奉敕於東華門賜酒餞行。趙紱自是感恩不盡。

癸酉(公元1633年),農民起義軍進入樂平。趙紱為了維護風雨飄搖中的明王朝,採取種種手段負隅頑抗,最後失敗被縛,在絕望中跳崖自盡。為表彰其“忠義”,明末太常寺卿撰有《趙大司馬仗節小傳》。“文化革命”前,昔陽皋落鎮皋落村尚有趙兵部碑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