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趙稼秋(1898—1977),青年時從朱耀庭學彈詞《雙珠鳳》。出道後,先後與師弟楊鎵磐及朱介生等拼檔在上海等地演出《雙珠鳳》。婚後一度從商,終因熱愛評彈藝術,再度登台,與朱耀祥拼檔彈唱《大紅袍》、《四香緣》等。20世紀30年代初,請朱蘭庵、陸澹庵將張恨水小說《啼笑因緣》改編為彈詞,並在演唱中革新表演,吸收文明戲及民間小曲等,增加方言及噱頭,使聽眾耳目一新,聲名大振,與朱耀祥成為30年代一大響檔。除書場外,還經常在電台播唱。20世紀40年代,曾說過新編長篇彈詞《玉堂春》、《秋海棠》及《孟麗君》等。並曾多次參加書戲演出。1949年後,又積極編說新長篇《新兒女英雄傳》、《白毛女》及《相思樹》等。20世紀50年代後期,加入常熟縣評彈團。60年代初趙稼秋、朱耀祥雙檔加入蘇州市人民評彈團。趙稼秋曾與朱耀祥合作灌制唱片《啼笑因緣》中的選曲"別鳳"、"家樹回杭州"等。藝術風格
說表生動流暢,表演潑辣大膽,能演“腳”色面廣,並擅長多種方言,堪稱“活口”。唱腔以“書調”為主,明快自由,善唱白話開篇。
趙稼秋、朱耀祥把小說改編成彈詞,開創了蘇州彈詞說現代書的先聲,在當時,對蘇州彈詞的發展有著很大的推動。《啼笑因緣》從此成為評彈主要書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