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1998年於牽引動力國家重點實驗室獲碩士學位,2002年7月於西北工業大學獲博士學位,2004年11月同濟大學博士後出站後留校工作至今。
自2005年以來,一直從事新能源汽車動力及傳動系統的控制、最佳化和標定工作。現主講《自動控制原理(一)》、《汽車電子控制技術》和《汽車發動機電子控制系統設計》等課程,同時兼任中國能源學會理事、中國汽車工程學會汽車智慧型交通分會秘書、上海市科委2010-2011年度技術預見專家、2009~2010省部科技特派員等職,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同行評議專家和國內多家學報審稿人,並獲同濟大學2006~2008年度“師德師風優秀教師”提名獎。
研究方向
車輛動力學控制及混合動力汽車動力系統控制 。
1)新能源汽車動力系統集成控制及最佳化。
2)新型傳動裝置控制。
3)混合動力汽車動力學控制。
主要貢獻
已授權發明專利2項,申請發明專利8項,在國內外核心期刊及國際學術會議上發表科研論文六十餘篇,其中SCI/EI/ISTP檢索論文三十餘篇。
科研項目
1)中華混合動力轎車控制策略最佳化及標定軟體開發,國家“十一五”863項目子項目,負責人
2)中華混合動力轎車研製,國家“十一五”863項目,主要完成及具體負責
3)分散式驅動電動汽車車速估計及觀測估計系統,973計畫子項目,負責人
4)五洲龍混合動力城市客車大規模產業化產品技術,國家“十一五”863項,核心參與並主要完成
5)轎車用乾式雙離合器自動變速器(DCT)控制系統開發,上海市科委科技攻關項目,課題副組長
6)混合動力核心技術研究,“十五”上海市教委重點學科建設項目,主要完成人
7)混合動力轎車動力系統關鍵技術研究,上海市科委重大科技攻關項目,主要完成人
8)面向產業化的自主品牌混合動力轎車開發,上海市科委產學研聯盟重大項目,項目協調
9)磁流變液半主動懸架研究, 上海市汽車工業發展基金, 主要完成人
10)多目標進化算法在轎車底盤集成控制中的套用研究,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負責人
11)融合主動轉向具有部分ESP補償功能EPS魯棒控制裝置,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負責人
12)ABS/ASR模糊變結構控制規律的研究及VDC的模擬;汽車動態模擬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負責人
研究成果
1)2006年~2008年,與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合作,成功開發了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中華牌 SY7181CSEBBB弱混合動力轎車產品(國家發改委汽車產品公告第177批)和中華四輪驅動強混合動力性 能樣車,其中中華牌弱混合動力轎車2009年10輛車參加了大連達沃斯論壇示範運營,截止2011年9月已累計銷售30台;
2)2008年~2010年與深圳五洲龍汽車有限公司合作,開發了面向國內、外大中型城市公共運輸系統的“經濟型”混合動力公交客車樣車;
3)2008年~2010年開發了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轎車用雙離合器自動變速器及其控制系統。
代表論文
趙治國,顧君,余卓平.四輪驅動混合動力轎車驅動防滑控制研究[J].機械工程學報,2011,47(14):83~98
趙治國,何寧,朱陽,余卓平.四輪驅動混合動力轎車驅動模式切換控制[J]. 機械工程學報,2011,47(4):100-109.
何寧,趙治國, 李瑜婷.雙離合器自動變速器換擋規律及其仿真評價[J]. 中國機械工程,2011,22(3):367~373.
李瑜婷,趙治國,章桐.DCT變速器雙離合器壓力最優控制方法的仿真研究[J].中國機械工程,2010,2(12):1496~1501.
余卓平,趙治國,陳慧.主動前輪轉向對車輛操縱穩定性能的影響[J].中國機械工程,2005(7):652~657
趙治國,方宗德,黃英亮,程曉英.車輛動力學穩定性系統變結構滑模控制研究[J].中國機械工程,2003,14(2):152~156
趙治國,余卓平,孫澤昌.車輛主動前輪轉向H∞魯棒控制系統研究[J].汽車工程,2005,27(4):442~446.
趙治國,余卓平,孫澤昌,陳慧.電動助力轉向系統H∞魯棒控制研究[J].汽車工程,2005,27(6):730~735.
趙治國,余卓平,尹明陸.半主動懸架磁流變液減振器研究.汽車工程[J],2007(8):714~718.
趙治國,方宗德,王廣炎,程曉英.防抱死制動系統模糊自學習控制研究[J].汽車工程,2002,2(6):474~479
趙治國; 方宗德; 傅衛平,楊得軍.防抱制動系統模糊模型參考學習控制的研究[J].系統仿真學報,2002,14(2):262~266
朱敏曄,趙治國,蕭蘊詩.基於MPC555的HEV控制系統開發[J].華東交通大學學報,2007(4):101~103
王侃偉,方宗德,趙治國.混合動力汽車CAN 匯流排套用協定研究[J].計算機工程與套用,2007(8):221~224
傅衛平,方宗德,趙治國.汽車防抱制動系統的周期特性.套用力學學報,2002,19(1):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