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朝會

趙朝會,男,河南鄭州人。1986 年河南農業大學農業機械化專業畢業, 1988 年西安交通大學電信工程系進修,1990 年武漢大學無線電系助教進修生班畢業,1999 年加入中國共產黨,2007 年調入上海電機學院, 2008 年獲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專業博士學位,歷任河南農業大學助教、講師、副教授、上海電機學院教授,2009 年起擔任上海電機學院教務處處長。

主要成就

趙朝會教授是美國電氣工程師協會( IEEE )會員, IEEE 國際會議審稿人,併兼任河南農業大學農業電氣化專業碩士生導師,全國農業高等院校理論電工學會副理事長、河南省電工學會理事、河南省儀器儀表學會理事等職。 1999 年獲鄭州市先進教師稱號, 2001 年獲鄭州市金水區十大傑出青年, 2009 年榮獲寶鋼優秀教師獎。

長期從事電力電子及電力傳動、電機設計及製造、電機拖動的理論教學和科學研究,主講過電工技術、電子技術、變流技術、電機與拖動、自動控制等多門課程,主持和參與了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上海市自然基金項目等多項科研任務並在混合勵磁電機的研究方面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有力的支持了國防建設。先後發表論文 70 余篇,其中被 EI 收錄近 30 篇;出版專著及教材 12 部;申請專利 20 餘項;獲得國家及省部級教學和科研成果 5 項。

主要著作

書名:混合勵磁電機的結構及原理

作者:趙朝會,張卓然,秦海鴻 著

出版社:科學技術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0年

主要內容簡介:

在總結混合勵磁電機發展和研究現狀的基礎上,提出了新型混合勵磁同步電機和混合勵磁雙凸極電機結構形式;討論了其工作原理和運行特性;系統論述了轉子磁分路混合勵磁同步電機的磁路計算、三維有限元分析與建模方法;探討了並列式混合勵磁同步電機中切向磁鋼永磁同步電機和電勵磁同步電機的設計規律以及並列式混合勵磁同步電機的運行特性、軸向漏磁等特殊問題;研究了並列式混合勵磁雙凸極電機的靜態特性、發電方式和電動運行工作特性。

目錄:

序二

前言

第1章 混合勵磁電機的基本概念及研究現狀

1.1 混合勵磁電機的基本概念

1.2 混合勵磁電機的分類

1.3 混合勵磁電機的研究現狀

1.3.1 混合勵磁同步電機的研究現狀

1.3.2 混合勵磁雙凸極電機的研究現狀

1.4 混合勵磁電機的特點與基本要求

1.5 混合勵磁電機的套用前景

1.5.1 航空電源系統

1.5.2 風力發電系統

1.5.3 電動汽車驅動系統

1.6 小結

第2章 轉子磁分路式混合勵磁同步電機

2.1 轉子磁分路式混合勵磁同步電機結構的提出

2.1.1 永磁同步電機的典型結構

2.1.2 轉子磁分路式徑向結構混合勵磁同步電機

2.1.3 轉子磁分路式切向結構混合勵磁同步電機

2.2 轉子磁分路式切向結構混合勵磁同步電機的等效磁路

2.2.1 雙向勵磁下的等效磁路

2.2.2 徑向磁路磁化特性

2.2.3 軸向磁路磁化特性

2.2.4 徑/軸向磁場分布與磁路特點

2.3 轉子磁分路式切向結構混合勵磁同步電機調磁特性的影響因素

2.3.1 轉子磁分路作用的基本約束關係

2.3.2 轉子長徑比對電機調磁特性的影響

2.3.3 極對數對電機調磁特性的影響

2.3.4 永磁體結構對電機調磁特性的影響

2.3.5 主氣隙/附加氣隙長度比對電機調磁特性的影響

2.3.6 轉子導磁體延伸段截面積對電機調磁特性的影響

2.4 轉子磁分路式切向結構混合勵磁同步電機的三維場分析與結構最佳化

2.4.1 三維靜磁場分布

2.4.2 導磁橋結構最佳化

2.4.3 轉子N極、S極導磁體結構(延伸端及過渡段)最佳化與等截面原則

2.4.4 不同磁鋼寬度下的氣隙磁場調節性能

2.4.5 漏磁特性與補償磁鋼的作用

2.5 轉子磁分路式切向結構混合勵磁同步電機的電樞反應

2.5.1 直軸與交軸電樞反應磁通路徑

2.5.2 基於電樞反應計算確定勵磁磁勢的基本方法

2.6 轉子磁分路式切向結構混合勵磁同步電機的運行特性

2.6.1 瞬態場路耦合模型

2.6.2 空載特性

2.6.3 外特性

2.6.4 短路特性

2.7 基於三維有限元分析結果的MATLAB/Simulink建模方法

2.7.1 基於三維靜磁場分析的主氣隙磁通變化特性

2.7.2 基於三維瞬態場路耦合分析的同步電抗計算

2.7.3 MATLAB/Simulink建模方法

2.8 小結

第3章 並列式混合勵磁同步電機

3.1 並列式混合勵磁同步電機的結構

3.2 並列式混合勵磁同步電機的磁路特點與運行原理

3.3 並列式混合勵磁同步電機中永磁同步電機

3.3.1 切向結構永磁同步電機的結構

3.3.2 切向結構永磁同步電機磁鋼厚度和氣隙磁密的關係

3.3.3 切向結構永磁同步電機的非導磁襯套

3.3.4 切向結構永磁同步電機輔助磁極的最佳化

3.3.5 切向結構永磁同步電機的最佳化

3.3.6 設計實例

3.4 電勵磁同步電機部分的三維場分析與設計規律

3.4.1 不同勵磁磁勢下氣隙磁場的變化規律

3.4.2 鐵心長度與氣隙磁場調節範圍的關係

3.5 軸向漏磁現象及其對磁場特性的特殊影響

3.5.1 軸向漏磁通的存在與路徑

3.5.2 雙向勵磁下軸向漏磁分布與三維場有限元分析

3.5.3 軸向漏磁對電勵磁部分調磁性能的影響

3.5.4 軸向漏磁對永磁部分氣隙磁場的影響

3.6 並列式混合勵磁同步發電機的運行特性

3.6.1 並列式混合勵磁同步發電機的結構尺寸

3.6.2 電勵磁同步發電機的空載和負載特性

3.6.3 並列式HESM運行模態的分析

3.6.4 並列式混合勵磁同步發電機中的永磁同步電機和電勵磁同步電機的三種組合方式

3.6.5 實驗驗證

3.7 並列式混合勵磁無刷直流發電機瞬態場仿真與實驗驗證

3.7.1 空載特性

3.7.2 外特性

3.7.3 永磁部分與電勵磁部分轉子相對位置問題

3.8 小結

第4章 並列式混合勵磁雙凸極電機

4.1 並列式混合勵磁雙凸極電機的結構與原理

4.1.1 三相雙凸極電機結構

4.1.2 雙凸極電機的基本概念和定義

4.1.3 並列式混合勵磁雙凸極電機的數學模型

4.2 並列式混合勵磁雙凸極電機的靜態特性

4.2.1 空載磁場

4.2.2 空載磁鏈、感應電勢、電感特性

4.3 並列式混合勵磁雙凸極無刷直流發電機

4.3.1 雙凸極無刷直流發電機發電方式及運行原理

4.3.2 電勵磁雙凸極無刷直流發電機的外特性和短路特性

4.3.3 並列式混合勵磁雙凸極電機發電工作的運行模式

4.3.4 混合勵磁雙凸極無刷直流發電機的工作特性

4.4 並列式混合勵磁雙凸極無刷直流電動機的工作特性

4.4.1 雙凸極無刷直流電動機的構成

4.4.2 雙凸極無刷直流電動機的運行原理

4.4.3 單極性PWM控制時的電流拖尾現象

4.4.4 並列式混合勵磁雙凸極無刷直流電動機的機械特性和調速特性

4.4.5 雙凸極無刷直流電動機的效率特性

4.5 小結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