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分別於1985、1988和1998年在哈爾濱工業大學計算機系獲得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工學學士、工學碩士和工學博士學位。碩士畢業後留校任教,期間曾赴香港城市大學計算機系工作並任職研究員(Research Fellow)。現為哈爾濱工業大學計算機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是圖像/視頻編解碼技術及其相關的套用。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教授
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 博士生導師
全國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信標委多媒體分委會 委員
《計算機工程與設計》 編委、IEEE Trans. on CSVT、IEEE Trans. on Image Processing、《計算機學報》和《軟體學報》等期刊的審稿人
主要貢獻
趙德斌教授多年來一直在計算機科學技術領域從事科研、教學和國家項目組織工作。科研工作主要集中在多媒體技術,分別在多媒體數據壓縮和人體生物特徵識別等研究領域做出過創造性貢獻。其中在圖像/視頻編解碼技術領域有18年的研究經歷,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他在國際/國內學術期刊或學術會議上發表學術論文120餘篇,其中國際期刊論文15篇,國內期刊論文20餘篇,國際會議論文80餘篇。發表的論文被三檢收錄130篇次,其中SCI收錄24篇次,EI收錄65篇次,ISTP收錄44篇次。
承擔項目情況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無線分散式環境下視頻信息的協同描述與智慧型傳輸”(2007~2010)負責人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多視點視頻的表達與互動”(2007~2009)負責人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高效視頻編碼中的關鍵技術研究”(2004~2006)子課題負責人
代表性論著
[7] Xiangyang Ji, Yanayan Zheng, Debin Zhao, Feng Wu, Wen Gao,"FGS Coding Using Cycle Based Leaky Prediction through Multiple Leaky factors," IEEE Trans. on Circuits Syst. Video Technol., to appear.
[6] Xiangyang Ji, Debin Zhao, Feng Wu, Yan Lu, Wen Gao,"B-picture coding in AVS video compression standard," Signal Processing: Image communication, Vol. 23, No. 1, pp. 31-41, Jan. 2008.
[5] Xiangyang Ji, Debin Zhao and Wen Gao, “Block-wise Adaptive Motion Accuracy based B-picture Coding with Low-complexity Motion Compensation”, IEEE Trans. on Circuits Syst. Video Technol., Vol. 17, No. 8, pp. 1085-1090, Aug. 2007.
[4] Jun Sun, Wen Gao, Debin Zhao and Qingming Huang, “Statistical Model, Analysis and Approximation of Rate-Distortion Function in MPEG-4 FGS Videos”, IEEE Trans. on Circuits Syst. Video Technol, Vol.16, No.4, pp.535-539,April 2006.
[3] Qian Huang, Wen Gao, Debin Zhao and Huifang Sun, “An Efficient and Robust Adaptive Deinterlacing Technique,” IEEE Trans. on Consumer Electronics., Vol.52, No.3, pp.888-895, Aug. 2006.
[2] Debin Zhao, Wen Gao and Y. K. Chan, “Morphological Representation of DCT Coefficients for Image Compression”, IEEE Trans. on Circuits Syst. Video Technol, Vol.12, No.9, pp.819-823, Sept. 2002.
[1] Debin Zhao, Y. K. Chan and Wen Gao, “Low-complexity and Low-memory Entropy Coder for Image Compression”, IEEE Trans. on Circuits Syst. Video Technol, Vol.11, No.10, pp.1140-1145, Oct. 2001.
專利授權情況
[7] 發明專利:專利編號:ZL200310116087.0,發明名稱:最大宏塊類型與編碼塊模式聯合編/解碼的方法,發明人:齊洪鋼,馬思偉,高文,季向陽,呂岩,趙德斌,授權日期:2007年6月13日
[6] 發明專利:專利編號:ZL200310116089.X,發明名稱:固定參考幀數編碼方式下獲取圖像參考塊的方法,發明人:高文,季向陽,馬思偉,趙德斌等,授權日期:2007年6月13日
[5] 發明專利:專利編號:ZL 200310116090.2,發明名稱:直接編碼模式下確定參考圖像塊的方法,發明人:季向陽、高文、馬思偉、趙德斌等,授權日期:2005年10月26日
[4] 發明專利:專利編號:ZL 03157077.1,發明名稱:一種用於視頻編碼的編碼端/解碼端雙向預測方法,發明人:季向陽、高文、趙德斌等,授權日期:2005年10月26日
[3] 發明專利:專利編號:ZL 03157189.1,發明名稱:用於視頻預測殘差係數編碼的熵編碼方法,發明人:高文、趙德斌、王強等,授權日期:2005年8月10日
[2] 香港發明專利:專利編號: HK1056975,發明名稱:Image and Video Compression,發明人:Kennth K. C. Lee,Debin ZHAO and Y. K. CHAN, 授權日期:2004年2月13日
[1] 香港發明專利:專利編號: HK1037462,發明名稱:Image Compression,發明人:Debin ZHAO, Y. K. CHAN and Wen GAO, 授權日期:2002年1月4日
人才培養
趙德斌教授培養的第一個博士研究生季向陽將於2008年從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畢業,並赴香港繼續從事科研工作。季向陽積極參與了中國AVS視頻標準和國際標準MPEG與JVT的制訂,參與了多個項目的申請和研究,博士期間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其中有多篇第一作者文章發表在領域最頂級的國際期刊IEEE T-CSVT上),獲得中國專利授權9項,美國專利授權1項。
獲獎記錄
2006年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高效數字視頻編解碼技術及其在國際標準與國家標準中的套用”,排名第二;
2005年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人臉識別理論、技術、系統及其套用”,排名第六;
2000年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數字視頻廣播編碼傳輸與接收系統”,排名第五;
2004年獲北京市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視頻編碼關鍵技術研究及其對MPEG-4國際標準的貢獻”,排名第二;
2003年獲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人臉識別系統與套用”,排名第六;
2002年獲北京市科學技術二等獎,“基於多功能感知理論的中國手語識別與合成研究”,排名第九;
1995年獲航天部科技進步二等獎,“多媒體並行加速系統:面向多功能感知的集成多媒體系統”,排名第二;
1995年獲航天部科技進步二等獎,“圖像處理技術-大壓縮比靜止圖像壓縮系統”,排名第二;
1991年獲航天部科技進步二等獎,“聲控籃球比賽臨場統計系統”,排名第三;
1989年獲航天部科技進步二等獎,“通用圖像處理環境:SPIDER”,排名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