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概述
20世紀30年代,日本侵略軍強占東北地區,進行著大肆的掠奪和屠殺,東北抗日聯軍第三軍軍長趙尚志(王志剛飾)將軍率領著自己的隊伍,在及其艱苦惡劣的環境下,與敵人進行著抗日鬥爭。日本軍官片岡(張欣飾)與漢奸白鳳山(李峰飾)聯合組織圍剿,並對趙尚志的部下於彪(房子斌飾)使用計謀令其出賣了趙尚志。在趙尚志身陷危機準備犧牲時,土匪頭子大煙花(張皓飾)帶著自己的隊伍解救了趙尚志的部隊,在趙尚志的說服下,為了保衛自己的家園,捍衛民族的尊嚴,大煙花決定與趙尚志一起打鬼子。兩支隊伍與敵人展開了浴血奮戰。歷史背景
趙尚志是著名的抗日英烈,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進入黃埔軍校第五期學習,“9·18”事變後投身抗日武裝鬥爭,曾任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三軍軍長、北滿抗日聯軍總司令部總司令、東北抗聯第二路軍副總指揮,是東北抗聯創建者和主要領導人之一。“九一八”事變後,獲釋出獄。不久滿洲省委任命他為省委軍委書記,負責領導抗日武裝工作。1934年3月末,聯絡了二十餘支抗日義勇軍,成立東北反日聯合軍,他被推選為司令。後改編為東北反日游擊隊哈東支隊,他任司令。1935年4月,根據滿洲省委緊急通知精神,他當選為北滿臨時省委執行委員會主席。1936年1月,東北民眾反日聯合軍總司令部成立,他任總司令。他在統一指揮軍事行動,統籌安排給養,培養和調配幹部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開闢了清原、木蘭、巴彥、鐵力等十餘縣為根據地。在根據地里,建立了小型兵工廠、被服廠、倉庫和軍醫院,還建立了政治軍事幹部學校,他擔任校長。1936年8月間,他被任命為東北抗日聯軍第三軍軍長,下轄七個師,全軍約六千多人,活躍在松花江兩岸二十多個縣境內。1939年後,由於日偽軍連續派重兵“討伐”,抗日戰爭進入艱苦時期,敵人曾懸賞一萬元,通緝趙尚志,叫囂“一錢骨頭一錢金,一兩肉一兩銀。”敵人還多次派遣特務奸細混入抗日軍內部,企圖暗殺他,均未得逞。他一貫堅持黨的正確路線,在黨內針鋒相對的和王明、康生等人“左”傾路線做鬥爭,因而曾兩次被錯誤的開除出黨,撤銷黨內軍內職務,但他絲毫沒有消沉,依然對黨赤膽忠心,繼續堅持抗日武裝鬥爭。
1942年1月,他帶領小分隊從蘇聯回到東北,在梧桐河一帶活動。2月12日在襲擊梧桐河警察分所時,被喬裝成老百姓的特務擊傷腹部,昏迷中被俘。他傷勢十分嚴重,敵人決定對他進行突擊審訊,在他生命的最後時刻,依然與敵人進行頑強鬥爭。他對審訊他的偽警察說:“你們不也是中國人嗎!現在你們出賣了祖國,……還有什麼可問的呢。”說完了他狠狠地瞪著審訊他的敵人,閉口不語——他英勇犧牲了,全國解放後,黑龍江省珠河縣第一屆工農代表大會通過決議,把珠河縣改為尚志縣。
趙尚志被殺害後,敵人割下他的頭顱慶功,將他的軀體扔進松花江冰窟,2004年,趙尚志的的顱骨在長春護國般若寺被發現,2008年10月25日,趙尚志的顱骨安葬於烈士家鄉遼寧省朝陽市“趙尚志烈士陵園”,中共遼寧省委書記張文岳出席了安葬儀式。
陵園由墓室、塑像、紀念碑、廣場、陵園門、環境綠化區等構成。陵園門口六十二步台階,寓意趙尚志顱骨六十二年後被發現;紀念廣場長寬均六十二米,契合六月二日晚六時二十分找到趙尚志顱骨;紀念碑高十四米,寓意東北十四年抗戰勝利;菱台形墓室底是二十四米的正方形,寓意方方正正,墓室斜邊長十米,同底邊相加為三十四米,寓意趙尚志三十四歲犧牲;墓室由黑白大理石罩面,寓意趙尚志一生戰鬥在黑山白水之間。
1916年為躲避反動官府迫害而逃亡到哈爾濱,1958年逝世,享年87歲;1997年農曆10月1日,應趙家親屬的要求,趙振鐸和夫人張效乾的骨灰由哈爾濱市向陽山革命公墓遷回朝陽縣尚志鄉尚志村,在將軍山上按照民間樸素的方式修建了墳瑩,趙振鐸生前有遺囑,如果找到三子尚志的顱骨就要葬在父母身邊。為了滿足趙振鐸的遺願,由朝陽市在與趙尚志烈士陵園相毗鄰的南側修建了趙振鐸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