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小蓉

趙小蓉的個人簡介。

趙小蓉,博士,中共黨員,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1970年1月 生於陝西扶風。 200092
工作單位:中國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 濟
通訊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圓明園西路2號,中國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 共
郵政編碼:100094; 3362 3039
E-mail:[email protected]
教育簡歷 kaoyantj
1988.9-1992.7 西北大學生物系微生物專業 理學學士 彰武
1996.9-1999.7 中國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土壤和水科學系 農學碩土 研
1998.9-2001.7 中國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土壤和水科學系 農學博士 同濟大學四平路
工作簡歷 考
1992.7-1996.8 陝西省秦光製藥廠中心化驗室工作,任中心化驗室主任 專
2001.7-至今 中國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工作,歷任講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期間曾對法國、英國的有關研究所和高校進行過訪問。 正門
主要研究領域:土壤與環境微生物生態學 33623 037
主講課程:本科生選修課《土壤微生物學》 同濟
學術兼職 研
北京市土壤學會土壤生物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共濟
中國原生動物學會會員 網路督察
國際交流 48號
2003.11 法國發展研究院、法國農學院、巴黎十二大等進行訪問和學術交流。 48號
2004.07 英國洛桑研究所、草地與環境生態研究所進行訪問和學術交流。 院
2006.01-2007.01獲Rothamsted International Fellowship Award資助,在英國洛桑研究所做博士後研究
主要科研究工作簡歷
1992:工業廢水中酵母菌的種群結構
1996-1999:碩士學位研究課題——解磷細菌的生態分布及其與纖維素分解菌的相互作用
1998-2000:參加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原生動物在土壤氮磷高效利用中的調控作用(6971003)” ,20萬元。
1999-2001:博士學位研究課題——微生物的解磷機理用其影響因素
2000-2004:參加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項目(973項目)“土壤質量演變規律與持續利用,1.3潮土水鹽運動過程與水肥高效利用機理(1999011803)” ,400萬元。
2001-2005:參加“十五”國家科技攻關計畫項目“區域持續高效農業綜合技術研究與示範,課題12:北方旱區防沙型農業持續發展模式與技術研究(2001BA508B12)”, 70萬元。
2002-2004:參加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畫(863計畫)項目“新型多功能生物有機肥的研究與開發(2002AA245031)”,
2002-2004:參加國家基礎研究前期專項“大型人工土壤生態反應器的探索性研究(2002CCA00800)”,15萬元
2003-2005:參加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畫(863計畫)項目“北方半乾旱集雨補灌旱作區(內蒙
古清水河)節水農業綜合技術體系集成與示範(2002AA2Z4221),150萬元。
2002-2004: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原生動物在土壤磷素轉化和運移中的作用(40171055)”,22萬元。
2003-2006:德國自然基金委項目:中國內蒙古草地可持續性研究子課題:C- and N-pools in soils depending on grazing management in the Xilin river catchment area in Inner Mongolia ,300萬歐元。
2002-2006:參加中英合作項目“Is China sitting on a ‘phosphate time-bomb’? ”
2004-2006: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石灰性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磷及C/P比的影響因素(40301023)” ,25萬元。
2005-2007:參加歐盟項目:Safe and High Quality Food Production using Low Quality Waters and Improved Irrigation Systems and
Management,700萬歐元。
近10年來所獲獎勵:
1997年被評為中國農業大學校級“優秀學生幹部”。
1998年被評為優秀碩士研究生,獲準提前攻讀博士學位。
2000年獲中國農業大學“郭兆明獎學金”。
2003-2004年度獲中國農業大學“優秀教師”稱號。
2005年獲北京土壤學會“優秀論文”。
主要研究領域介紹:
近幾年來,主要研究集中在土壤微生物與養分的物質循環與轉化方面,主要集中在有機磷的礦化、無機磷的溶解、微生物生物量磷的周轉等方面。在解磷微生物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在國內具有一定的影響力。主要調查了農田、草地、林地、菜地四種不同生態環境的土壤及玉米與小麥根際土壤中解磷細菌的數量和種群結構;研究了細菌解磷能力及其測定法;研究了幾種纖維素分解菌與對濾紙和稻草粉的分解作用以及解磷微生物與纖維素分解菌之間的相互作用。研究了夏玉米根際解磷微生物隨玉米生育期的數量及種群變化規律;微生物的解磷能力及其與培養液酸度和所分泌的有機酸的種類、含量之間的關係;無菌條件下,解磷微生物在玉米根際的定殖能力;影響微生物解磷能力的因素;微生物的解磷機理及其對玉米生長發育和養分吸收的影響。研究不同有機物質對微生物生物量磷的影響,不同有機磷及無機磷水平對微生物生物量碳/磷比的影響等。
發表文章:
1. 陶水龍, 林啟美, 趙小蓉 (1998).土壤微生物量研究進展. 土壤肥料,159(5): 15~18。
2. 林啟美,趙小蓉, 孫焱鑫,姚軍 (2000). 四種不同生態系統的土壤解磷細菌數量及種群分布. 土壤與環境, 9(1): 34~37 。
3. 趙小蓉, 林啟美, 孫焱鑫,王幼珊,張有山張美慶 (2000). 纖維素分解菌對不同纖維素類物的分解作用. 微生物學雜誌, 20(3): 12~14。
4. 林啟美, 趙小蓉, 孫焱鑫,姚軍,張有山 (2001). 細菌解磷能力測定方法的研究. 微生物學通報, 28(1):1~4。
5. 趙小蓉, 林啟美, 孫焱鑫,張有山,王幼珊 (2001). 小麥根際與非根際解磷細菌的分布. 華北農學報, 16(1): 111~115。
6. 林啟美, 王華, 趙小蓉等 (20001). 一些細菌和真菌的解磷能力及其機理初探. 微生物學通報, 28(2): 26~30。
7. 趙小蓉, 林啟美 (2001). 微生物解磷的研究進展. 土壤肥料, 3: 7~11。
8. 林啟美, 趙小蓉, 孫焱鑫,張有山,王幼珊 (2001). 纖維素分解菌與無機磷細菌的相互作用,生態學雜誌, 20(3): 69~70.
9. 趙小蓉, 林啟美, 孫焱鑫,張有山,張美慶 (2001). 玉米根際與非根際解磷細菌的分布特點. 生態學雜誌, 20(6): 62~64.
10. 趙小蓉, 林啟美, 李保國 (2002). 溶磷菌對4種難溶性磷酸鹽溶解能力的初步研究. 微生物學報, 42 (2):250~255.
11. 趙小蓉, 林啟美, 李保國 (2002). C、N源及C/N比對微生物溶磷的影響. 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 8(2): 197-204.
12. Lin Qi-mei, Zhao Xiao-rong, Zhao Zi-juan, Li Bao-guo (2002). Rock phosphate solubilization mechanisms of one fungus and one bacterium.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9(1): 1023-1028.
13. 林啟美, 趙海英, 趙小蓉 (2002). 溶磷微生物對不同磷礦粉的溶解能力. 中國農業科學, 35(10): 1232-1235.
14. 林啟美, 趙海英, 趙小蓉 (2002). 4種溶磷細菌和真菌溶解磷礦粉的特性. 微生物學通報, 29(6): 24~28
15. 張昕, 林啟美, 趙小蓉 (2002). 風化煤微生物降解 I 菌種篩選及轉化能力測定. 腐植酸, 3: 18~23
16. 張昕,林啟美,趙小蓉 (2002). 風化煤的微生物降解,II 作用機理,腐植酸, 4: 15-19。
17. 張昕, 林啟美, 趙小蓉 (2003). 風化煤的微生物轉化:III 預處理對其影響. 腐植酸, 1: 7-11.
18. Zhao Xiao-rong, Lin Qi-mei, Li Bao-guo (2003). Diversity of phosphate-dissolving microorganisms in corn rhizosphere.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2.(2): 222-228.
19. 趙小蓉, 林啟美, 趙紫鵑, 李保國 (2003). 一株麴黴Aspergillus 2TCiF2溶解磷礦粉的動態. 中國農業大學學報, 8(3): 43-46.
20. 趙小蓉, 林啟美, 李保國 (2003). 微生物溶解磷礦粉能力與pH及分泌有機酸的關係. 微生物學雜誌23(3): 5-7.
21. 楊惠, 黃元仿, 林啟美, 趙小蓉, 呂貽忠 (2003). 風化煤的化學氧化及產物的抗蒸騰生理. 腐植酸, 2 : 10-13.
22. 孫焱鑫,林啟美,趙小蓉(2003)3種纖毛蟲對土壤微生物量和有效氮磷含量的影響。生態學報, 23(6):1230-1233。
23. 孫焱鑫,林啟美,趙小蓉(2003)原生動物與解磷微生物協同解磷作用。生態學雜誌,22(3):84-86。
24. Liu Hai-Ming, Zhao Xiao-Rong, Li Gui-Tong, Lin Qi-Mei(2003). A porous simulation experiment of protozoa movement with glass bead. Agricultural Science in
China. 2(6): 629-633.
25. Liu Hai-Ming, Zhao Xiao-Rong, Li Gui-Tong, Lin Qi-Mei(2003). The importance of three protozoa in corn straw decomposition and nutrient transformation.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2(8): 886-889.
26. 趙小蓉, 林啟美, 趙紫鵑, 李保國 (2003). 一株節桿菌溶解磷礦粉的動態. 微生物學雜誌, 23(5): 12-14.
27. 程淑琴, 趙小蓉, 林啟美 (2003). 一株麴黴在石灰性土壤磷素轉化中的作用. 微生物學雜誌, 23(5): 5-8.
28. 孫焱鑫,林啟美,趙小蓉,邢禮軍,王幼珊(2003). 玉米根際與非根際土壤4種原生動物的分布特徵. 中國農業科學, 36(1): 1399-1402.
29. 鍾曉英, 趙小蓉, 鮑華軍, 李浩浩, 李貴桐, 林啟美(2004).我國23個土壤磷素淋失風險評估:Ⅰ. 淋失臨界值.生態學報, 24(10): 2275-2280.
30. 文倩, 趙小蓉, 陳煥偉, 李貴桐, 妥德寶, 林啟美 (2004).半乾旱地區不同土壤團聚體中微生物量碳的分布特徵. 中國農業科學, 37(10):1504-1509
31. 文倩, 趙小蓉, 陳煥偉, 李貴桐, 妥德寶, 林啟美 (2005).半乾旱地區不同土壤團聚體中微生物量氮的分布特徵. 中國農業科學, 38(1):91-95
32. 文倩, 趙小蓉, 陳煥偉, 李貴桐, 妥德寶, 林啟美 (2005).半乾旱地區不同土壤團聚體中微生物量磷的分布特徵. 中國農業科學, 38(2):327-332.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