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1985年,當時旅居在外的武安籍台胞禁不住強烈的思鄉之情,陸續從日本輾轉寄出一些來自台灣寄給大陸親屬的信件和匯款,並通過各種渠道尋找在武安的親屬。趙大春充分利用自己台屬關係的特點,積極與海外親戚取得聯繫。就這樣以書信為依託,從大陸到日本到台灣,再從台灣到日本到大陸,連綿不斷的鄉情與親情以這樣的方式得以傳達。
1989年7月15日,大春的三外公司景岫攜帶家眷回武安探親,大春和他的家人熱情接待了他們。這是他們與家人分別四十多年後的首次返家探親並陪同司先生及台灣同鄉會的台胞來陽泉進行參訪考察,當參觀了百團大戰的主戰場之一——獅腦山戰鬥遺址。大春每天堅持看報、看電視新聞,非常關心海峽兩岸局勢。時常與台灣的舅舅、小姨保持聯繫,鼓勵他們回鄉旅遊觀光,衷心希望他們在促進祖國和平統一事業中發揮作用 。
2008年10月,武安電視台名河話語欄目為他作了一個專訪,題目為《大春的戲劇情緣》。武安平調落子作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保留下的傳統劇目很多,許多戲曲像《盤坡》、《三上轎》、《鍘趙王》等在武安各個鄉村廣為戲迷傳唱,但其能夠形成系統文字性的東西太少。數年來,他立足本職工作,收集整理出版了八本平調落子劇本。最初整理劇本源於大春的外公司景章先生,司先生早年整理劇本是採用油印刻版印刷,印出的劇本效果一般且不易保存,所以大春就考慮用電腦排版。2005年10月,他買了電腦和印表機,但自己原來沒搞過電腦,於是就招聘懂電腦的員工。員工招來了,但這些員工也沒打過戲譜,而且打戲譜得用簡譜軟體。大春找人安裝簡譜軟體,但是不能用,這種軟體只適合打歌譜,而戲譜中間的大段道白文字卻插不進去,怎么辦?他多次反覆安裝不同的軟體,最後終於確定了一種排版模式。就這樣,一本本的劇本就隨之誕生了。
節目播出後,在愛好戲曲的民眾中引起很大凡響。政協領導為此表彰了他的工作,要他結合自身特點,發揮行業優勢,努力把武安市政協交辦的各項工作推上新台階。
社會職務
武安市第六屆、第七屆政協委員,武安市統戰理論研究會秘書長,武安市民間文藝家協會副秘書長,邯鄲市民間文藝家協會理事,河北省文藝家協會會員,武安市作家協會會員,武安市佛教協會副秘書長,民革武安社情民意調查站副站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