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1968年11月畢業後在東北農村插隊,1969年1月在華北參加人民解放軍,歷任戰士5、班長、代排長、電台分隊長,1977年3月轉吉林伊通衝壓件廠,任廠政工、廠領導班子成員、伊通縣政府秘書。
歷經工、農、兵後,作為“文革”後首屆高考的77級本科生考入中央民族大學中文系,兼任班長、黨支部書記、系學生會主席,1979年獲中央民族大學作文競賽一等獎受到過作家冰心老人的接見,1981年春因學習成績優異提前畢業,獲學士學位,留校任教。
1984年9月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研究生,兼任系研究生會主席、校研究生會副秘書長等職,1986年12月提前畢業,獲碩士學位,留北大東語系任教,1987年任講師,先後兼任北大東語分黨委宣委,東語研究生工作組副組長、《東方研究》第一副主編等職。1990年9月考入北大中文系博士生,1994年7月畢業,獲博士學位。
1992年任北大東方學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1996年去韓國漢城大學研究,任東亞文化研究所客座研究員。同年9月起任北大東方學系教授。1997年去韓國梨花女大講學,兼任在韓中國教授聯誼會會長。1998年起先後任北大比較語言學、東亞描寫語言學博士生導師。1999年去朝鮮金日成大學高訪,同年9月任北大東方學研究院比較語言學所所長,兼任外語學院工會主席、校工會組宣委副主任、北大少數民族學生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北大發展規劃專家組成員以及鄧小平理論中心、韓國學中心、比較文學所、社會學人類學中心研究員等職。2000年2月任北大語言學研究所所長(掛靠外語學院)。2000年7月至2001年3月去日本大阪市立大學和東京都立大學任客座研究員。
學術兼職
中國民族語言學會理事、全國高校馬列主義研究會理事、北京語言學會副秘書長、北京滿學會理事、中國阿爾泰語研究會常務理事。教育部民族學基地研究員、教育部留學歸國人員課題評審專家、寧夏留學人員學會副會長、寧夏高級專家聯合會常務理事、清華大學兼課教授,中央民族大學滿學所研究員、延邊大學中朝韓日中心學術委員、吉林大學、新疆大學、塔里木大學、長沙大學、廣西大學、伊犁師院、西北民族大學、西南民族大學、西藏大學、寧夏師院兼職教授,山西大學名譽教授、塔里木大學西域文化研究所名譽所長等職。
2002年2月起先後任石河子大學副校長、黨委常委、黨校校長、西域民族文化研究院院長、農八師石河子市文明委副主任、石河子國家經濟技術開發區名譽主任。2004年3月起兼職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含體育局、語委)副局長(正廳)。2005年11月起任北方民族大學副校長,後兼任北方語言研究院院長。
趙傑教授個人學術專著有10部:
《現代滿語研究》,民族出版社,1989.5
《現代滿語與漢語》,遼寧民族出版社,1993.7
《北京話的滿語底層和“輕音”,“兒化”探源》,北京燕山出版社,1996.3
《滿族話與北京話》,遼寧民族出版社,1996.7
《東方文化與東亞民族》,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2000.11
《漢語語言學》,朝華出版社,2001.10
《民族和諧與民族發展》,民族出版社,2007.4
《從日本語到維吾爾語》,民族出版社,2007.7
《回族解讀》,寧夏人民出版社,2007.10
《新疆蒙古語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2008.1(待)
另主編書刊20來部,發表各類論文、文章140多篇。獲大阪國際科學家研究獎金、全國滿學研究優秀成果獎、寧夏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待發獎)等各類學術獎勵20多次。並多次應邀在日本、加拿大、韓國、朝鮮、吉爾吉斯、香港等地及北大、清華、人大、北師大、北航、北外、中央民族大學、吉林大學、蘭州大學及五大民族自治區第一學府的內蒙古大學、新疆大學、西藏大學、廣西大學、寧夏大學等國內外50多所高校講學100場,經常是場場爆滿,深受好評。
趙傑在精通漢語語言學專業的基礎上,又熟通英語、日語、韓語、滿語,初通法語、維吾爾語、蒙古語、錫伯語、鄂倫春語、鄂溫克語、赫哲語、東裕固語、西裕固語、東乾語。2004年12月在韓國用韓語為忠南大學師生演講《中國的少數民族與文化》,引起了較大反響。
趙傑教授讀大學期間被評為中央民族大學三好學生、北京市高校三好學生。讀研究生期間,連續兩屆被評為北京大學優秀研究生幹部。任工會主席期間,所在的外語學院工會被評為北京大學“模範職工之家”。任副校長期間,主管的大學宣傳部被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評為“先進宣傳部”。個人與2003年2月被黨中央、國務院七部委授予“全國對口支援工作先進個人”稱號。2003年8月被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首都民族團結先進個人”稱號。2007年9月被寧夏回族自治區授予教育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