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歷
趙以政(1904年~1928年)1904年出生於山東省聊城東關姚家園子 , 今東昌府區人。革命烈士。字存禮。
1912年進私塾讀書,1920年進聊城縣立高等國小學習。1923年,考入聊城省立第二中學,參加反帝愛國遊行示威,向學生推薦進步書刊。
1925年“五卅運動”後,受革命浪潮的衝擊,南下廣州,考入黃埔軍校第4期政治科,與校內國民黨右翼分子進行鬥爭,並動員十多名親友投入革命。
1926年夏畢業後,被分配到北伐軍第三路軍,任排長、工兵連長等職,參加了第二次東征戰役。在北伐途中,他加入中國共產黨。
1927年秋“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受中央軍委派遣,以軍事特派員身份由武漢回到聊城(今東昌府區)。當時奉系軍閥盤踞聊城,巡邏隊荷槍實彈橫衝直撞。趙以政不顧個人安危,經常出入於聊城省立二中和三師。發展共產黨員10多名,同時深入聊城、博平、陽穀等地農村,發展基層黨組織,組織農民協會,開展抗捐抗租抗高利貸的鬥爭。
1927年10月,中共魯西縣委成立,趙以政任縣委委員,縣委機關就設在他家裡。他日夜操勞,接待來人,收發檔案,布置工作。這年冬,根據縣委決定,他和聶子政與活躍在陽穀坡里一帶的韓建德綠林軍直接接觸,闡明黨的政治主張,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使其欣然同意參與坡里暴動。
1928年1月14日,參加領導了坡里暴動,帶領武裝民眾攻進坡里,占領德國天主教堂,2月7日暴動失敗後,趙以政任中共魯西縣委代理書記。由於國民黨右翼分子占據聊城,公開進行反共活動,魯西縣委被迫轉移到農村,而趙以政以革命利益為重,決定暫時留城,處理善後工作。
由於叛徒告密,於1928年6月8日拂曉,敵人包圍了他的家。他從容不迫地燒掉檔案材料。昂首挺胸跨出家門。趙以政被捕後,敵人先是誘降,勸其在“自首書”上籤字。趙以政哈哈大笑,反要敵人“先寫一份認罪書”。而後敵人改用皮鞭抽,棍棒打,蠟燭燒,這一切都沒使趙以政屈服。6月17日,趙以政囑咐為他送監飯的弟弟:“告訴你嫂子帶好孩子,長大繼承我的遺志,我就含笑瞑目了。”接著用手指在牆上刻下“愛國本無罪,革命更無辜。死刑何所懼,我徑向天呼!”的壯烈詩句。6月19日,趙以政在聊城南門外橋頭被國民黨殺害,時年24歲。
烈士經歷
山東省聊城市東昌府區是一個革命老區,不僅是聊城市委、市政府駐地,也是魯西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早在革命戰爭年代,東昌府區就是整個魯西北革命鬥爭的策源地。自20世紀早期新文化運動起,聊城的愛國青年學生逐步萌發了革命意識,並積極探求救國救民之路。
年輕的知識分子趙以政懷著推翻舊制度及建立新社會的美好理想,也加入到這場波瀾壯闊的鬥爭中。他被國民黨反動派殺害時,未滿24周歲。他是聊城最早的共產黨員之一,也是在聊城第一位犧牲的共產黨人。
青年共產黨員
趙以政,1904年8月5日出生在山東省聊城縣東關姚家園子街(今聊城市東昌府區)的一個富裕農民家庭中。他父親在家裡設塾教書,母親是個普通的家庭婦女。趙以政7歲開始隨父在家讀私塾。由於受到新文化的衝擊,教私塾的父親教育觀念逐漸改變,在1921年把趙以政送入聊城縣立高等國小學習新文化知識。1923年秋,趙以政考入聊城山東省立第二中學。在學校里,他和同學們不斷從《嚮導》《中國青年》《語絲》等進步報刊上了解國內外政治形勢,這些進步書刊對趙以政的思想啟發很大,其政治覺悟不斷提高。1925年上海發生“五卅慘案”,山東青島掀起紗廠工人罷工的革命高潮,全國各地的愛國學生與人民民眾都相繼投入到反對帝國主義的浪潮中。山東省立第二中學的學生們也自發掀起反帝愛國的遊行示威運動,趙以政每次都站在遊行隊伍的最前列,向民眾講述英、日帝國主義分子殘殺中國人民的暴行,揭露地主資本家剝削勞動大眾的罪惡,激起廣大愛國民眾的無比義憤。
1925年秋天,中國南方掀起大革命高潮,北方的愛國青年在政治上也受到深刻影響。趙以政等愛國青年回響革命的召喚,於11月南下到廣州黃埔軍校學習,成為黃埔軍校第四期學員,共產黨人蕭楚女、惲代英等為他們授課。從軍校畢業後,他參加了第二次東征戰役,後又到江西北伐軍第三路軍工作,擔任過排長和工兵連連長等職務,並在北伐進軍途中的江西前線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
魯西縣委委員
1927年“七一五”反革命政變後不久,趙以政在武漢遭到反革命勢力的關押。在經過不懈的鬥爭並恢復自由後,受共產黨中央軍委的委託,他以軍委特派員的身份,於1927年8月回到山東聊城,開展黨的工作。當時正值奉系軍閥張宗昌統治山東,黨的活動處在地下狀態。趙以政深入農村發展黨員,先後在聊城、陽穀、博平等地成立農民協會,建立中共黨的基層支部。1927年10月,中國共產黨在魯西北廣大地區的第一個黨的領導機關——中共魯西縣委正式成立,負責領導聊城、陽穀、東阿等縣的地下革命工作,趙以政任縣委委員。在縣委成立後,委員們經常在趙以政家裡開會,黨的重要檔案、油印機和其他秘密通訊工具也轉移到他家來,省委來的領導同志也常住在他家裡,他家逐漸成為魯西縣委的聯絡中心,並成為魯西縣委的機關所在地 。
組織農民起義
1927年11月,中共魯西縣委計畫在聊城城南40里與陽穀交界的郭店屯一帶,發動農民武裝起義,占領陽穀、聊城、莘縣三縣交界的坡里天主教堂,作為建立農民自衛軍和工農革命政權的根據地。
1928年1月14日,農民武裝一舉占領了天主教堂。趙以政與其他縣委領導人,則在聊城參與這次起義的籌劃和外援工作。他們成立了魯西北第一個工農革命政權“東臨地區革命委員會”,建立了第一支工農革命武裝部隊——農民自衛軍,發表了革命文告,宣布了“打土豪,分田地,建立農民自衛軍,建立工農革命政權”等政治主張,在魯西北平原地區樹起了第一面革命紅旗,並召開民眾大會,開倉放糧,動員參軍,農民自衛軍很快由幾十人發展到幾百人 。
這次起義雖然不久就被反動軍閥鎮壓下去,但卻使中共黨的影響廣泛而深遠地紮根在魯西地區革命民眾的心裡。
堅守不幸被捕
陽穀坡里農民起義失敗後,縣委書記張乾民被調到山東省委機關工作,縣委書記一職由趙以政代理。1928年3月間,奉系軍閥張宗昌的反動統治瀕於崩潰,聊城縣城一度陷於政治軍事統治的真空狀態,以趙以政為首的共產黨地下組織,準備調集博平袁家樓的革命武裝隊伍進攻聊城,再次建立革命根據地。但是國民黨反動派王慕橋等人,糾合了一部分封建地主武裝,乘機占領了聊城縣城,他們利用土豪劣紳集團,選舉出所謂“民選縣長”,並迎接國民黨第二集團軍孫良城部第十八師入城,公開進行反對共產黨的罪惡活動,但趙以政繼續堅持在聊城地區進行革命工作,深為國民黨反動分子所忌恨。魯西縣委了解到不利形勢後,立即決定讓趙以政迅速轉移。但趙以政擔心自己先離開會給當地革命工作帶來不利,推遲了行期,不幸於1928年6月8日在姚家園自己的家裡被捕 。
英勇壯烈就義
趙以政被國民黨反動派逮捕後,關押在聊城“魯西剿匪司令部”內,並受到所謂的“軍法會審”。敵人首先採用種種利誘的方法,要求趙以政交出組織關係和黨員名單,並許以恢復自由和高官厚祿,但遭到趙以政的嚴詞拒絕。敵人見利誘無效,又對他嚴刑拷打,仍然一無所獲。獄中的趙以政被敵人打得皮開肉綻、血跡斑斑,但是他回答敵人的話只有一句:“愛國無罪,革命無辜。”他把自己手指刺出鮮血,在監獄的磚牆上題寫了一首五言絕命詩:
死刑復何懼?我徑仰天呼;愛國本無罪,革命豈有辜 !
在被捕後的第12天,即1928年6月19日的凌晨,趙以政在聊城南門外被敵人殺害。趙以政為了革命事業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他那共產黨人的崇高氣魄和大無畏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是聊城地區黨員的光輝典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