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姓

越姓

越姓是中文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第366位,越姓出自姒姓。根據《國語·賈逵注》上的記載,越氏出自夔姓和華姓,實際上是他的後代以國為姓,望族出於晉陽。因此,現代的越姓中國人是春秋時代越國公族的後裔,始祖是距今大約4200年前的越王勾踐。越姓名人有越姬、越英、越其傑等。

基本信息

基本介紹

越姓(越的古音:yuet王伐切)是中文姓氏之一,在現代他是極罕見的姓氏。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366位。在2007年全國姓氏人口排名第300位以外。

姓氏源流

出自姒姓

是越王歐陽宰勛、越王歐余、越王勾踐、越王無餘的後代,以國名為氏。開始以“家天下”的王位世襲制代替了“四越”選舉的禪讓制,建立了我國歷史上最早的奴隸制國家越朝。越朝歐余的後人建立了越國。春秋時,越國破秦滅楚,越國的公族子孫有的便以原國名命姓,稱越氏。

出自越王歐余之後

以國名為姓,稱越氏。

出自越王勾踐的後代

越

北方鮮卑族越勒氏、越質詰氏所改。北魏孝文帝時,鮮卑族有越勒氏、越質詰氏,入中原後有的改為越氏。越國歷史極為悠久,古代的越國的所在地,就在現在的浙江省杭縣以東海濱之地,當時國都設在會稽,就是現在的浙江紹興。少康的這一支子孫,就這樣在浙江繁衍了一二千年,歷經越、夏兩代,到了2000多年前的春秋末期,被吳王夫差所滅,越王勾踐臥薪嘗膽雪恥復國。勾踐滅吳國之後,又稱霸諸侯,把越國的領地擴展到江、浙兩省,以及山東省的南部。望族居於晉陽郡,就是現在的山西太原附近。越氏後人奉夏禹為越姓的始祖。

源於姒姓

出自大禹的後代,屬於以國名為氏。據史籍《國語·賈逵注》上的記載,越氏出自夔姓和華姓,實際上是夏王朝王族的苗裔,夏帝少康的庶子被封於會稽(今浙江紹興),自號為越國,他的後代以國為姓,望族出於晉陽。

源於鮮卑族

出自南北朝時期鮮卑拓拔部,屬於漢化改姓為氏。南北朝時期,鮮卑族拓拔部中有越勒氏、越強氏、越質氏、越質詰氏等部落。在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元宏)於太和十七~二十年(公元493~496年)遷都洛陽入主中原後,大力推行的漢化改革政策實施過程中,越勒氏、越強氏、越質氏、越質詰氏等部落中有改為漢字單姓為越氏者,後逐漸融入漢族,世代相傳至今。

源於蒙古族

屬於漢化改姓為氏。蒙古族薩日塔兀勒氏,亦稱薩日塔烏拉氏,源出巴爾虎部。

源於錫伯族

屬於漢化改姓為氏。錫伯族高越羅氏,在清朝早期歸入索倫部,後改編入滿州八旗。清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高越羅氏部落被以“披甲”名義(即徵兵)徵調到新疆戍邊。到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越氏、高氏、羅氏等。

得姓始祖

歐陽宰勛。根據《國語·賈逵注》上的記載,越氏出自夔姓和華姓,實際上是,他的後代以國為姓,望族出於晉陽。因此,現代的越姓中國人是春秋時代越國公族的後裔,始祖是距今大約4200年前的聖君歐陽宰勛。

歷史名人

越姬

春秋時楚昭王姬妾,越王勾踐之女。楚昭王救陳時,越姬跟隨,後為顧全大局,保全忠臣將相而自殺。

越升

越其傑的同鄉,也是貴州人,在朝廷中當文官,他的學問很好。

越英

字德充,貴陽人,明代瀘州知州。越升的玄孫,中洪治鄉舉,初任衡陽教諭,後擢瀘州知州。他心地仁愛,喜歡良善,嫉惡如仇,做州官時剛正不阿,地方上風氣清正,後棄官而歸。他以道義自持,素為鄉里所畏服。卒年八十餘。

越石父

春秋時齊國人。是個賢才,正在囚禁之中。晏子外出,在路上遇到他,就解開乘車左邊的馬,把他贖出來,用車拉回家。晏子沒有向越石父告辭,就走進內室,過了好久沒出來,越石父就請求與晏子絕交。晏子大吃一驚,匆忙整理好衣帽道歉說:“我即使說不上善良寬厚,也總算幫助您從困境中解脫出來,您為什麼這么快就要求絕交呢?”越石父說:“不是這樣的,我聽說君子在不了解自己的人那裡受到委屈而在了解自己的人面前意志就會得到伸張。當我在囚禁之中,那些人不了解我。你既然已受到感動而醒悟,把我贖買出來,這就是了解我;了解我卻不能以禮相待,還不如在囚禁之中”。於是晏子就請他進屋待為貴賓。

越其傑

字卓凡,貴陽人。明朝萬曆年間舉人,為人倜儻,工詩詞文章,又善騎射,文武兼備。天啟年間任夔州知府,奢崇明圍攻成都,越其傑率兵大破,升為河南巡撫。著有《薊門》、《屢非》、《橫槊集》等書。

郡望堂號

郡望

晉陽郡:春秋末期,趙簡子家臣董安於始築晉陽城,在今太原西南晉源鎮。秦國改置為晉陽縣,為太原郡治所,屬太原郡轄屬(今山西太原)不久又改名為太原郡。西漢初年曾經設為太原國,晉陽為太原國都,不久又兼置并州。東漢時期撤掉了并州,晉陽歸屬於冀州,分置為恆山、西河二郡,在今陝西省太原市西南。西晉時期予以擴建。南北朝時期北齊於汾水東岸增築新城,在舊城增設龍山縣。隋朝時期以龍山縣為晉陽,而原晉陽則為太原。五代時期為北漢都城。北宋王朝滅北漢後,毀掉晉陽,將其移到并州至陽曲(今山西太原)。

長沙郡:亦稱長沙國。今長沙一帶。

遼東郡:在中國歷史上,“遼東”這個稱謂有四重意思:

①郡、國名,戰國時期燕國置郡,洽所在襄平(今遼寧遼陽),其時轄地在今遼寧省大凌河以東一帶地區;西晉時期曾改稱遼東國;十六國時期的後燕國末期,其地歸入東海郡;北燕時期又復置遼東郡於今遼寧省西部一帶地區;北齊時期廢黜;到東漢安帝時分遼東、遼西兩郡地置遼東屬國都尉,治所在昌黎(今義縣),其時轄地在今遼寧省西部大凌河中下游一帶;三國時期的曹魏改為昌黎郡。

②都司名,明朝洪武四年(辛亥,公元1371年)置定遼都衛,明朝洪武八年(乙卯,公元1375年)改為遼東都司,治所在定遼中衛(今遼寧遼陽),其時轄地為今遼寧省大部地區;自明正統後期因兀良哈諸族南移,漸失遼河套(今遼河中游兩岸地);從明朝天啟元年~崇禎十五年(公元1621~1642年)期間,全境為後金(清)所並。

③軍鎮名,明朝“九邊”之一,相當於遼東都司的轄境,主要是鎮守總兵官駐廣寧(今遼寧北鎮)明朝隆慶元年(丁卯,公元1567年)後冬季則移駐遼陽(今遼寧遼陽);明朝末期廢黜。④地區名,泛指遼河以東地區。

堂號

晉陽堂:以望立堂。

長沙堂:以望立堂,亦稱臨湘堂。

遼東堂:以望立堂,亦稱扶餘堂、襄平堂、遼陽堂、凌東堂。

伸知堂:伸知,意思是在生人面前難伸,在知己面前要伸。春秋時期,齊國賢人越石父被人陷害,因罪被拘為人勞役。齊國相國晏嬰到晉國去,在路上遇到了越石父,就賣掉自己拉車的左驂(車左邊的馬)把他贖罪釋放,又用車載他回家。到家後,晏嬰沒有向他說一聲,就進入內室。過了很久,晏嬰尚未出來,越石父請求離去,晏嬰感到很驚異,他說:“晏嬰雖然德行不好,可是也把您從困厄中解救出來,為什麼您這么快就要離去呢?”越石父說:“我聽說道德高尚的君子,在不知道自己的人面前可以受委屈,但對於知己的人,意志應該得到伸展。我被人拘役為奴僕,那是他們不知道我,您既然因為了解我而把我贖出來,便是我的知己。知己的人對我仍不以禮待,還不如為人奴僕呢!”於是晏嬰把他請入內室,待為上賓。

資料有待補充。

越姓字輩

越氏一支字輩:“秀啟詩書第興發治元建紹度洪隆緒茂盛純坤幹家傳清白玉光宗耀祖先禮義綱常立聲名道德賢榮照開廣宇吉祥福壽宣忠臣仁孝友學仕科功全”。註:與河北晉州楊氏字輩一致。

資料有待補充。

宗祠通用聯

四言通用聯

宗開越國;

秀毓晉陽。

——佚名撰越姓宗祠通用聯

全聯典指越姓的源流和郡望(見上題頭《一、姓氏源流》和《四、郡望堂號》介紹)。

相國賓客;

馬背詩文。

——佚名撰越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春秋時齊國人越石父,有賢良的名聲,因故被囚禁。相國晏嬰把他贖出來,並聘為上客。下聯典指明代貴陽人越其傑,字卓凡,萬曆年間舉人,後歷官夔州府同知、河南巡撫。為人倜儻,工詩文,善騎射,著有《橫槊集》等。

相國上客;

太守廉名。

——佚名撰越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春秋·越石父,有賢名,為晏嬰上客。下聯典指漢·越椒為北海太守。

五言通用聯

越姬有節氣;

石義留賢名。

——佚名撰越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春秋時楚昭王姬越姬,越王句踐女,昭王救陳,越姬從,為保全將相而自殺。下聯典指春秋時齊國有名賢越石義。

六言通用聯

北海循良之譽;

梁州政績之聲。

——佚名撰越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漢·越椒事典。下聯典指南朝梁·越質事典。

九言及以上通用聯

守正不阿,以道義自恃;

嫉惡好善,為鄉閭所服。

——佚名撰越姓宗祠通用聯

全聯典指明代瀘州知府越英,字德充,貴陽人,中洪治鄉舉,初任衡陽教諭,後擢瀘州知州。好善嫉惡,守正不阿,棄官歸。以道以自持,為鄉里所畏服。卒年八十餘。

樂隱山林,捐資財濟貧困;

甘辭爵祿,用道義教子孫。

——佚名撰越姓宗祠通用聯

全聯典指明代瀘州知府越英事典。

越姓名人

越姬:(生卒年待考),女,越王勾踐之女;越國人。著名春秋時楚昭王姬妾。楚昭越姬者,越王句踐之女,楚昭王之姬也。

越石父:(生卒年待考),齊國人。著名春秋時期齊國賢士。

越其傑:(公元?~1645年),字卓凡,一字自興,又字漢房;貴州宣慰司人(今貴州貴陽)。著名明朝大臣。越其傑是明神宗萬曆三十四年(公元1606年)舉人,著名明末抗清民族英雄楊龍友的舅舅。

明熹宗天啟二年(公元1622年)任夔州府同知。當時奢崇明起兵叛亂,占據了重慶,繼而攻下遵義府諸縣,又包圍了成都。越其傑率部隨明末著名政治家、軍事家、兵部侍郎朱燮元平定了奢崇明叛亂有功,升僉事。

明思宗崇禎初年(公元1628年)任霸州兵備副使,崇禎末年為鳳陽監軍。

北京明王朝於公元1644年滅亡後,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繼位,越其傑以右僉都御使巡撫東萊。後調任巡撫河南,兼轄穎州、亳州的提督軍務,又兼巡撫汝寧、南陽、陳州三府。

福王弘光元年(清順治二年,公元1645年)農曆5月,因明軍許定國部降清後出走,清軍攻破南京後,越其傑去世。

越其傑生性倜儻傲岸,長於騎射,工詩文,“超越有奇氣”,著有《薊門》、《白門》、《橫槊》、《知非》、《屢非》等詩文集。其文慷慨悲壯,“其詩沉思獨往,覺今古皆非,故以《屢非》名集”。

越其傑一生做詩萬餘首,“無日不作”而“自許能兵”,所謂“上馬則橫槊,席地則詠談”。收入《黔詩紀略》的詩有二百二十六首,編為二卷。

越其傑嗜作詩,也喜歡改詩,而以苦吟見稱,意境殊隘,詞語瘦刻。貴陽陳田說:“卓凡苦心吟事,存詩近萬首,惜為鍾譚派所束縛,然其獨詣處,亦被法中之錚錚者”,是為所有評價中最為妥帖者。

越升:(生卒年待考),貴州宣慰司人(今貴州貴陽)。著名明朝大臣。越其傑的同鄉,在朝廷中當文官,他的學問很好。

越英:(公元1469~1549年),字德充,越升的玄孫;貴州宣慰司人(今貴州貴陽)。著名明朝官吏。年少時因叔父在湖北做官而隨叔父在湖北。叔父去世後回到貴陽,時年二十八歲,才發憤讀書。明孝宗弘治十七年(公元1504年)中舉人。歷官衡陽教諭、升蜀渝州知州,瀘州剌史。作官好善嫉惡,守正不阿,後棄官歸。明孝宗弘治三十年絕跡官場,他以道義自持,專門教子孫以道義,濟族人之貧乏,勸鄉人以勤儉,為鄉里所敬仰,八十歲而終。《黔詩紀略》錄其詩一首。素為鄉里所畏服。

越志琴:(1945~),女;河北遷西人。著名“佛家自發功”創始人。熱愛氣功,具有“特異書寫、特異繪畫、感測診病、配製秘書、製作信息物療病”等多種特異功能。1991年參加了中國人體科學研究院組織的科研工作,取得了繪製療病氣功畫四幅,配製戒毒秘書、信息符號療病等多項科研成果,被中國人體科學研究際聘為特邀研究員;1992年至1994年連續參加三屆東方健康博覽會,獲“醫藥保健新科技成果獎”、“博覽會金杯獎”,並獲“受民眾歡迎氣功師”稱號;其事跡在《本溪日報》、《廣西南疆氣功動態》、《貴州氣功報》等報刊均作了專題報導。

其傳略載入《華夏當代氣功師名鑒》、《氣功人物小傳》等辭書中。現為北京東方人體潛能研究所繪畫部部長、中國氣功科學研究會佛家自發功研究總站理事長、中國氣功科學研究會特邀會員。

越廣福:(1949~),黑龍江梅里斯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會計師。畢業於武漢軍事經濟學院,中央黨校。現任瀋陽軍區政治部審計辦主任。

1969年入伍,歷任司務長、會計、助理員等職,1994年被選為全國軍事企業會計學會瀋陽分會理事、軍隊財務研究中心瀋陽軍區分中心常務理事,被評審為中國註冊審計師。1996年加入中國註冊會計師協會,成為執業會員。

他主管瀋陽軍區政治工作費和政治部機關財務工作二十多年,所負責的部門1994年被評為軍區財務管理先進單位;1992年被評為軍區決算審計和財務管理先進單位;1990年和1993年被評為軍區財務先進單位。1989年和1991年主持的五個審計項目被評為軍區優質~、二、三級審計項目。

合編並出版了《軍隊醫院會計核算辦法》一書。發表《我談政治工作費審計》、《拓寬理財思路,最佳化管理辦法人《專項經費管理情況審計調查》、《政工費收支情況審計調查》等論文十多篇,其中《論軍隊財務管理原則的調整》被軍隊財務研究中心評為軍隊財務科研成果三等獎;《淺談財務部門對事業經費的控制》被軍隊財務研究中心沈分中心評為優秀論文二等獎;《強化預算,改革辦法》、《文化工作站會計核算沒想》被瀋陽軍區財務研究分中心評為軍區會計改革論文一等獎;《在緊縮中強化管理,過好緊日子》被軍隊財務研究瀋陽軍區分中心評為優秀論文三等獎;《關於政工費管理使用情況的調查》被軍隊財務研究瀋陽軍區分中心評為優秀論文三等獎;《深入探討鄧小平軍事經濟思想,促進軍隊財務管理工作》被選人《當代中國改革與建設文庫》。

1990年被評為瀋陽軍區先進會計工作者;1986年和1995年兩次榮立三等功;1991年被評為瀋陽軍區優秀審計員;1992年被評為全軍決算審計工作先進個人;僅對年被評為全軍清查“小金庫”先進個人。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