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職以人微,府疑自甘屏棄深山,其入起補啟事,與躐得驟升今官,皆夢想所不及也。
去年九月一疏乞休,未獲俞旨,或者廟堂之土,猶以職未有大罪不即在永錮之列乎!然亦非引分自安本念也。再奉部咨,催職赴任,自念內計在即,當靜聽幽斥,又復望外及於寬典,無奈福簿緣艱,宿病纏不脫體日,惟再圖請告,不復一問長安事矣。
四月,鄰近有人傳來京報數紙,見郭金谿老掌科、周季侯老道長相駁有職姓名。謂熊芝老舊經台當日之入關,為職巧參且謂舊銓輔某某、舊科道某某與職等,皆善通王安者。夫封疆之官既曰參矣,巧之與拙總不足深辯。惟所謂通王安且稱傾害正人,皆用是術,不知職在兵垣時,通王安所傾正人為誰。夫小人之通中官,非利其薰天之焰以招權,即利其竊柄之奸以躐進耳。果職在事時正有交結之權璫矣,反拋一都科而去不終朝,從來有此通中官行徑否?且中官一敗,至於不免狗彘之食,則其人之權力可知,此而通之,亦為不善通之極矣。
猶憶職在衙門辱郭掌科,感慨相許,職既不敢當直忠之褒,出城竟去,衙門諸君子共相挽留,職謂此去非有規避,亦非有畏迫也,念言官只當爭天下是非與關切,職掌不當爭一人勝負與一己心跡,且當聖明御極之初,我輩亦不宜紛紛辯爭,啟輕厭之隙,與或處言官之端,即垣中寅誼從來不薄,亦不宜自我傷和氣之雅,畢竟今日一去為安掌科對面,深是職此語,職去後掌科猶有幾句好言附於入告,不虞遂相忘也。以兩相嚮慕之人,化而一加遺,職亦只慚人微且不足以孚素交如此。昨友人傳郭老掌科雅意,謂前日偶有趁筆之誤,即說舊銓之不是處,亦不是指移宮,則此心幸已相諒,第恐中外未必盡知,他日仇職者又借掌科為口實,或非掌科之意也。
故一揭明之,須至揭者。
作者簡介
楊漣(1572-1625年),明代著名諫官。萬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進士。初任常熟知縣,因考選清官第一,入朝任給事中。神宗病危,力主太子進宮服侍皇帝。光宗即位,極力反對鄭貴妃求封皇太后。光宗病重,召見大臣,他不屬大臣,亦在召見之列,臨危顧命。光宗死,李選侍居乾清宮挾太子欲把持朝政,他說服朝臣,,挺身而出,闖進乾清宮,擁太子即位,並逼李選侍移出乾清宮,安定了朝局,升兵科都給事中。天啟五年(公元1625年)任左副都御史,因彈動魏忠賢二十四大罪,被誣陷,慘死獄中。後平反昭雪,諡號“忠烈”。有《楊忠烈公文集》傳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