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學之路
父親是一位軍醫。當洛採為嬰孩時,父親所在的軍隊調至齊陶(Zittau),洛採在這裡度過他的少年時代。他先進市鎮國小,11 歲入文科中學,12 歲時父親去世。1834 年進入萊比錫大學習醫學和哲學。他本欲繼承其父親的職業,但是他的氣質較傾向於文學和哲學,而他本人對數學、物理學和藝術均有興趣,結果,他受到了各種各樣的教育:他曾跟隨 E.韋伯和 G.費希納學習物理和數學。1838 年,獲得醫學博士學位,4 個月後又獲哲學博士學位。然後在齊陶行醫一年。1839 年重返萊比錫大學任醫學院和哲學院講師,1842 年升任哲學教授。1844 年受聘於哥廷根大學,任 J.赫爾巴特講座,並擔任此職 37 年。1881 年,因策勒爾 [2] 和 H.赫爾姆霍茨的勸說,改進柏林大學任教,但就在任職 3 個月之後即去世。
著作
洛采的著作中屬重要心理學著作的是《醫學心理學》,全名為《醫學心理學或心靈心理學》。該書共三卷,第一卷的標題為“生理心理學的一般的基本概念”,重要討論心靈的存在、心靈的要素與心理物理的問題。第二卷標題為”心理生活的要素與心理的機制”,其中第一章論感覺,第二章論情感,第三章論運動和本能,第四章論空間知覺。他的部位記號學說就刊載於此。第三卷標題為“健康與疾病時的心理生活的發展”,分章論述意識的狀態、精神生活發展的條件,精神生活的擾亂等。
在洛采的這部著作中,以部位記號說最為著名。這是一種典型的 19 世紀思想,與其說是以實驗為依據,還不如說是用哲學的概念來解釋感覺器官的生理學。他認為,空間知覺的學說多以空間解釋空間,這有論點上的繆誤。其實,空間知覺應於非空間的元素為基礎,心靈便是用這種元素構成它的空間知覺。部位記號就是一種本非空間而可構成空間知覺的元素。例如,每一觸覺的刺激都可在皮膚上產生一種彌散的效果,與刺激相近部分受壓較深,與刺激稍遠的部分受壓較淺,更遠的部分便全不受壓,因此皮膚上有一種強度深淺的模型。但是皮膚的組織彼此不同,有些部分較為堅硬,有些部分較為柔軟,有些部分有血管,有些部分有肌腱。因此,那個強度深淺的模型隨皮膚上不同的部分而異。這個模型就是洛采認為的部位記號。當皮膚受到觸壓時,生物傳=遞便將受壓部分轉譯為記號,大腦則將這些信息集中起來,獲得對空間的知覺。所以,在洛采看來,不論視覺或膚覺的空間知覺,都是由感覺構成的。這些感覺孤立時不是空間的,但其刺激對身體不同部分的作用會產生不同的記號,這些不同的記號通過經驗和聯想的作用而逐漸形成空間知覺。這種理論不僅把聯想主義運用於空間知覺的解釋,而且把肌肉感覺在心理活動中的作用提到了重要的地位。
表情機能的研究
洛采還詳盡地討論過表情機能的特徵。他研究了面孔、姿態、脈搏、呼吸等等在種種情緒狀態中的表現形式,這對後來有關情緒同生理變化的關係的系統研究,如詹姆斯-蘭格理論的建立,有相當的影響。
洛采是他那個時代的生理學和神經病理學的打交道,他力圖把生理學和心理學的素材聯合起來組成一個連貫的體系。他認為,想找出與身體的活動無關的心理活動是徒勞的,心理學應該和有機體打交道,神經系統和心理應該在彼此的關係中加以考察。同時他還認為,不僅僅認為物理和化學作用的存在就是心理學的結實,也是荒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