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松故里
《路史》雲“赤松家於石室之下,神農行弟子之敬,今襄陽之境也。”赤松子,又名赤誦子,號左聖,洞府道場在襄陽峴山。赤松子既是上古第一仙人,亦是神農、黃帝、帝嚳和帝堯之師,還點化過炎帝少女赤靈、墨子、張良與黃大仙等。被稱為前承炎黃,後啟堯舜,奠定華夏萬世基業的中華帝師。
古籍記載
記載其事之典籍,當以《淮南子•齊俗》為最早:“今夫王喬、赤誦子,吹嘔呼吸,吐故納新,遺形去智,抱素反真,以游玄眇,上通雲天。”繼以《列仙傳》而詳其事:“赤松子者,神農時雨師也,服水玉以教神農,能入火自燒。往往至崑崙山上,常止西王母石室中,隨風雨上下。炎帝少女追之,亦得仙俱去。至高辛時復為雨師,今之雨師本是焉。”《赤松子中誡經》是黃帝問道赤松子的對話錄。《韓詩外傳》載,赤松子曾為帝嚳之師。《搜神記》又載堯時化身赤將子轝為堯之師。《神仙傳》(宋朝《太平廣記》里也引用了)和《史記•留侯世家》記載了墨子和張良“欲從赤松子游耳。”傳說東晉黃初平在金華山中遇赤松子後修煉成仙,被後人稱為黃大仙。
峴山石室
傳說赤松子居住在襄陽峴山諸峰之大朱山的石室中,能夠在烈火中行走,隨風雨自由上下。有一日遊歷到蔡陽在湖畔小憩,夢到了赤龍卸下角伏身而來,之後不久炎帝少女就慕名來到襄陽,居住在小朱山岩洞中,追隨赤松子修仙。赤松子常在大朱山悟道石(又名玉擔石)上傳道與炎帝少女,並在小朱山煉丹化玉。最終兩人在朱山赤松神陂升仙得道而去。至今大朱山和小朱山還有兩位仙人當年修仙遺蹟。赤松子為雨師,所以襄人為了求雨,在大朱山和小朱山相連的赤松神陂上建了雨師殿祭拜赤松子和赤靈仙子來求雨。
由大朱山峰向北,羊腸小道穿梭岩間,有華山之險、黃山之峻。行數百米,有塊巨岩懸空,岩平如觀景台,稱為玉擔石,也叫悟道石,傳赤松子在此傳道解惑。與附近扁山各種奇形怪狀的石頭不同,這一塊石頭十分平展,可供遊人在上面休息、眺望和就餐,不知什麼時候被人刻上了臥佛石几個大字。
赤松神陂
襄陽有神陂兩處都與赤松子有關,一處位於大朱山和小朱山相連的山坡上,據說赤松子及炎帝少女就在里雙雙飛升(《路史》載:炎世赤松跡在襄陽),雲“赤松神陂”。另一處在棗陽古蔡陽界,傳說赤松子在這裡夢到了赤龍卸角(炎帝大女兒赤靈放棄富貴榮華),習鑿齒《襄陽傳》蔡陽界有赤松子亭下有神陂即南都賦所謂“松子神陂”者也。(也有說赤松子是在蔡陽松子神陂飛升,赤靈仙子是在襄陽赤松神陂飛升。而金華赤松是東晉鹹和三年出生的黃初平飛升處,非上古炎黃時期赤松子。)
峴山群峰如林,穴洞星羅棋布,奇石隨處可見,整日白雲繚繞,紫氣蒸騰。赤松子居於太虛洞,常邀廣成子等仙友前來談仙論道,下棋彈琴。赤松子駕下赤靈,朝夕聞道,終也成仙。仙師對弈,神乎其神,棋子隨意念而動,仙樂縹緲,琴音繞林,令人心曠神怡。至今襄陽峴山南部的琴棋山上還有一塊古樸的青石棋盤,旁立二株古松,名曰聽琴松和觀棋松。傳說這裡就是赤松子和廣成子下棋彈琴的地方。
赤松仙山
赤松子石室往南還有一座山峰名為丹灶山。傳說丹灶山是赤松子煉丹化玉的地方,因為此山有煉丹爐故名。關於赤松子服水玉仙丹一事,文獻中記載中多有不同。《山海經•南山經》注中說赤松子所服食的水玉就是水精(水晶),《搜神記》則稱為冰玉散,葛洪《抱朴子》則說赤松子服食的是神丹,並有赤松子丹法傳世。劉向的《列仙傳》記載赤松子本是神農時人,為雨師,他服食水玉,把它教給神農。
在襄陽峴山也有著名的“黃帝問道赤松子”。黃帝問道赤松子留有《赤松子中誡經》是道教的勸善書,今本收錄在明正統<道藏>第三冊誡律類。該文儒道結合,從"天人感應"和"天道承負"兩個方面,闡述了棄惡為善的重要性和修養方法。為了拜訪赤松子黃帝曾經三次來到此地,第一次赤松子閉關是希望黃帝先修身修心,第二次赤松子云游是希望黃帝虛心求教天下能人志士,第三次黃帝終於在問道峰見到了赤松子,兩人在此開啟了千古對話。
襄陽老龍堤傳說
傳說在幾千年以前,漢江襄陽段經常泛濫成災。為了攔住河水,古襄陽老百姓日夜挑土築堤,可總是屢築屢垮,屢垮屢築,就是修築不起來。赤松子目睹此情此景,十分同情,遂解開身上盤系的草繩,踏著祥雲,把繩索一端拴在萬山半腰處,一端釘在夫人城牆上,人們沿草繩填土築堤,河堤終於修築起來了,從此攔住了洪水。赤松子是上古雨師,他的草繩其實是一條老龍,“老龍堤”由此得名。
羊祜山傳說
據說羊祜山是因西晉時期的名將羊祜而得名。關於這座山,還有一個有趣的傳說。原來羊姑山是一位美麗善良的羊姑娘,在她的西南側的虎頭山是一隻猛虎。老虎對羊姑娘早已虎視眈眈,只是白天不敢輕舉妄動。一天晚上,夜深人靜時老虎慢慢向羊姑娘逼近,柔弱的羊姑娘發出悲哀的驚叫聲。猛虎捕食。眼看一場悲劇就要上演!羊姑娘的悲叫聲驚醒了住在附近鄭家山北端仙人洞的仙人赤松子,善良的仙人一看大事不好,急忙施展法術,在虎爪上(真武山)立真武廟一座,鎮壓虎威,又在兩山中間立石羊、石馬、石獅等,制止了老虎的暴行,保住了羊姑娘。從此虎頭山再不能向羊姑山移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