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榆縣土地誌

贛榆縣土地誌

《贛榆縣土地誌》內容簡介:在社會主義土地制度形成與發展初期,由於人們認識的局限性和對基本國情的誤解,地政管理體制和土地使用制度不夠完善,新制度的優越性未能充分發揮。

內容簡介

《贛榆縣土地誌》是由方誌出版社出版的。

圖書目錄

贛榆縣政區圖
贛榆縣土地利用現狀圖
贛榆縣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圖
照片

凡例
目錄
概述
大事記
第一章 建置沿革
第一節 建置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
第二節 境域區劃
一、境域
二、區劃
第三節 土地人口
一、土地
二、人口
三、土地對人口的承載量
第二章 縣城鎮鄉
第一節 縣城
一、前漢贛榆縣城
二、漢祝其縣城
三、漢利城縣城
四、後漢贛榆縣城
五、晉贛榆縣城
六、肖梁懷仁縣城
七、東魏義塘郡城
八、東魏上鮮縣城
九、東魏洛要縣城
十、高齊懷仁縣城
十一、臧君相新城
十二、唐懷仁縣城
十三、宋懷仁縣城
十四、金至民國贛榆縣城
十五、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贛榆縣城
第二節 鎮
一、青口鎮
二、贛馬鎮
三、海頭鎮
四、城頭鎮
五、石橋鎮
六、徐福鎮
七、黑林鎮
八、歡墩鎮
九、沙河鎮
十、墩尚鎮
十一、厲莊鎮
十二、大嶺鎮
第三節 鄉
一、城東鄉
二、龍河鄉
三、九里鄉
四、柘汪鄉
五、馬站鄉
六、官河鄉
七、土城鄉
八、吳山鄉
九、徐山鄉
十、夾山鄉
十一、班莊鄉
十二、門河鄉
十三、殷莊鄉
十四、朱堵鄉
十五、城南鄉
十六、羅陽鄉
十七、宋莊鄉
第三章 地理環境
第一節 地貌
一、山
二、河
三、海
四、秦山島
第二節 土壤
一、土壤分類系統
二、土壤分布規律
三、主要土壤的特點
第三節 氣候物候
一、氣候
二、物候
第四節 自然資源
一、植物資源
二、礦產資源
三、水資源
四、其他資源
第五節 植被
一、低山丘陵區
二、平原栽培區
三、沿海灘涂區
第六節 自然災害
一、水災
二、旱災
三、地震
四、災害性天氣
第四章 土地制度
第一節 土地所有制
一、封建土地私有制
二、農民土地所有制
三、社會主義土地公有制
第二節 土地使用制度
一、農村土地承包
二、非農業建設用地有償使用
第五章 土地經濟
第一節 地稅
一、田賦
二、農業稅
三、契稅
四、城鎮房地產稅
第二節 地租
一、農業地租
二、城鎮房租
第三節 地價
一、農田地價
二、城鎮地價
三、涉外地價
第四節 土地市場
一、公開市場
二、隱形市場
第五節 土地規費
一、規費項目
二、徵收與管理
第六章 地籍管理
第一節 土地調查
一、土地測量
二、土地利用現狀調查
三、地籍調查
第二節 土地登記
一、初始土地登記
二、變更土地登記
三、土地契約、證書
第三節 分等定級
第四節 地價評估工作
第五節 地籍信息系統
第六節 土地統計
第七節 土地權屬糾紛調處
一、關於樊興蘭和李林對土地使用權爭議的行政處理決定書
二、關於徐山鄉飼養廠土地權屬問題的處理意見
三、關於朱堵鄉朱岔汪村與後東朱堵村土地權屬爭議的調查報告
第七章 土地利用與規劃
第一節 土地利用情況
一、土地利用現狀
二、人均土地面積
三、土地資源特點
第二節 耕地利用
一、耕地利用方式
二、耕地占土地總面積比重
……
第八章 建設用地管理
第九章 土地整治與復墾開發
第十章 土地監察
第十一章 土地檔案與財務
第十二章 機構 人文
附錄
後記

後記

編史修志是一項功在當代,利益千秋的文化建設工程,也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編纂出版土地誌對於搶救和積累社會主義史料,完善當代國內志書體系,深化土地國情國策教育,促進國土管理事業的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我們遵照國家土地管理局和江蘇省國土管理局的指示。在中共贛榆縣委、縣人民政府和連雲港市國土局的領導下,在中共贛榆縣委黨史工委和贛榆縣縣誌辦公室的指導下,編纂出版了《贛榆縣土地誌》。
《贛榆縣土地誌》編纂工作始於1995年1月。組建了“土地誌編纂委員會”後,即派出專人外出取經,先後到編志工作先進的如東,溧陽等縣(市)考察學習,初步掌握了縣土地誌的體例和篇目。又派專人到縣直機關和有關鄉、鎮訪問老土地管理工作者,廣泛徵集有關土地管理工作的資料,特別是認真查閱了縣土地管理局檔案室的資料,先後採訪百餘人次,閱檔500餘卷,蒐集書面資料500多萬字,並進行了深核細考,力求立準立好。而後擬定篇目,分工編寫,相互修改,1996年底完成初稿。這本初稿,下限時間為1994年,由8章39節、149目組成,全稿約30萬字。1997年列印成冊,分送有關領導和單位徵求意見和進行初審。1999年市局決定,志稿下限時間為1996年,有些章、節必須進行調整和補充。為了使志書編寫的體例得當,框架合理,少走彎路,我們一面借鑑外地經驗,一面結合縣情實際,進行反覆研究討論,擬訂了《贛榆縣土地誌篇目》,報送連雲港市國土局批准審定,市國土管理局於1999年12月下達了《關於對(贛榆縣土地誌)篇目的審查意見》。我們根據市國土管理局意見,又進行分工編纂,脫稿後打成清樣,先在本局內進行多次自審,再向有關領導和部門以及社會各界廣泛徵詢意見,進一步核准了史實,充實了內容,形成了11章、47節、134目約36萬字的送審稿,再次列印成冊,於2000年4月6日,上報市局評審委員會15冊。市國土管理局評審委員會成員王超、蔡立志、劉長林等一行10人,於4月29日到贛榆進行評審,一致認定《贛榆縣土地誌(送審稿)》總體質量合格,但部分章節還須進一步修改補正。據此,我們作了再度修改後,定為12章、49節、169目約47萬字的付印稿。從起步到成書,歷時6年有餘。
《贛榆縣土地誌》是贛榆縣有史以來第一部土地專業志,在編修、評審、出版過程中得到蔡聖廣、仲乾通、劉勇堅、華毓生、夏紅兵、張衛懷等同志的關心指導,並得到縣黨史工委、縣誌辦、檔案局、農業局、水利局、統計局、保密局等單位的支持幫助,編纂期間,深圳市規劃國土局贛榆籍同仁劉世會、張廣思、仲兵維、顧廣良寄來50萬字參考資料,支持家鄉修志,在此,我們一併表示衷心的感謝!但限於編者水平和條件,錯漏不當之處,在所難免,敬請讀者,不吝賜教。

序言

土地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是不可再生的寶貴資源。人類社會發展無一不與土地息息相關。古往今來,一個民族生存鬥爭史,即是一部土地的爭奪史,一個社會的發展進步史,即是一部土地的開發利用史。
贛榆自秦代建縣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2000多年來,同全國各地一樣,均實行封建土地所有制。以致生產第一要素未發揮出應有的效能。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進行土地改革運動,奠定了土地社會主義公有制基礎,大大解放了生產力。但是,在社會主義土地制度形成與發展初期,由於人們認識的局限性和對基本國情的誤解,地政管理體制和土地使用制度不夠完善,新制度的優越性未能充分發揮。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特別是頒布後,國家著力推進土地管理體制和使用制度改革,“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實保護耕地”被列入我國長期堅持的基本國策,全國城鄉土地統一管理機構相繼建立,合理開發和利用土地的各項土地管理新法規、新政策、新措施陸續出台,使贛榆縣土地管理工作逐漸走上了全面的、統一的、科學的和法制的管理軌道。
贛榆縣地處江蘇東北隅,東濱海州灣,境內有山有水,物產豐富,自古被譽為“享山川之饒,受魚鹽之利”的魚米之鄉。近幾年來,贛榆縣經濟迅猛發展,1994年初。被國家統計局排為“中國100個農林牧漁業總產值最高縣”中的第73名。然而,全縣人多地少,人均耕地不足0.067公頃,低於全國、全省的人均水平。為了全面落實土地基本國策,強化國土管理,縣國土管理局以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為重點,力爭實現兩個根本性轉變,即土地資源利用從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土地資源配置從行政劃撥為主向以市場配置為主轉變。取得了一定成效。先後受到江蘇省人民政府和國家人事部、國家土地管理局的表彰,並多次被評為全國、全省土地管理先進單位。
盛世修志是我國的優良傳統。是在全國修志熱潮中編纂的,是在贛榆縣各行各業,尤其是在土地管理工作取得了較好成績的形勢下編纂的。這部志書,是贛榆縣有史以來編纂出版的第一部土地專業志,它全面、系統地記述了贛榆縣土地的歷史和現狀,重點反映了改革開放以來土地管理的巨大業績和存在問題,使之前有所稽,後有所鑒,發揮“資治、存史、教化”的功能,啟迪人們在土地問題上樹立強烈的憂患意識,群策群力,共同搞好土地管理工作。
(贛榆縣土地誌>在省、市國土管理局的直接領導,和有關部門、專家、學者的大力支持、指導下,編志人員辛勤努力,幾更綱目,數易其稿,力求體例得當,資料翔實,經數年耕耘,現已正式出版問世,謹供各級領導、各界人士及廣大國土管理工作者參閱。但限於主客觀條件、錯訛疏漏和不當之處在所難免,尚希讀者給予枇評指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