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憲坊

此坊建於明嘉靖年間,在徽州牌坊中風格獨特。它一非表忠孝節義,而是旌表官績清政;二不是三間四柱,而是單間雙柱。建坊的緣由是這樣的:明嘉靖時,廣西田州土酋廬蘇王造反,皇帝欲興兵討伐。時任西(今廣西)鮑鎮聞聽焦急如焚,認為土酋之亂乃奸徒為害,如果採取征伐之策,必然及朝廷、百姓,提出招撫為先的主張。經多方斡旋,“未絕一弦,未發一矢”,終使田州安寧。朝廷特立“贊憲坊”以旌其能。此後,鎮公解甲回歸故里,於鸞峰之下讀書吟詩,著有《鸞峰集》一書,別“鸞峰居士”,享年89歲。

此坊建於明嘉靖年間,在徽州牌坊中風格獨特。它一非表忠孝節義,而是旌表官績清政;二不是三間四柱,而是單間雙柱。建坊的緣由是這樣的:明嘉靖時,廣西田州土酋廬蘇王造反,皇帝欲興兵討伐。時任西(今廣西)鮑鎮聞聽焦急如焚,認為土酋之亂乃奸徒為害,如果採取征伐之策,必然及朝廷、百姓,提出招撫為先的主張。經多方斡旋,“未絕一弦,未發一矢”,終使田州安寧。朝廷特立“贊憲坊”以旌其能。此後,鎮公解甲回歸故里,於鸞峰之下讀書吟詩,著有《鸞峰集》一書,別“鸞峰居士”,享年89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