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防江卒

防江卒--南宋派到淮北守衛邊界的士兵。

詳解

贈防江卒六首(其五、其六)

(南宋)劉克莊

其五

戰地春來血尚流,殘烽缺堠滿淮頭①。

明時頗牧居深禁②,若見關山③也自愁!

其六

一炬曹瞞④僅脫身,謝郞棋畔走苻秦⑤。

年年拈起防江字,地下諸賢⑥會笑人。

【注釋】①烽:烽火,也稱烽燧。古代在邊境上設烽火台,遇有敵警,在台上燒起烽火來報警。堠(hòu後):瞭望敵情的土堡。淮頭:淮河邊上。

②明時:太平時期,也可作政治清明的時期解。頗牧:指廉頗和李牧。戰國時期趙國的良將。深禁:禁戒森嚴的深宅大院。

③關山:這裡指邊疆。

④曹瞞:曹操小名阿瞞。

⑤謝郞:指謝安。苻秦:東晉十六國時氐族建立的前秦,君主姓苻,故稱苻秦。這裡指秦王苻堅。

⑥地下諸賢:指周瑜、謝安等人。

賞析

南宋王朝自孝宗隆興二年(1164年)議和之後,主和派再度當權,放棄了北伐抗金恢復中原的政策,前沿陣地,武備廢弛,一時文恬武嬉,國運一蹶不振。寧宗開禧二年(1206)韓侂胄定議伐金,因準備得很不充分,打了敗仗。此後十多年間,宋金雙方經常發生戰爭,互有勝負,至嘉定十七年(1224)重行議和。詩人劉克莊激於愛國熱情,對邊境情況以及國家在軍事方面存在的危機非常擔心,《贈防江卒》六首正是在這樣的心情下寫成的,詩約坐於嘉定合議前後。

前一首,表現作者對普通戰士的關懷,對前線防務不修的深切憂慮,對不顧國家安危泰然安居後方的將領感到痛心,並作了辛辣的諷刺。起句“戰地春來血尚流”,嚴正地表明,前線戰爭仍在不斷發生,情勢仍然吃緊,僅在今年春天,戰士們仍在流血作戰。那么前線的防備情況是怎樣呢?第二句告訴人們:千里淮河沿線,烽殘堠缺,武備廢弛。原來用以舉烽報警的烽火台,現在已殘缺了;原來用以瞭望敵情的土堡,現在已經缺毀了,而且整個淮河防線都是如此,對敵方的警戒全無,又怎能抗敵致勝呢?第三四兩句:“明時頗牧居深禁,若見關山也自愁”,詩人沉痛地指出,當時不僅邊防不修,負責軍事的某些將軍,他們不是在前方指揮戰事,在刀光劍影中生活;而是躲在後方警衛森嚴的深宅大院裡享樂。他們根本不和戰士們同甘共苦,更不了解前線的情況。當時並不是什麼“明時”,將軍們也並無廉頗、李牧的將略。他們看不到戰地上還在淌著新流的鮮血,聞不到殘烽斷堡中發散出來的血腥味,這又是多么令人悲憤的事啊!然而作者的筆墨,並不停留在單純的諷刺上,而是希望將軍們覺察到時局的艱危,有所警惕,告誡他們要共赴國難。“若見關山也自愁”,正是點明了這層意思。如果將軍們到邊境上看看,他們也許會發愁吧!詩意慷慨深沉,抒發了詩人憂虞國事的胸懷。

後一首,詩人針對南宋當時存在於士大夫之間的“吳楚之脆弱,不足以抗衡中原”的謬論,舉出歷史上南方軍隊抗擊北方入犯者的兩個站例,說明只要決心抗金,掌握敵情,就能不失時機地“以弱勝強,以少勝多”。漢末建安十三年(208)赤壁之戰,由於周瑜、諸葛亮等人同心協力,利用曹軍弱點,用計火攻,赤壁一站把幾十萬曹兵殺得大敗,曹操僅以身免。東晉太元八年(383)淝水之戰,前秦苻堅大舉南犯,步騎並進,號稱百萬。苻堅曾誇耀自己的兵力說:“投鞭於江,可以斷流”,可見軍威之盛。東晉的宰相謝安,在強敵壓境、舉國震驚的情況下,有謀有斷,指揮若定,在決戰之前還在和人對棋,態度非常鎮定。終於以八萬兵力,一鼓作氣,把苻堅的軍隊擊潰,東晉得以轉危為安。”一炬曹瞞僅脫身,謝郞棋畔走苻秦“,是作者對這兩次戰役的概括。以南宋的國力而論,遠遠超過當年抗擊曹操的孫權和劉備,也勝過當年的東晉。因之從赤壁之戰、淝水之戰來分析,充分表明,只要指揮統一,堅決禦侮,吳楚之士完全可以戰勝北方之敵。詩人感嘆南宋並不是沒有像周瑜、謝安一流的人才,卻因執行投降路線,坐失良機,以致忠義奮發具有將帥之才的志士,得不得報國的機會。在秦檜掌權的時候,達成可恥的紹興合議,媚敵求和,摧殘忠勇,岳飛以”莫須有“的罪名含冤而死,其他抗金名將,多被迫解除兵權,鬱郁老死牖下。主戰的大臣趙鼎等人,被貶被罷職,民心摧沮,士氣消沉,國家再沒有一點生氣。嗣後孝宗即位之初,雖曾一度有志恢復,但不久之後,主和派又占了上風,達成隆興合議。像辛棄疾那樣”志略無前、文武兼備“,久經沙場鍛鍊的人才,長期遭受排擠和打擊,徒然使英雄志士,悲憤填膺。可見南宋並非沒有人才,而是有才不用。作者念及國家前途,撫今思昔,感慨萬端。詩的後兩句:”年年拈起防江字,地下群賢會笑人“,正是前面引用歷史事例和當前情況的對照來寫的。南宋王朝雖然也年年提起防江的事,但實際上是邊防廢弛,對虎視眈眈的金人,全無戒備之心,在主和派操縱之下,充任將領者多為因循苟且的庸才,這樣的情勢,倘使當年的周瑜、謝安諸賢地下有知,有怎能不失笑呢!全詩借古喻今,深沉激壯,發人深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