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賽鎮是2005年1月由原賽口鎮、金堤鄉合併而成,鎮址由賽口社區居民委會遷至金堤村張家墩,位處省道安九線望江縣城至安慶市的黃金分割點(距望江縣城34公里,距安慶27公里),是望江的東大門。賽口鎮總控制面積64平方公里,轄10個村民委員會,1個社區居委會,151個自然村,350個村民小組,9800戶,4.1萬人(農業人口3.7萬)。現有基層黨組織39個,黨員1487人。賽口鎮三面環水,丘陵圩湖相間,大小圩口19口,其中萬畝以上大圩1口(金煉圩),千畝以上大圩4口。擁有大面積淡水內河湖(焦賽湖、幸福河等),水質天然無污染。現有耕地面積4.7萬畝,山場林地0.45萬畝,濕地2.1萬畝,可養水面1.86萬畝,是名副其實的魚米之鄉。
賽口鎮區位優勢十分明顯,水陸交通便捷,基礎設施完善。省道安九公路、窩甘公路穿境而過,距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優秀旅遊城市——安慶不到半小時的車程,境內有近20公里等級公路。建設有日供水能力1萬噸的自來水廠,程控電話、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寬頻網、有線電視網路覆蓋全鎮。賽口鎮教育發達,鎮擁有1所高級中學、2所初級中學、2所中心國小和400多名專業技術人才。賽口鎮社會穩定,治安良好,環境優美,民風淳樸。
鎮名由來
史料記載,賽口位於雷水之濱,考字書無“賽 ”字,系“簺”字之誤,編竹取魚之具也。據傳,南宋年間,一學者路過李家山腳下,見一伸凸水際之陸岸,人口稠密,商貿繁華,卻無一地名。但見其左有龍城?,右有焦城?,正處於二?匯合口,遂取名“?口”。根據乾隆三十三年《望江境內全圖》賽口的地形地貌,取龍城賽、焦城賽匯合口而得名,確有合理性。關於“?口“又是如何演繹成“賽口”,第十屆《望江縣誌》稱:“賽”原寫作“?”,今從俗,簡化為“賽”。
但土著賽口人有自己的說法:清康熙皇帝要修大字典,派大學士凌紹雯收錄各地漢字。重審稿子時,康熙發現一“?”字,問其來歷,凌學士奏曰:此乃雷池北岸一繁華小鎮名?口,取名於焦龍兩?之口。康熙聞言面露慍色,曰:“朕乃真龍天子,何來焦龍口?”凌學士自知不妙,也就將“?”字從中刪去以“賽”代之。於是當地就有“康熙不記?,來源焦龍口”之說。另有一說則是:相傳一江南名士慕名來到武昌湖畔,泛舟湖上,極目四望,見小鎮橫臥吳江楚水之間,地處要塞,氣勢恢弘,嘆曰:“斯地虎踞龍盤,日後必上賽漢口,下賽浦口”,故得名“賽口”。
人文歷史
歷史
賽口立鎮自光緒元年,距今百年余而已,但其自然集鎮之形成,則遠矣。賽口地狹長,三面環水,呈“半島形”,鎮區南有武昌湖,西有焦賽湖,北有金煉圩和五聯圩,腹地遼闊,魚糧豐富。賽口是優良的水陸貨客運碼頭和交通樞紐。解放前,舟楫可上溯太湖、宿松、黃梅諸縣,下通安慶、蕪湖,曾有“小船上湖廣,大船下蘇杭--早飲安慶水,晚點蕪湖燈”之謠。賽口漁市,更是遠近聞名。汪錫福的《地輿賦》曰:窯頭之義冢累累,賽口之漁舟密密。
風俗
賽口人稱“老婆”有個形象而又滑稽的叫法:燒鍋的,仿佛女人當作了下人、廚子、燒火煮飯服侍人的傭人,這多少帶著歧視女性的色彩。大凡文化根基深厚的地方,其受儒家正統思想的影響就會越重,而孔孟思想駕馭人們精神意志和行為準則的法寶,則具體表現在“三綱”、“五常”上。賽口人所謂的“燒鍋的”,正是“夫為妻綱”的間接表露。賽口南畈曹二屋祖堂,已有數百年的歷史,其中幢石門聯為:禮為教本,德乃福基;中幢木柱聯為:禮樂衣冠地,仁慈教友堂。祖堂是一個家族莊重之地、教化之所,孔孟禮教登入大堂,當然為封建衛道士所提倡。其祖堂石門“瑞星映“三字,據傳就是清望江縣令武進堂親筆所寫,至今仍清晰能見。
昌盛文風
在沿襲自然古樸民俗民風的同時,賽口人始終延續和傳承著昌盛的文風。這裡是清乾隆六年舉人曹京的故鄉,曹曾掌教雷陽書院,主纂過乾隆三十三年《望江縣誌》,他一生淡薄名利,博學好問,廣授門徒。著有《四書測海》、《經史測海》、《古字考辨》等書。此外,還有檀家琮、曹軒翥、曹蔭棠、曹滌凡、曹祥、曹天鐸、曹作、曹燮等大批文人志士,他們都是從賽口那條古街小巷走出。出生於賽口紅旗的黃梅戲藝人胡玉庭,人稱“活戲簍”,經他口述編入《安徽傳統戲劇目彙編》的大小劇目共18種,他口述的地方小調《董永賣身葬父》,經改編成黃梅戲《天仙配》會演後,紅遍大江南北,為傳承和發展黃梅藝術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當代湧現的有著名詩人、文學理論家、散文家、安徽省作家協會副主席、高級編輯沈天鴻,其弟經濟學家沈天鷹博士,中國電影藝術中心研究員、著名學者評論家陳墨,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部主任陳共炎,人大博士、深圳市公務處處長鬍細艮,美國加洲大學洛杉機分校副教授、博士後胡琛等一大批專家學者政要等。人傑地靈的焦賽湖畔,坐落著賽口中學,數以萬計武昌湖以北的農家子女,在這裡秉燭苦讀,從賽口中學走出,在中國乃至世界各個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
集鎮建設
按照統籌發展要求,本著把賽口建設成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管理民主、村容整潔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目標,賽口鎮結合該鎮實際情況,以集鎮區康居新村示範點建設帶動賽口鎮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康居新村共委託建設300套(戶),總建築面積54000平方米,綠化面積面積19800平方米。每戶調配21平方綠化地帶,新村內生活配套設施齊全(幼稚園、購物中心等),新村內有完善休閒娛樂中心(如健身廣場、文藝廣場、休閒廣場)。
經濟發展
招商引資
賽口鎮黨委、政府始終把招商引資作為經濟發展的生命線,不斷深化改革,擴大開放。2004年9月成功引進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安徽省太陽禽業有限公司來投資2000萬元興建了金亞太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賽口鎮充分利用交通優勢和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吸引合肥興安經濟發展有限公司來鎮簽約投資1800萬元,打造“賽口生態農業觀光園”;又同安徽興利達有限責任公司簽訂了“賽口服裝生產基地”投資協定書,該項目預計投資1000萬元;賽口鎮建立了萬畝優質米生產基地、萬畝水產品養殖基地、萬畝苗木花卉基地、六大家禽養殖基地、百畝疏菜種植基地。賽口鎮黨委、政府堅持“大開放、市場化”的方針,進一步推進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產業化進程的步伐,大力發展民營經濟和旅遊開發,把賽口建設成為遠近聞名的“農家樂旅遊”示範鎮和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及服裝生產工業基地,把賽口鎮打造成經濟強鎮,望江重鎮,宜郊名鎮。
水產養殖
由賽口鎮得天獨厚的水產養殖條件和傳統的養殖習慣,1999年賽口鎮青年檀中澤在湖北學習了網箱養鱔技術,於2000年掛箱22隻,投入成本6萬元,當年獲利5.8萬元。2001年同村有三戶農民進行網箱養鱔,投放種苗1.1萬斤,產成品鱔2.5萬斤,當年獲利18萬元,在檀中澤同志的帶動下,2002年有17戶農民進行了網箱養鱔,投入成本78萬元,產值132萬元,純利潤54萬元。2003年賽口鎮網箱養鱔戶發展到90戶,掛箱2700隻,投入資金360萬元,產值560萬元,賽口鎮養鱔純收入達200萬元。黃鱔養殖業在賽口鎮已形成規模,並呈現良好發展態勢,被鎮黨委確定為“雙培雙帶”示範基地。2004年賽口鎮網箱養殖戶有110戶,其中黨員戶17戶,掛箱4000隻,占水面500畝,投放種苗24萬斤,投入資金500萬元。賽口鎮擁有成品鱔52萬斤,產值930萬元,鎮養鱔純收入達410萬元。2005年,賽口鎮網箱養殖戶預計500多戶,掛箱近10000箱。
旅遊特色
賽口鎮“農家樂”體現以農為特色,讓遊客忘情于田園,娛樂於農家生活。賽口鎮“農家樂”旅遊線路以賽口的經濟走廊為主體,將鄉風民俗、農家樂事穿插其中。主要特色景點有:
垂釣中心
距離安慶市區只有20公里,是利用磚窯廠取土區構建的人工湖,有80畝人工淡水養殖水面,水質無污染,魚種以四大家魚為主,湖畔圈養2.6萬隻家鴨。附近建有特色農家院落和休閒賓館,配套各種釣具、各色農家時令蔬菜,供遊客使用,在這裡白天垂釣野炊,夜間聞雞犬之聲,其樂融融。
檀氏花木
該基地規模大、品種齊全,基礎設施良好,是安慶市最大的花木生態園林,占地面積150畝,現有員工60多人。這裡一年四季草木繁盛,春夏秋冬生機盎然,林間路旁清香撲面,蟬蟲低唱,讓遊客感受到鄉間氣息。
龍門寺
位於賽口鎮北部,是望江主要的佛事活動中心。始建於明朝洪武年間,有700餘年的歷史。現今的廟宇庭堂鮮亮,大殿氣勢宏偉,每逢初一十五廟會更是香火絡繹、人頭攢動。遊客可以在歷史和現實中感受佛教文化。
汪洋遺址
位於賽口鎮西北汪洋村,在上個世紀70年代,多處發現了古汪洋時期遺址,成為重要的考古基地。
古鎮觀光
原賽口老鎮是有著500年的歷史的商貿古鎮,她也是近代農村集鎮建設歷史的縮影。原始風格的民間建築,質樸的鄉間文化,在無數前人走過的足跡中感受古鎮風韻。
焦賽泛舟
水面遼闊,水質優良,是天然的漁場,盛產魚蟹。泛舟湖上,長空碧水,美不勝收,楊柳依依,波光漣漣。舟下游魚走蟹,一覽無餘。每逢晨昏,成批的魚群出來覓食,景象蔚為壯觀,收穫季節,漁舟競放,蝦蟹滿倉,豐收氣派,盡收眼底。
百度地圖
地址:安徽省安慶市望江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