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際熙

賴際熙

①暨,到,至。 ⑤厥,這,那,此。 12殆,大概,幾乎。

賴際熙(1865-1937),字煥文,號荔坨,廣東增城增江街光輝村湖塘埔人。自幼勤奮好學,博覽群書,攻讀於廣州廣雅書院。清光緒十五年(1889)中舉人。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在中國歷史上最後一次的科舉考試中,中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後授翰林院編修、國史館纂修、總纂。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封建統治,建立中華民國,他移居香港,謝絕國事,專心從事教育和國學研究。民國二年(1913)任香港大學中文總教習兼教授。民國十二年(1923),為提倡國學,得香港及海外熱心人士捐款,設立學海書樓,藏書數十萬冊,又是講學場所。他講學文採風流,聽者頗眾。他尊崇孔孟之道,每逢孔子誕辰,都親自主持紀念大會,宣講孔孟理論;又常想念清室,對清室的滅亡寄以哀思。民國四年(1915)曾參與纂修《廣東通志》,後與陳念典、湛桂芬總纂斷限於宣統三年(1911)的《增城縣誌》,又編有《清史大臣傳》、《崇正同人系譜》、《赤溪縣誌》。民國二十六年(1937)辭世,享年73歲。後人集其生平所作,編有《荔坨文存》行世。

著作

民國四年(1915年)曾修《廣東通志》,後與陳念典、湛桂芬總纂《增城縣誌》,此外,還編有《清史大臣傳》、《崇正同人系譜》等。後人集其著作,編有《荔垞文存》。

《崇正同人系譜·卷一源流》

賴際熙客家學論著選釋之一
賴際熙《崇正同人系譜·卷一源流》
編者按:為配合香港崇正總會之創建,自1921年始,賴際熙先生用時5年纂成十五卷本鴻篇巨製《崇正同人系譜》,此乃崇正總會之精神棟樑,更是現代客家研究奠基之作,在海外影響巨大。因發行所限,海內知者甚少。1951年馬來亞《吡叻客屬公會開幕紀念特刊》所載賴際熙《客族源流》,即《崇正同人系譜》之第一卷《源流》。賴先生原作為文言,無標點。《特刊》加了句讀標點和一些小注。新加坡謝佐芝先生編撰、1990年出版的兩大本《世界客屬人物大全》,再予轉載(下稱《謝本》)。賴氏《源流》約5500字,文史信息量極大,今日讀者仍值得一讀。然轉抄編印所致魯魚亥豕訛誤遺衍甚夥,難以卒讀。今深圳大學張衛東、劉麗川教授取賴氏原作,重作校點,重分段落,並隨文加必要腳註。原著之雙行小注,移為章節附注,標明“原注”。本報將賴氏《源流》轉為簡體,自今日起,分10次連載,以饗讀者。賴際熙乃中國最後一屆翰林、國史編修,知識淵博,文筆優美,言簡意賅,讀者不妨作為一部不可多得、令人倍感親切的鄉土教材,一睹為快。
中原南暨①,嶺海叢阻,人民蕃殖,漸被之序,贛為先,閩次之,而粵為後。
考粵字,古通越。《史記·南越閩越列傳》、《漢書》皆作粵,其地域概諸五嶺之東南,袤延禹甸②揚、荊、梁三州,壤接吳楚。特未有吳楚,先有越。越之封,自夏少康③。史言禹葬會稽④,太康以後,歲弗及祀。少康乃封其庶子于越,號曰無餘,以奉禹祀。即以于越之名,名其所封。國都會稽。厥後其裔蕃殖⑤,遂以國為姓。
考《禹貢》九州⑥,惟冀、兗、青、徐、豫、雍六州,號稱諸夏⑦。其憑江之揚、荊、梁三州,胥為蠻荒⑧。于越封此,其斷髮文身、披草萊而邑之。洎禹格三苗⑨,遷其酋長,不令再統苗民。禹之聲教,由是南暨。而其時水土既平,炎黃之裔,中夏是居,未遑向南拓殖⑩。三苗酋長,雖經放逐,而其民仍散布於揚、荊、梁三州,漫無統率。少康封弟于越11,既以奉禹祀,即以統苗民,初不必有拓殖遠略。而新種入,則舊種衰,古今通例。自越封后,歷夏、殷及周,歲紀千五百餘,其中繁衍之概,殆可想見12。至勾踐治吳13,為志生聚教訓之效,越族日蒸蒸矣。此越族之所自始也。
《周官·職方氏》定荊、揚地域14,界並吳越。《史記·吳泰伯世家》稱:泰伯逃奔荊蠻,號句吳。荊蠻人義之,從而歸者千有餘家。此即越族之蕃滋。當殷末周初已如此也。越自勾踐蹶吳以興,閱七世至無疆,乃見滅於楚。然國滅而族不滅。史稱越國滅族散,濱居江海,自為君王,以朝於楚。可見大江南北,越族實占重要之地位,而遞衍之跡,可尋求也。
注釋:
①暨,到,至。
②袤延,猶延袤。伸展延續。禹甸,《詩·小雅·信南山》:“信彼南山,維禹甸之。”毛傳:“甸,治也。”本謂禹所墾闢之地。後因稱中國之地為禹甸。
③夏少康 少康,又名杜康。少康自幼歷盡苦難,復興夏朝,在位二十一年。復國後能勤於政事,講究信用,致天下安定,文化大盛,夏朝再度興盛,史稱“少康中興”。
④會稽,在今浙江紹興。
⑤厥,這,那,此。厥後,即此後。
⑥《禹貢》是《尚書》之一篇,全文僅有1189字,篇幅雖小,卻是先秦最富科學性的地理著作。九州,不同時代有不同州名版本,一般為《禹貢》中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幽州、雍州。
⑦諸夏,指區別於戎狄蠻夷這些周邊少數民族的各個華夏族諸侯國。
⑧胥,音xū,皆,都。
⑨洎,音jì,及,到。禹格三苗,帝禹部落聯盟進攻三苗部落聯盟。格,擊,打,伐。傳說中黃帝至堯舜禹時代的古族名,又稱“苗民”、“有苗”,主要分布在洞庭湖(今湖南北部)和彭蠡湖(今江西鄱陽湖)之間,即長江中游以南一帶。
⑩中夏,即中華。未遑,沒有時間顧及;未及,來不及。
11于越,一說為少康庶子。見上文。
12殆,大概,幾乎。
13原文“至勾踐沼吳”,沼,治之訛。
14《周官·職方氏》即《周禮·職方氏》。職方氏,官名。掌地圖,辨其邦國、都鄙及九州人民與其物產財用,知其利害得失,規定各邦國貢賦。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