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相,為第八識自體之相。此阿賴耶識具有能藏、所藏、執藏三義(稱為賴耶三藏),與雜染(諸有漏法)互相為緣,故有情執之為自內我,此即顯示初能變識之所有自相能攝持因與果。蓋因第八識能攝持雜染法之種子,猶如庫藏含藏諸物,故稱能藏;因第八識為雜染法所薰、所依之場所,猶如庫藏為諸物之所依,故稱所藏;因第八識恆為第七末那識執為自內我,猶如庫藏之堅固執守,故稱執藏。故知能藏為因相,所藏為果相,因果二相為末那識所執藏而為賴耶之自相。若離自相,則無因相、果相;若離因相、果相,亦別無自相可言。
(二)果相,為有情總報之果體。即第八阿賴耶識系由過去之善惡業所引生之異熟果;在賴耶三藏中為所藏,在賴耶三位中為‘善惡業果位’。
(三)因相,即萬法原因之相。謂第八阿賴耶識能執持一切諸法種子而不失,為萬法生起之原因;於賴耶三藏中為能藏,在賴耶三位中為‘相續執持位’。[成唯識論卷二、成唯識論述記卷二末](參閱‘阿賴耶識’)
相關詞條
-
阿賴耶
阿賴耶(ālayavijñ;āna),梵語alaya之音譯;大乘佛教術語,意譯為“藏識”,為瑜伽行唯識學派的基本理論基礎之一。梵語的譯音。意譯為“藏”。...
識性實不可滅,不生不滅,本來清淨 阿賴耶 -
阿賴耶[佛教術語]
阿賴耶(ālayavijñ;āna),梵語alaya之音譯;大乘佛教術語,意譯為“藏識”,為瑜伽行唯識學派的基本理論基礎之一。 梵語的譯音。...
唯心家 本來清淨 教派說法 異熟識 延伸意識 -
八識
前六識五陰十八界虛妄十八界者謂六根、六塵、六識,合名十八界。《中阿含經》卷四十七:「世尊答曰:“阿難!若有比丘見十八界知如真:眼...
前六識 第七識意根 第八識如來藏 彼此配合 佛理深析 -
神識
、因相、果相三相,舉出阿賴耶識體之三位,即∶(一)我愛執藏現行位,指第八...〕(參閱‘賴耶三相’6314、‘賴耶四分’6314)天王人王每一個有情...歷史解釋阿賴耶識據攝大乘論本卷上所引增一阿含經之說,及俱舍論卷十六所引...
歷史解釋 桌遊 -
《瑜伽師地論》
,後四分主要是解釋其中的義理。主旨為揭示根本心識(阿賴耶識)總持眼耳等六...、身、意六識的性質及其所依客觀對象是人們根本心識——阿賴耶識所假現的現象...瑜伽禪觀境界,內容可以歸納為境、行、果三相。《攝抉擇分》,51~80卷。釋...
淵源 其他信息 譯本 結構組成 內容 -
七種性自性
性自性者,即是苦諦眞如、邪行眞如也。謂阿賴耶識因於往世七轉識之妄想薰習...凡夫因阿賴耶識所藏有漏薰習法種,而依習氣現行,復由七轉識造諸邪行,於受報...十方三世諸佛成佛之因;若無真如阿賴耶識,一切有情死已即成斷滅,無有能於死後...
七種性自性 具體釋義 -
攝大乘論
闡述了瑜伽行派的學說,其中尤以對成立唯識的理由、三性說以及阿賴耶識等問題...,具體內容是:①依止勝相品(內分眾名、相、引證、差別四品),闡述阿賴耶識...。所謂阿黎耶識(或阿賴耶識),意譯為藏識、宅識;還有根據功用的不同而起了一些...
著作概論 簡要內容 主要觀點 歷史影響 各種註疏 -
占城
那加塔的女神雕像。961年,闍耶因陀羅跋摩一世(Jaya Indravaman I,中國史料稱之為釋利因陀盤)遣使向新建立的宋朝朝貢。 闍耶...了占城約於1000年放棄了首都因陀羅補羅,南遷至毗闍耶。然而,越南與占城...
歷史 政治 外交 社會 宗教 -
華嚴宗
一個緣起: 小乘,業感緣起,即惑、業借三道展轉。 大乘始教,賴耶... 華嚴宗 依佛教思想的發展,緣起說可有四種,分別是“業感緣起”、“賴耶緣起...皆由業力所起。 “賴耶緣起”是大乘始教所主張的,他們認為每一有情都有“阿...
簡介 起源 教義 法界緣起 發展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