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陝西省教學名師、西北大學地質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地質學系系主任、 大陸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地質學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主任;西北大學研究生院院長。
兼任教育部高等學校地球科學教學指導委員會秘書長,教育部高等學校地球物理學與地質學專業教學指導分委員會秘書長,高等學校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聯席會地球科學學科組組長,中國地質學會地質教育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地質學會岩石專業委員會委員及基性超基性岩學科召集人,中國礦物岩石地球化學學會岩漿岩專業委員會委員,陝西省地震學會副理事長、陝西省礦物岩石地球化學學會副秘書長等職。
曾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貳等獎、陝西省教學成果獎特等獎、陝西省教學成果獎貳等獎、陝西省科學技術獎壹等獎(兩項)、陝西省科學技術獎貳等獎、教育部高等學校優秀青年教師獎、黃汲清青年地質科學技術獎、青年地質科技獎、青藏高原青年科技獎、陝西青年科技獎等多項獎勵。
在《Lithos》、《International Geology Review》、《Science in China》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94篇,30篇論文被“SCI”收錄,16篇論文被“EI”收錄,出版著作3部。
先後擔任岩漿岩岩石學、岩石物理化學、理論岩石學、岩石大地構造學等本科生及研究生課程的教學,主持的岩漿岩岩石學本科課程2006年入選“國家級精品課程”。
任免信息
2018年5月,擬為西北大學副校長人選,任西北大學黨委委員、常委。
主要成就
科學研究
作為項目負責人承擔的國家級項目有:
1、“可可西里祖爾肯烏拉山新生代鹼性岩漿作用及其深部動力學意義”(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2、“北羌塘新生代高鉀鈣鹼岩系岩漿作用及其大陸動力學意義”(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3、“可可西里新生代火山岩中下地殼麻粒岩捕虜體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4、“南秦嶺印支期埃達克質花崗岩類源區性質及殼幔相互作用的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5、“教育部高等學校優秀青年教師教學科研獎勵計畫”(教育部);
6、“松潘構造結東南結點中新生代岩漿作用及其深部動力學”(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二級課題);
7、“秦嶺勉略構造帶岩漿作用及造山帶深部動力學”(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二級課題);
8、“東古特提斯擴張及發育過程的火成岩證據”(中國石化集團公司);
9、“國家級精品課程建設(岩漿岩岩石學)”(教育部);
10、“國家理科人才培養基地創建名牌課程項目《岩石學》”(教育部,2003-2007年,研究經費6萬元)等。
學術論著
在《Lithos》、《International Geology Review》、《Science in China》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94篇,30篇論文被“SCI”收錄,16篇論文被“EI”收錄,出版著作3部。
人才培養
先後擔任岩漿岩岩石學、岩石物理化學、理論岩石學、岩石大地構造學等本科生及研究生課程的教學,主持的岩漿岩岩石學本科課程2006年入選“國家級精品課程”。
社會任職
兼任教育部高等學校地球科學教學指導委員會秘書長,
教育部高等學校地球物理學與地質學專業教學指導分委員會秘書長,
高等學校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聯席會地球科學學科組組長,
中國地質學會地質教育研究會副會長,
中國地質學會岩石專業委員會委員及基性超基性岩學科召集人,
中國礦物岩石地球化學學會岩漿岩專業委員會委員,
陝西省地震學會副理事長、陝西省礦物岩石地球化學學會副秘書長等職。
獲獎記錄
曾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貳等獎、陝西省教學成果獎特等獎、陝西省教學成果獎貳等獎、陝西省科學技術獎壹等獎(兩項)、陝西省科學技術獎貳等獎、教育部高等學校優秀青年教師獎、黃汲清青年地質科學技術獎、青年地質科技獎、青藏高原青年科技獎、陝西青年科技獎等多項獎勵。
2015年獲得我國地質科學最高獎——李四光地質科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