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梗概
《賴柏英》為林語堂的自傳體小說。賴柏英原型是作者的初戀情人。新洛與賴柏英青梅竹馬,長大後產生了深篤的戀情。賴柏英因為種種原因未能同新洛一同出國。新洛在外國對初戀情人的刻骨相思,常使他魂不守舍。叔叔的姨太太荒唐地愛上了他,但終未如願;吳太太的女兒苦苦追求他,終於無成而自殺。在一片迷惘中,新洛愛上了美麗的混血女郎韓星,並與她瘋狂地相戀。後韓星受一妓女影響,去追求歐洲男士的肉感和金錢。在經歷了相思、狂戀、失戀、困擾等一系列精神掙扎後,新洛終於又再次與賴柏英團聚,找回了曾經美好。
人物介紹
書中的女主角當然是賴柏英,一位勤勞、能幹、善良、孝順、堅忍、敢做敢為……集諸多美德於一身的閩南女子,因為要侍奉失明的祖父而放棄與留學的愛人一起出洋,操持大家庭管理農莊,無微不至地關心家裡人,為了教育孩子努力學習文化,在混亂的戰爭年代與土匪般的軍官周旋,微笑著面對種種的挫折。雖然書中新洛的母親說“再也找不到一個像柏英那樣的孩子了……”,但是,我覺得,在任何一個華夏民族的女子身上都有柏英的這些優點,她是那個時期無數美麗中國女子的代表。
創作歷程
《賴柏英》是國學大師林語堂著作的一本自傳體小說。在世界文化大師林語堂對女性的推崇和尊敬是許多書中可以看出的,但是有一個女性讓它終身難忘,那就是他小時候故里的小夥伴賴柏英。
柏英不僅是他的夥伴也是他的初戀情人,大師還專門為她寫了一本書,書名也為《賴柏英》。這書中提到:“我以前提過我愛我們坂仔村里的賴柏英。小時候兒,我們一齊捉鰷魚,捉螯蝦,我記得她蹲在小溪里等著蝴蝶落在她的頭髮上,然後輕輕的走開,居然不會把蝴蝶驚走。” 賴柏英在林語堂的一生中留下不可磨滅的美好印象,而且還把賴柏英定位高地人生:“山逼得你謙—遜—恭—敬。柏英和我都在高地長大。那高地就是我的山,也是柏英的山。我認為那山從來沒有離開我們——以後也不會……”。柏英是美的,就像坂仔的山和水,那樣純樸、自然,使他無限深情的懷念和終身的難忘。柏英的美是如此的讓人陶醉,為了那份讓人陶醉的美,我踏尋著的大師的足跡,尋找他心目中的賴柏英。
閩南語、家鄉話,是林語堂表達鄉情的一個重要載體.在<賴柏英>中,作者根據故事的人物、情節,用閩南話詞語呈現出鮮明的地方風土人情、表達出對人物的愛憎情感,使全書具有濃郁的閩南地方特色.
點評鑑賞
說來慚愧,這是我第一次看林語堂先生的小說。之前曾在張愛玲的傳記里看到,這位曠世才女也視林語堂先生為偶像,所以,我是誠惶誠恐地翻開這本書的。
書中故事主要的發生地在新加坡,也有通過對話、回憶側面描寫了漳州山區裡的景象和生活,而給我留下深刻印象正是書中關於漳州田園生活的描寫,以及在這裡生活、勞動的人們。青翠的山谷里,輕撫的微風撩動緲緲薄霧,公雞打鳴的聲音在空曠的山谷里迴響,人們在晨曦中走出家,開始一天的勞作。
作者簡介
林語堂(1895年10月3日—1976年3月26日),福建龍溪人。原名和樂,後改玉堂,又改語堂。1912年入上海聖約翰大學,畢業後在清華大學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學文學系。1922年獲文學碩士學位。同年轉赴德國入萊比錫大學,專攻語言學。1923年獲博士學位後回國,任北京大學教授、北京女子師範大學教務長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後為《語絲》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廈門大學任文學院長。1927年任外交部秘書。1932年主編《論語》半月刊。1934年創辦《人間世》,1935年創辦《宇宙風》,提倡“以自我為中心,以閒適為格調”的小品文。1935年後,在美國用英文寫《吾國與吾民》、《京華煙雲》、《風聲鶴唳》等文化著作和長篇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