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倫理學的研究對象之一。指關於人生目的、態度、價值和理想的根本觀點,主要回答什麼是人生、怎樣對待人生和實踐人生價值等問題。苦樂觀、榮辱觀、生死觀等,都是人生觀的特殊方面或具體表現。正確的人生觀可以幫助人們解決人生征途中所遇到的問題,實現有價值、有意義的人生。人生觀與世界觀 人們在生活過程中自然會產生一些關於人生本身的問題,如人生是什麼?人究竟為什麼而活著?人生有什麼價值和意義?以及應該怎樣度過自己的一生?應該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等等。對這些問題的不同回答,形成各種不同的人生觀。但是,人們在生活中自發形成的人生觀,往往是不系統、不明確、不穩定的。只有在一定的哲學世界觀基礎上形成的人生觀,才是系統的、明確的、穩定的,即自覺的人生觀。人生觀與世界觀是密切聯繫的。世界觀是人生觀的理論基礎,它給人生觀提供一般觀點和方法的指導;人生觀是世界觀的一個方面,是世界觀在人生問題上的貫徹和套用。一般說來,有什麼樣的世界觀就有什麼樣的人生觀,而一定的人生觀總是這樣那樣地表現著一定的世界觀。所謂"人生哲學",就是用一定的哲學世界觀和方法論解釋人生問題的理論體系。在這個意義上,一切比較自覺的人生觀理論體系,都可以看作是一種人生哲學。但是,哲學並不歸結為"人生哲學"。
人生觀的形成和確立,不僅要受一定世界觀的指導,而且與人們所處的社會歷史條件、具體生活環境、個人經歷和遭遇以及所受的教育和影響,也有密切的聯繫。特別是人們的經濟地位和政治態度,往往對人們的人生觀起著決定性作用。人生觀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形式,是一定的社會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發展的產物,在階級社會裡則是一定的社會關係和階級利益的反映。人生的本質和意義,不可能從人的意識本身得到解釋,也不可能從人的實際生活以外得到解釋,只能從人們的社會生活條件和人生實踐中去理解。
類型 在人類歷史上,隨著社會的變遷,階級的興衰以及各種哲學體系的形成和發展,曾經出現過各種各樣的人生觀。按其對人生目的和意義的基本看法劃分,大體上可以歸納為以下幾種類型:
享樂主義人生觀 這種人生觀從人的生物本能出發,把人的生活僅僅看成滿足人的生理本能需要的過程,認為追求感官快樂,最大限度地滿足物質生活享受是人生的唯一目的。按照這種人生觀,人應該做什麼和不應該做什麼的唯一標準,就是看它會不會帶來感官快樂;人生的價值和意義在於吃喝玩樂,否則就是白活一世,毫無意義。它的生活信條是"及時行樂",而且為了"盡一生之歡,窮當年之樂",即使毀壞名譽、犧牲性命也在所不惜。這種人生觀常常表現為縱慾主義人生哲學。
厭世主義人生觀 這種人生觀有各種不同的表現形式。其中宗教的厭世主義認為,人生是苦難的深淵,充滿了生老病死等煩惱和痛苦,只有超脫現實生活,滅絕情慾追求,才能真正解脫。另一種厭世主義認為,人生就象上了弦的鐘表,沒有目的和意義,一切只是受盲目的求生意志的擺布。求生意志的追求無限,人的痛苦也無邊。只有死亡,使人生歸於無,才能解脫痛苦。還有一種所謂"人生是演戲"的人生觀,認為人生喜怒哀樂都是虛偽做作、逢場作戲,閉幕以後索然無味。所以人生是毫無意義的。厭世主義人生觀與悲觀主義的倫理學說同出一源,是沒落階級或失意階層的悲觀失望、對前途失去信心的反映。在實際生活中,它常常伴隨著縱慾享樂主義。
禁慾主義人生觀 這種人生觀把人的欲望特別是肉體欲望看作是一切罪惡的根源。它要求人們放棄對快樂和幸福的追求,拒絕生活享受,克制自己的情慾,並以此作為人生目的和最高美德。有的甚至強調滅絕人慾,放棄一切欲望,絕智棄聖,實行苦行主義。這種人生觀常常與悲觀、厭世的人生觀相聯繫,並普遍被宗教所強調,成為剝削階級愚弄、矇騙勞動人民的工具。
幸福主義人生觀 這種人生觀有兩種基本形式:①強調個人幸福,認為追求個人的幸福是人生的最高目的和價值所在,他人的幸福只是實現個人幸福的條件和手段。②在強調個人幸福的同時,也強調他人幸福和社會公共幸福,認為追求公共幸福是人生的最高目的和價值所在。歷史上的幸福主義人生觀曾有過"合理利己主義"、"開明利己主義"、"民主利己主義"、"節制利己主義"等形式,但實際上都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礎上的利己主義的人生觀,這種人生觀的特點更符合剝削階級的長遠利益。
樂觀主義人生觀 這是一種建立在對社會發展規律有一定程度認識基礎上的積極進步的人生觀。它認為社會的發展是從野蠻走向文明的向上的過程,前途是光明的,真理是存在的,人生的目的就在於追求社會的文明和進步,在於追求真理。這種樂觀主義人生觀更多地表現為改造世界的勞動創造生活。它把勞動創造看作人生的目的和價值所在,認為只有勞動創造的生活才是人類所應有的生活,只有這樣的人生才有意義。它對人生抱著一種積極的、樂觀的態度,相信人類征服自然的力量,同時也相信自己。樂觀主義人生觀,在歷史上一般表現為勞動人民的健康的人生觀,有時也為上升時期的剝削階級所具有。
現代西方人生哲學 在現代西方哲學中,實用主義、唯意志論、存在主義等流派,都把人的問題作為主要研究對象,並從各自的哲學立場出發,提出有關人生問題的基本觀點。實用主義認為人生的目的只是實現個人的意志和欲求,生活的價值和意義只在於行動所帶來的好處,在於"方便"和"有用"。實用主義者往往把人生看做冒險和投機,認為人活著就是為了在冒險投機事業中獲取勝利,因而人生無須認識和掌握客觀規律,只須尋求和把握機遇,依靠僥倖和命運。這是一種典型的資產階級人生觀。
唯意志論的代表F.W.尼采把追求權力看作人的意志和人生的本質,認為有了權力就有一切,就可以超越和統治別人。因此他認為獲取權力是頭等的快樂,是人生最高的價值和理想。尼采的這種觀點是他的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後來逐漸被推向極端,成為法西斯主義人生哲學的基礎。
存在主義把人生問題作為哲學的中心,它從分析"人的困境"入手,認為現實世界使人性異化,整個人生被所謂命運的煩惱、空虛的煩惱和內疚的煩惱籠罩著,沒有什麼確定的目的,人生的價值就是自由選擇、"挑選意義",人的生活就是"捲入"世界,與痛苦、煩惱搏鬥。存在主義指出,死亡是不可避免的,它是人生的唯一選擇,也是至上的目標和最高的價值所在。
共產主義人生觀 它是無產階級的人生觀,是人類歷史上真正科學的人生觀。共產主義人生觀是在現代化大工業生產的基礎上,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指導下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它繼承了歷史上一切進步人生觀中的積極因素。共產主義人生觀把人的生命活動歷程看作是認識和改造客觀世界的過程,認為人生的目的既不由上帝規定,也不能由個人任意選擇。人們對於客觀世界的認識和改造,只能在一定的社會環境中進行,因而人生的目的不能不受到各種複雜的社會因素的影響,並且最終要受到一定的社會物質生活條件和歷史發展必然規律的制約。共產主義人生觀是對歷史必然性的認識和對歷史使命自覺意識的結果。它把消滅資本主義,實現共產主義,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看作是人生的崇高目的和最大幸福。
共產主義人生觀認為,人生的價值和意義就在於對社會所盡的責任和所作的貢獻,人生價值的實現必須通過人們所選擇的目的和實踐,人們對於歷史使命的認識和所做的工作是衡量人生價值的尺度。共產主義人生觀不是僅僅從社會給予個人什麼來談論人的價值,因為社會向個人提供的那些東西需要依靠全體社會成員共同來創造。所以,評價一個人的價值,不僅在於他的存在和需要是否從社會、從他人那裡得到承認和滿足,更重要的在於他為社會、為他人盡了什麼責任,作出了什麼貢獻。從共產主義人生觀看來,人生的最大價值和意義,就是努力為人民服務,始終無私地把自己的一切智慧和力量貢獻給人類最壯麗的共產主義事業。
共產主義事業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最美好同時又是空前艱難的事業,在前進的道路上,不可避免地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困難、挫折和失誤。樹立了共產主義人生觀的人,能夠以樂觀主義的態度對待這一切,做到勝不驕,敗不餒,即使個人有不幸遭遇,亦能以積極的態度正確處理。因為在他們看來,失敗是成功之母,錯誤往往是正確的先導,困難本身就包含有克服困難的因素,生活的樂趣和意義,就在於為人類的進步和實現美好的理想而不斷追求、奮鬥。
具體表現 人生觀具體表現為苦樂觀、榮辱觀、生死觀以及如何對待人生理想與現實的矛盾等問題。
苦樂觀 苦與樂是人們對生活遭遇的不同感受,這種感受包括物質和精神兩個方面。苦樂觀是對這些感受的基本態度和看法,它是人生觀的一個方面,有什麼樣的人生觀,就會有什麼樣的苦樂觀。在階級社會裡,它主要是由人們的社會地位和階級立場決定的。剝削者往往以艱辛勞動為苦,以窮奢極欲為樂,把苦與樂絕對對立起來,宣揚苦與樂是命中注定的。無產階級認為,苦與樂是對立統一的。艱苦奮鬥與辛勤勞動,固然是"苦"的,但它卻是孕育幸福和快樂的母體,也是實現快樂和幸福的手段。在無產階級看來,樂不但是個人物質和精神欲望的滿足,而且更重要的是為人民的利益忘我奮鬥。對於無產階級來說,個人的苦與樂同階級的、民族的苦與樂緊密聯繫在一起,在改造舊世界、建設新社會的鬥爭中,個人吃點苦頭,正是為了多數人不吃苦或少吃苦。所以,無產階級的苦樂觀,即共產主義的苦樂觀,強調自覺地吃苦在前、享樂在後,把困難留給自己,把方便讓給別人。
實現共產主義,沒有吃大苦耐大勞的精神,沒有幾代人的艱苦奮鬥,沒有億萬人民的忘我勞動,流血流汗,甚至英勇犧牲,是不可能的。對於樹立了共產主義人生觀的人來說,為人民的利益,為實現共產主義的崇高理想而勇於吃苦,樂就在其中。因為這種苦,將造成高度發達的物質和文化生活,換來人類億萬年的幸福。
榮辱觀 榮辱觀念既是社會對人們行為的一種評價,又是個人對自己行為社會後果的一種內心體驗。社會常常用榮辱觀念評價一種行為,表明它支持什麼,反對什麼,凡符合一定社會或一定階級利益的行為,就給予肯定或獎勵;反之,就否定或譴責。個人一旦形成了某種榮辱觀,也會從內心對自己的所作所為進行自我反省,感到榮耀或羞愧。榮辱觀也是人生觀的一種具體表現,在階級社會裡,不同的階級或同一階級不同階層,往往有不同的、甚至完全相反的榮辱觀。地主、資產階級大都把等級、門第、權勢或金錢等等,看作是榮譽。無產階級認為,為人民服務,為社會發展做貢獻,為消滅階級、消滅剝削,實現共產主義而奮鬥,從而得到人民的肯定,就是榮譽;反之,自私自利,損害他人和社會的利益,甚至剝削別人,竊取別人的勞動成果,或者為剝削者效勞,為維護舊制度、舊秩序、舊觀念服務,則是恥辱。
無產階級不但重視培養並樹立個人的榮辱觀,認為一個人如果沒有健康、正確的榮辱觀,就不會奮發向上,也不會成為品質高尚的人;而且十分重視確立和維護集體的,即階級的、民族的和國家的榮辱觀,認為階級的、民族的、國家的榮辱比個人的榮辱更為重大。
生死觀 怎樣看待生與死,這是人生的一大問題。生與死本是一種自然現象,但生活在不同社會環境尤其是不同的階級地位中的人們,對生死意義的認識與理解不同。歷史上的封建帝王大都貪生怕死,夢想長生不老,並想方設法延年益壽,一旦感到無法實現這種目的,就感嘆生命短促或生不逢時,過著今朝有酒今朝醉的荒淫無恥的生活。宗教神學家把人生看作是苦海,認為生老病死無一不苦,提倡不求現世的歡樂,但求死後靈魂能進入天國以永享幸福。資產階級的人生觀則強調現世個人幸福,反映了其拚命追逐利潤、聚斂財富、揮金如土、窮奢極欲的階級特性。小生產者往往把死生看得很模糊,在生死問題上甘於聽天由命。
無產階級的生死觀與剝削階級和小生產者的生死觀根本不同,認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又是十分寶貴的。人的有生之年可以為人類造福,為社會創造財富,並能享受人間的歡樂。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並不可怕,但要做到"生的偉大,死的光榮"。所謂"生的偉大",就是每個革命者在活著的時候,要努力為大眾謀利益,為實現共產主義理想貢獻自己的一切力量。所謂"死的光榮",就是要為人民的幸福、為人類的解放而死。在作生死抉擇的時候,共產主義的生死觀要以人民民眾的根本利益為出發點。
理想與現實 理想與現實的矛盾,是人生歷程中客觀存在的矛盾之一,如何認識和處理這一矛盾,也是人生觀必須回答的問題。理想是人生的奮鬥目標,是人們對未來的憧憬、嚮往和追求。人生的理想是多方面的,包括社會理想、職業理想、人格理想和個人生活理想。但不論哪種理想,總是一定社會經濟關係的產物。所以,理想具有時代性和階級性。然而,只有科學的理想,即符合事物發展規律的理想,經過奮鬥才能實現。理想不同於幻想和空想,幻想和空想是違背客觀規律的根本無法實現的主觀臆想。
共產主義人生觀認為,理想與現實是不可分割的。理想是現實的升華,現實是理想的根基。理想與現實的矛盾是客觀存在的,看不到兩者之間的矛盾,把現實理想化,是幼稚的表現。理想與現實的矛盾,是"應有"與"實有"的矛盾。理想屬於"應有"的範疇,現實屬於"實有"的範疇,"應有"高於"實有",現實中既有真善美,又有假惡醜,而理想則是真善美的集中和升華。因而,理想能夠成為人們為之奮鬥的目標,具有鼓舞人們奮發向上的功能。理想與現實有矛盾的一面,亦有統一的一面。現實中不但存在著與理想不一致的假惡醜,也有與理想相一致的真善美。真的、善的、美的事物,開始的時候總是顯得很弱小,但它具有強大的生命力,終究會戰勝假惡醜。理想與現實的統一,不但表現為理想是現實的反映,在現實中包含有理想的因素;而且表現在理想向現實的轉化上。過去是理想的東西,今天或明天就會變成現實。理想向現實的轉化需要一定的條件,即理想一定要符合客觀外界的規律性,同時還必須有主觀上的艱苦努力以及持久不懈的反覆實踐。
參考書目
馬克思:《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見《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人民出版社,北京,1982。
馮定:《共產主義人生觀》,中國青年出版社,北京,1958。
馮友蘭:《人生哲學》,商務印書館,上海,1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