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資料庫是按照一定的組織方式(或稱數據模型)在計算機系統中組織、存儲和使用的互相聯繫的數據集合。資料庫轉換是指數據模式、數據、數據操作之間的轉換。在實際套用,數據可能存儲在不同資料庫中,為實際套用需要,需要對不同資料庫進行轉換,得到我們想要的數據或數據模式。
資料庫組成
一個資料庫有4個主要成分:數據(data)、關係(relationship)、約束(constraint)和模式(schema)。數據是所存儲的邏輯實體在計算機中的二進制表示;關係表示數據項之間的某種對應;約束是定義正確數據狀態的語言;模式描述資料庫中數據的組織和聯繫 。以內模式為框架所組成的資料庫叫做物理資料庫;以概念模式為框架所組成的數據叫概念資料庫;以外模式為框架所組成的資料庫叫用戶資料庫。
⑴ 物理數據層。
它是資料庫的最內層,是物理存貯設備上實際存儲的數據的集合。這些數據是原始數據,是用戶加工的對象,由內部模式描述的指令操作處理的位串、字元和字組成。
⑵ 概念數據層。
它是資料庫的中間一層,是資料庫的整體邏輯表示。指出了每個數據的邏輯定義及數據間的邏輯聯繫,是存貯記錄的集合。它所涉及的是資料庫所有對象的邏輯關係,而不是它們的物理情況,是資料庫管理員概念下的資料庫。
⑶ 用戶數據層。
它是用戶所看到和使用的資料庫,表示了一個或一些特定用戶使用的數據集合,即邏輯記錄的集合。
資料庫不同層次之間的聯繫是通過映射進行轉換的。
數據模式
概述
資料庫存放數據的模式,正因為有數據模式,才能構造複雜的數據結構來建立數據之間的內在聯繫與複雜關係,從而構成數據的全局結構模式。
數據模式是基於選定的數據模型對數據進行“型”方面的刻畫,而相應的“實例”則是對數據“值”方面的描述。先有數據模型,才能據其討論相應數據模式,有了數據模式,就能依據該模式得到相應的實例。
模式
定義:也稱邏輯模式,是資料庫中全體數據的邏輯結構和特徵的描述,是所有用戶的公共數據視圖。
理解:
① 一個資料庫只有一個模式;
② 是資料庫數據在邏輯級上的視圖;
③ 資料庫模式以某一種數據模型為基礎;
④ 定義模式時不僅要定義數據的邏輯結構(如數據記錄由哪些數據項構成,數據項的名字、類型、取值範圍等),而且要定義與數據有關的安全性、完整性要求,定義這些數據之間的聯繫。
數據轉換
數據轉換 (data transfer)是將數據從一種表示形式變為另一種表現形式的過程。軟體的全面升級,肯定帶來資料庫的全面升級,每一個軟體對其後面的資料庫的構架與數據的存諸形式都是不相同的,這樣就需要數據的轉換了。主要是由於數據量的不斷增加,原來數據構架的不合理,不能滿足各方面的要求。由資料庫的更換,數據結構的更換,從而需要數據本身的轉換。
異型資料庫轉換技術
異型資料庫的轉換就是在不同的資料庫系統之間實現資料庫模式、數據、數據操作之間的轉換。特別是新、舊信息系統的變更,舊系統資料庫中的數據轉換到新系統之中時需要這種轉換。顯然,不同資料庫套用系統, 其資料庫模式、數據的格式和對數據的操作都不同,其轉換的操作必須包含資料庫模式的轉換、數據格式的轉換、對數據操作的轉換和數據內容的轉換。 另外,新、舊系統可能是不同作業系統下的不同資料庫系統,也可能是同一作業系統下的不同資料庫系統,對於不同作業系統下的資料庫轉換問題還必須考慮作業系統之間的數據交換問題。
數據檔案轉換技術
在檔案系統的層次,將源資料庫中的數據檔案轉換為目標資料庫檔案,其特點是批量性的轉換,這樣可保證數據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但轉換的工作量較大, 是早期使用較多的方法。
開放資料庫互連技術
利用 ODBC、OPEN C/S 、DBE、JDBC、ADO 等技術,實現不同資料庫間的數據交換和共享,從而進行資料庫的轉換操作,其特點是為不同的資料庫之間提供了信息交換的標準接口,使資料庫轉換操作簡潔化,並且支持不同作業系統下資料庫之間的信息交換,是網路計算模式下的常用方法。
異型資料庫轉換的步驟
一般來講,不同的資料庫套用系統的數據模式、數據類型和格式以及操作是不相同的,所以資料庫轉換的操作步驟應該包括數據模式的轉換、數據類型和格式的轉換及數據操作的轉換。
資料庫模式的轉換
模式轉換是資料庫轉換的基礎,數據模式包括結構和約束兩部分:結構,指數據和實體之間的抽象聯繫 。
約束,是數據的邏輯限制,是實體性質對數據性質的約束。在進行模式轉換時一定要考慮結構和約束的轉換,使數據過渡到目標的資料庫模式中。
數據轉換
數據轉換就是將源資料庫中的數據信息轉換到目標資料庫中,在此過程中數據的類型或格式要發生變化,步驟為:
( 1) 將源資料庫中數據檔案轉換到中間檔案中存放。
( 2) 對中間檔案進行處理,使其變為符合目標資料庫模式及格式要求的數據檔案。
( 3) 將處理後的檔案導入到目標資料庫系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