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資州八景之一“重龍晴嵐”
“鏡影遠從天上落,嵐光晴向日邊開”。 這是鐫刻在重龍山永慶寺前石坊上的一副楹聯。“嵐光”是山林中一種被日光折射而蒸騰閃耀的霧氣。這種到處都有的自然現象,唯數重龍山奇特。此山坐北向南,宛若游龍,林木蔥蘢加之地處沱江邊和城內,山林中的水蒸氣、江上煙波與城內萬家炊煙渾然一體,形成一種非煙非霧的奇妙景觀。這就是古資州八景之一“重龍晴嵐”。要是雨後初晴,凌頂極目遠望,但見“山下天光,一碧萬頃”,大有登上岳陽樓“心曠神怡,寵辱皆忘”之感。
——————————————————————————————————————————————
古資州八景之二“珠江夜月”
岷江,從白雪皚皚的千里岷山穿峽削峪,奔騰而下,流至都江堰,分支為“毗河”,匯金堂之水為沱江,經簡陽、過資陽,流至資中,資中人的祖先稱為“珠江”。古資州八景之一的珠江夜月,說的是江水南岩有片陡峭的石岩,岩上有座觀音廟(在現在的老縣委後面),若在廟中觀月,就會看到江心中競有兩個月亮,這優美的夜景,不說古人感到神奇,就是現代人也會驚詫莫名。為此,筆者曾多次到石岩上的觀音廟夜觀天象,可惜從沒看到過天上一輪,水中雙月的奇觀,是什麼人和什麼緣故壞了這股“靈氣”不得而知,可能嫦娥仙子懾於后羿射日的神威,便將珠江裡面多出的這個“夜月”收回到廣寒宮去了。
古資州八景之三“靈岩泉韻”
重龍山北麓,蒼崖壁環,石潭幽深,四周草木茂密,山上有十餘股涓涓清泉沁入潭內。各股泉水大小不同,流速不等,高度和方位不同,有的滴在石階上,有的落入水潭中,發出的音響便有大小和輕重之別,只聽叮叮咚咚、噼噼叭叭,大泉嘈嘈如急雨,小泉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恰似無形的音樂家在那兒彈琴,曲調優美極了,人們把這裡叫做“滴水彈琴君子泉”,又稱為“靈岩全韻”。但是乾隆之後便失去琴聲了。傳說那時乾隆35年,資州來了個州官,滿族人,名叫本著,自稱“本大老爺”,看到資中的山水奇異,日後必出貴人,便存心破壞此地的“風水龍脈”,通過堪察,知道君子泉潭內有八個金盆,就悄悄地將金盆盜走,這“靈岩”便失去了仙樂一般地泉韻。
古資州八景之四“醮壇雲梯”
出縣城西門二里許,有一拔地而起,峻峭峻峭綽約的高峰,俗稱“吊台山”,實為“醮壇山”,是古資州又一處美名遠揚的風景名勝:醮壇雲梯。 此山得名於東漢末年著名的道教真人李阿在這裡採藥煉丹,後來功德圓滿,修成正果,羽化成仙,宋代于山頂修建延恩殿,供奉李阿塑像,朝廷還派遣使節到這兒築壇設醮,故名醮壇山。據考證,“醮壇雲梯”得傳說是宋代之後。“雲梯”是山腰至山頂有條石板鋪得小路,共有一百級,直陡陡的,雲遮霧繞,活像仙梯入雲霄。傳說這“雲梯”如果從下往上數,剛好一百級;但從上往下數,就只有九十九級了。相傳本大老爺不信,派了一百個兵丁,每人站一梯,從下往上數,一百個人一個不少,可是從上往下數,卻只有九十九個了,那一人到哪裡去了呢?只見半天雲中有個兵丁,木楞楞地站在一塊石梯上。他便張弓搭箭,嗖的一聲射向雲天,將成了“怪物”的兵丁和石梯射落江心,從此,“百步雲梯醮壇山”的靈異就同“滴水彈琴君子泉”一樣,被“治死”了。本大老爺是資中人的災星,至今,人們對他也是憤恨不已。
古資州八景之五“漁燈晚照”
資中城倚江而建,城南門江心有個島子,稱為”中壩“將江水平分為二,一邊河道狹窄,銀波飛卷,一邊河床平闊,浪靜魚稠,打魚船來往游弋,甚為壯觀。漁民們以島為家,在島上蘆葦叢中搭了許多竹蓬,形成錯落有致的水上村落,晚上,燈火閃爍。從城內望去,宛如仙境,極富詩情畫意,因而謂為”漁燈晚照“。清代嘉慶年間的資州州牧劉炯詩曰:”空江一帶秋,蘆荏白於雪。中有打魚人,燈光任明滅“,一派樂樂陶淘的漁家生活,躍然詩中。 張大千的《資中八勝圖》中沒有”漁燈晚照“這一勝景,卻畫了中壩南崖的三座山峰,題為”三峰毓秀“,畫上有段跋文,曰:三峰在珠江南崖,青烏家言:‘當建三塔像筆架,必出狀元。’塔成明年,駱公驌大魁天下”。此跋語說了個有趣的故事:一個風水先生(青烏家)叫資中人在三峰上修三座塔,形狀似筆架。那么,這地方就必出狀元。資中人依言修塔。塔成的第二年,駱成驤(字公驌就大魁天下,果然中了狀元。
古資州八景之六“盤峰暮雨”
“盤石”和“珠江”都是資中的異稱。“盤石”二字也是有來歷的:文革之前資中兩路口有座高大的牌坊,一面刻著“西漢資中縣”,另一面刻著“後周盤石縣”。盤石縣始置於北周保定五年(565),當時的縣址在兩路口一帶,因治所後面有座狀如盤陀的高山,名曰“盤石山”,便取“固若金湯、堅如磐石”之義,用以縣名,盤石山下龍王溝一帶一度叫盤石村。 盤峰暮雨”是資中八景之一。每當暮色蒼茫而又細雨飄飛之際,遠望盤峰,煙霧迷濛,若隱若現,別有一番情趣。
古資州八景之七“北田秋豐”
北田亦名谷田壩,在縣城北郊,地勢平闊,良田萬頃,從武廟背後起到永興橋以遠,長達十餘里,稼禾遍野,春華秋實,大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之清麗境界。北田秋豐還有個動人的民間傳說。若干年前,這田疇交錯的壩子裡有塊風水寶地,名曰“採金田”。此田每年種的莊稼旱澇保收,產量比別的田土高出一半多,產出的穀子拿去打米,一石二升稻穀能打出一石米。這米煮的飯也比別的米“漲份”高,又白又香,不必用菜也很可口,使得人人嫉妒,好些殷實大戶都想購買這塊神奇的“福田”。田主人當然不賣,還貪得無厭,想讓採金田的“靈氣”傳到另外的一塊大田裡去。便將田坎挖斷,兩塊田合成一塊田,結果弄巧成拙,“靈氣”反而跑了,使這北郊的整個田園,年年豐收。
古資州八景之八“古渡春波”
離資中東門十里左右,有個古老渡口。相傳安祿山造反,唐明皇倉皇入蜀,曾經路過這裡,故叫唐明渡。渡河時他又掉了一條金馬鞭在河邊,天長日久,金馬鞭鎮水堵沙,形成了一片上千畝的巨大沙洲。洲上蘆葦叢生,野兔亂竄,野鴨飛上滑下,野趣盎然。沙洲外面是一灣碧綠的江水,河道平緩,水波不興,偶爾有一二條木船委蛇而行,激越的川江號子盪氣迴腸,透出一絲“野渡無人舟自橫”的蒼涼古意。 張大千在《資中八勝圖》的第二勝寫道:“古渡春波、相傳明皇入蜀嘗過此也,在郡城東南十里,為成渝古道”。
注釋:
重龍晴嵐:資中縣城東北隅重龍山一景。
珠江夜月:資中水南街之北,觀音岩臨江一面
靈岩泉韻:重龍山北岩處又名“君子泉”俗稱滴水彈琴。
醮壇雲梯:資中城西二里許,有座醮壇山,山間鑿石梯百級,俗稱百步雲梯。
漁燈晚照:資中城南沱江中沖積一大沙洲,叫中壩,夜幕下漁燈數以百計照耀江水,蔚為勝景。
盤峰暮雨:縣城西北盤石山峰霧之景。
北田秋豐:縣城北門外又名“谷田壩”。
古渡春波:沱江西來經資城南東下七里許,有一渡口,叫唐明渡,蔚為奇觀。
詩歌:
宛若幻景,遊人如在白雲中,憑欄遠眺,沱江春來,峰影青山重。(重龍晴嵐)
醮壇雲深處, 石階百級,屹立聳蒼穹。(醮壇雲梯)
夕陽間,煙波茫茫,漣漪粼粼,一葉扁舟在野渡。(古渡春秋)
景觀奇雄,大橋外,珠江夜月,浮光靜影,翠碧嵌空。(珠江夜月)
回望處,靈岩泉韻,如懸壺點滴,似墜玉玲瓏。摩崖造像,巧奪天工,山光開晚霽。(靈岩泉韻)
望盤峰暮雨,白霧沉沉,非煙非紗韻味濃。(盤峰暮雨)
壩田萬頃,稻花繁放,迎來北田秋風。(北田秋豐)
夜幕下,蘆葦叢間,漁燈晚照。(漁燈晚照)
掩映沙洲,古城美,江山瑰麗,史詩悠久,處處藏遺蹤。(古渡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