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蘭大雪

《賀蘭大雪》是明代時期朱的七言古詩之一。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賀蘭大雪》
【創作年代】明代
【作者姓名】朱�
【文學體裁】七言古詩

作品原文

賀蘭大雪
北風吹沙天際吼,雪花紛紛大如手。
青山頃刻頭盡白,平地須臾盈尺厚。
胡馬迎風向北嘶②,越客對此情淒淒③。
寒凝氈帳貂裘薄,一色皚皚四望迷。
年少從軍不為苦④,長戟短刀氣如虎。
丈夫志在立功名,青海西頭擒贊普⑤。
君不見,牧羝持節漢中郎⑥,齧氈和雪為朝糧⑦。
節毛落盡志不改⑧,男子當途須自強⑧。

作品注釋

①這首詩選自《嘉靖寧夏新志》。詩題一作《賀蘭大雪歌》。
②胡馬:產於北方的馬。
③越客:今江浙一帶地方來的旅人。此亦可暗指作者自己。
④年少:《萬曆朔方新志》、《乾隆銀川小志》、《道光平羅紀略》作“少年”。
⑤青海:青海湖,在今青海省西寧市西。古名鮮水或仙海,一稱卑禾羌海,北魏時始名青海。贊普:吐蕃君長的稱號。
⑥羝:公羊。漢中郎:指漢朝蘇武。他出事匈奴,匈奴單于誘降不成,就讓他到北海(今俄羅斯貝加爾湖)牧羊。
⑦齧氈和雪:單于曾將蘇武幽禁於大窖中不給飲食,他便飢了吃氈,渴了吃雪。
⑧節:古代使者所持以作憑證,上飾以氂牛尾。據《漢書・蘇武傳》載,蘇武在匈奴時,始終保持著漢使的身份,早晚睡臥、牧羊時都持著漢節,以致節毛都脫光了。
⑨男子:《萬曆朔方新志》作“男兒”。當途:當仕途。指執掌大權。

作者簡介

朱�(1378~1438),號凝真。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六子。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四月十三日冊封為慶親王,封地寧夏。因當時寧夏糧餉不足,暫住古韋州城(今寧夏同心縣韋州鎮)。建文三年(1401年),奉命遷王府於寧夏(今銀川市)。死後謚曰“靖”,故稱“靖王”或“慶靖王”。朱�天資聰穎,學問廣博,長於詩文、草書。著有《(宣德)寧夏志》等著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