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歷
1918年 6月27日出生在湖南省沅江縣。
1938年 甘肅省畜牧學校結業,在甘肅省運輸處駱駝大隊見習。
1939年 在蘇聯莫斯科大學學習。
1941年 廣東省樂昌縣中山大學醫學院。
1943年 調雲南參加抗日戰爭,任遠征軍長官司令部直屬騎兵第二團副團長、團長等。
生平介紹
賀新民,1918年6月27日出生於湖南省沅江縣陽羅鎮。幼年在父、叔的督促下,13歲前就念完“四書”、“五經”,打下了良好的寫作基礎。1937年當他在長沙念完高中時,適逢蘆溝橋事變,便決心投筆從戎。秋天,赴蘭州找到堂叔賀耀祖(當時的甘肅省政府主席)。賀望了望這位遠道來投的侄兒,默然有傾地說:“甘肅西北嘉峪關,北往蒙古,沙漠縱橫,戈壁遍布,車、馬都難行走。民運、軍運主要靠駱駝,可是,歷來研究駱駝的人很少,養駝業發展不起來。畜牧學校已開學,你就去先好好學習學習,專心研究駱駝吧,不要只想做官,要專精一門學問。”於是他被送進了甘肅省畜牧獸醫學校,結業後,被分派到省運輸處駱駝大隊見習。當賀新民一腳踏進駝隊,立即被一些魁偉奇特的牲畜吸引住了。濃厚的興趣使他一生與駱駝結下了不解之緣。
1939年,賀新民去莫斯科學習,1941年回廣東中山大學醫學院學習。因戰事緊張他被調往雲南,去緬甸投入抗日戰爭,累立戰功。抗日戰爭結束前,25歲的賀新民已擢升為中國遠征軍長官司令部直屬第二團團長。緊張的學校生活,戎馬倥傯的軍旅生涯,均未能使他忘記駱駝。抗戰一結束,他就要求調大西北調查研究駱駝。1946年任西北行營上校參謀時組織了該調查工作,隨即建議原國民政府國防部創建新型沙漠兵種——陸軍獨立駱駝兵團,他任團長。多年的夙願終成現實。1949年西安、蘭州相繼解放,當時身在舊營壘心在延安的賀新民,在中國共產黨的指引下在團內成立了起義核心組織“新生會”,9月份他領銜通電起義,擁有3000 多官兵、4000多駝馬的駱駝兵團走上了新生之路!賀新民在茫茫的生活道路上終於找到了生命的綠洲。解放後,賀新民在改編後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獨立駱駝兵團任團長。1953年調任三軍副參謀長。1960年轉業到湖南省人民政府任參事等職。賀新民因曾對荒漠半荒漠地帶的地形、氣候、土壤、植被等特徵也有過論述,後被吸收為中國沙漠學會會員;在畜牧史方面也有研究,亦為中國農史學會的會員。但他在駱駝的研究上最為突出。1979年春受寧夏農學院、內蒙古農牧學院邀請擔任《養駝學》的編審。他在60年代主編的《駱駝學》也終於在1983年出版。他在湖南省任參事之際,多次去農村調查研究本省農牧業生產情況,為省政府提出建議和意見,作為執行和制定政策的參考。
主要論著
1 賀新民.《駝學初編駝兵教材》.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印發,1950
2 賀新民.《駱駝學》.全國駱駝育種委員會,1983
3 賀新民.《養駝學》,北京:農業出版社,1984
4 賀新民.《相駝》.寧夏農學院印,1979
5 賀新民.《駱駝史話》.寧夏農學院印,1979,等。
主要貢獻
培育駱駝新品種:
駱駝兵團初建時所購駱駝都是內蒙古阿拉善駝,為粗壯結實型,適於馱載運輸,而乏騎乘型。戰鬥部隊要選清秀緊湊,動作靈活,步速快的騎乘型,賀新民於1948年到南疆巴音郭勒蒙古族自治州和克孜勒蘇柯爾克孜族自治州進行品種調查,共同認定南疆駝適合此目的。為在短期內迅速育成新品種,乃從該兩地各選購五峰最優良的種公駝,與兵團民勤駝場和阿拉善母駝交配,在五六年後,對一二代後裔測驗,體型有了改變:頭較小,軀體較短,腿細長,動作較靈活,步速較快。解放後,牧民要求駝絨質量提高,賀新民於1962年春再去左旗塔木素公社團結大隊調查,該地有駝1062峰,其中42%以上的駝絨毛短,棕褐、黑褐和青色,毛產量峰均為2.5千克左右,且多二級或三級毛,工藝價值低。從1965年起開展本品種選育,到1976年,隨機取樣結果,成年母駝產毛量高達7千克以上,絨長8厘米以上,一級絨毛占95.86%,二級占2.7%,三級占1.44%。賀新民將選育的全過程整理成篇,收入《駱駝學》第三章“駱駝繁育方法”。1992年10月25日內蒙古自治區科學技術委員會、內蒙古自治區農委評定,賀新民在內蒙古阿拉善雙峰駝品種培育工作中,做出了顯著成績,特授予榮譽獎,以資鼓勵。
駝史研究:
中國養駝事業歷史悠久,但從未見過系統總結歷代勞動人民養駝經驗的史料,有鑒於此,賀新民在蒐集、探索和整理古代養駝史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他考證過本世紀內蒙古伊克昭盟薩拉烏蘇河流域的更新世晚期地層出土的“諾氏駝”化石和大量新石器時代的岩畫,認定該地在新石器時代就已萌芽。在青海柴達木盆地考察諾木洪塔里他哈遺址出土的文物,斷定在遠古時代,羌族祖先就在諾木洪一帶馴養駱駝。根據出土實物印證,認定《史記·匈奴列傳》所載,駱駝是居於北蠻的山戎、獫狁、葷粥等民族在“唐虞以上”作為“奇畜”馴養的史實,是確切的。賀新民博覽群書,廣查文獻,潛心研究駝史數十年,蒐集大量史料,棄其糟粕,取其精華,撰寫出《中國駱駝發展史》等論文,分別在《農業考古》、《中國農史》等雜誌發表,被眾所引用,反映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