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敬之(1924~  )

賀敬之(1924~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賀敬之的創作以新詩為主。 如1956年的《回延安》,以“信天游”的形式,抒寫對延安樸素而深沉真摯的情感。 其中,《放聲歌唱》(1956)和《雷鋒之歌》(1963)是代表作。

賀敬之(1924~)

正文

賀敬之(1924~)現代詩人。山東嶧縣人。1924年11月 5日生。因家庭生活貧困,靠親戚幫助,少年時代才得以在山東、湖北等地的中學和師範學校學習。1940年到延安,進魯迅藝術文學院學習。抗日戰爭勝利後,隨文藝工作團到華北,在華北聯合大學文藝學院工作。
賀敬之在到延安之前就開始寫詩和散文。40年代初在魯迅藝術文學院學習期間,以少年時代的生活體驗為素材,用自由體的形式,創作了不少新詩。其中一部分詩改題為《鄉村的夜》,於1957年重新出版。這些詩記錄了作者“對舊中國農村的悲慘生活的回憶”(《賀敬之詩選·自序》)。1941年他曾以艾漠的筆名在胡風主編的《七月》等雜誌發表新詩(後有詩集《並沒有冬天》收入《七月詩叢》,1951年 9月由泥土社出版)。延安文藝座談會以後,賀敬之在詩歌創作上注意向民歌民謠學習,從1942年到建國前夕的作品,選輯在詩集《笑》和《朝陽花開》(在《笑》的基礎上整理出版的)中。這些作品,一部分是歌詞,大部分採用傳統歌謠的形式,帶有明顯的敘事性質。內容上,一是歌頌中國共產黨和革命領袖,歌頌人民軍隊;另一是表現解放區光明的生活景象,勞動人民翻身的歡樂,以及他們參軍支前、將革命進行到底的豪邁氣概。
1945年,根據40年代初流行於河北阜平一帶的“白毛仙姑”的民間傳說,魯藝集體創作了歌劇《白毛女》,文學劇本由賀敬之、丁毅執筆。在此之前,賀敬之曾寫作秧歌劇《栽樹》、《周子山》(與水華、王大化、馬可合編)等,為《白毛女》的創作作了準備。《白毛女》描寫惡霸地主黃世仁,以逼租為名,強迫佃戶楊白勞在他女兒喜兒的賣身文契上按下手印,搶走喜兒,楊白勞悲憤絕望自盡身亡。喜兒在黃家備受摧殘凌辱,後在女傭張二嬸幫助下逃出虎口,在深山野洞過著非人的生活,直到家鄉解放。《白毛女》通過這一傳奇性故事,深刻地表現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農村的基本矛盾。歌劇成功地塑造了喜兒、楊白勞,以及地主黃世仁、狗腿子穆仁智的藝術形象。情節的傳奇色彩,對人民民眾願望和理想的強烈表現,使作品富有浪漫主義精神。《白毛女》是新歌劇創作的一座里程碑。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賀敬之的創作以新詩為主。作品數量不多,但創作態度嚴謹且大多有較高的水平。他這個時期的詩歌創作有篇幅相對短小的抒情詩,大抵是對生活中具體見聞而發。如1956年的《回延安》,以“信天游”的形式,抒寫對延安樸素而深沉真摯的情感。《桂林山水歌》和《三門峽歌》,則在對自然景色的獨特感受中,寄託對祖國河山和社會主義建設的熱情。代表賀敬之這一時期創作成就的是長篇政治抒情詩,即《放聲歌唱》、 《十年頌歌》、 《雷鋒之歌》、《西去列車的視窗》以及寫於1976年10月以後的《中國的十月》、《八一之歌》等。這些作品,都從比較開闊的角度去反映時代生活的重大問題,並以在生活中思考提煉的帶有哲理色彩的思想作為構思的線索。其中,《放聲歌唱》(1956)和《雷鋒之歌》(1963)是代表作。前者生動真切地揭示50年代前期廣大民眾在新生活面前強烈的幸福感和自豪感,從歷史的進程上描繪中國共產黨的偉大形象,表達了民眾對黨的衷心熱愛。後者則試圖站在時代的高度,從歷史發展趨向上,去闡發雷鋒這一新人出現的意義。在這些長篇政治抒情詩中,詩人的鬥爭經歷、見聞、知識,被調動起來構成有藝術個性的形象,編織成色彩鮮麗的生活畫面,並與奔放的激情的抒發交融在一起。這些作品大都採用“長句拆行”的“樓梯式”,但注意吸取中國民歌和古典詩歌的營養,對這一形式加以改造。他注意運用人民民眾熟悉的語言、比喻,講究詩的含蓄,把自由體的靈活開闊與詩行排比對稱,音律的和諧統一起來,形成開闊與細緻、豪邁與深情、深刻思想與感情的流動相結合的特色。
主要詩歌集有《笑》(1951)、《朝陽花開》(1954)、《鄉村的夜》(1957)、《放歌集》(1961年初版,以後多次再版,所收作品有增刪)、《雷鋒之歌》(1963)、《賀敬之詩選》(1979)等。
賀敬之歷任中國作家協會、中國戲劇家協會理事,戲劇家協會書記處書記,文化部副部長,中國共產黨中央宣傳部副部長等職。

配圖

相關連線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