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氏牡丹鸚鵡

費氏牡丹鸚鵡

費氏牡丹鸚鵡(學名:):體長一般在13-15厘米,體重50-55克。是七彩繽紛的小鸚鵡,深橙色的額頭和臉頰,前胸黃色,體羽青綠色,尾紫藍色,有一對鑲著白邊的眼睛,嘴鮮紅色,腳灰色,鳥喙紅色,虹膜棕色。經人工培養還有多種色系的品種:如黃、白、鈷藍、紫、灰、銀、乳白及雜紋等。 生活在非洲熱帶叢林中,常集大群生活,一般在樹洞中營巢繁殖,以各種植物種子、水果和槳果為食。在野外,該鳥常集群危害農作物及果園,遭到當地農民驅趕。由於這種鳥羽色艷麗,常被捕捉飼養,致使野生數量越來越少。分布於坦尚尼亞北部、賽倫蓋提國家公園、盧安達、蒲隆地;從籠中逃脫的鳥在各地都有族群,大多棲息於坦尚尼亞、肯亞等沿海地區。 (概述圖片參考資料來源: )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費氏牡丹鸚鵡 費氏牡丹鸚鵡

費氏牡丹鸚鵡一般長度14-15厘米,體重42-58克。略小於同屬的桃臉牡丹鸚鵡,鳥體為綠色,額頭、鳥喙和眼睛之間、臉頰、喉嚨為橘紅色;頭頂和頭部後方為橄欖綠色;前胸和頸部為橙黃色;身體兩側、腹部、尾巴內側覆羽黃綠色,尾部上方為紫藍色;翅膀內側覆羽藍綠色;眼睛外有一圈粗寬的白眼圈,鳥喙鮮紅色,虹膜棕色,腳灰色。幼鳥體色較暗,鳥喙基部有棕色斑紋。

喙鉤曲,上頜具有可活動關節,喙基部具有臘膜。腳短,強大,對趾型,適於攀援生活。

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於灌木叢和金合歡屬植物分布的高原地區、介於1100-2000米之間各種棕櫚樹和其他數種分布的林區、灌叢平原區、開闊的草原地型和農耕區等。

生活習性

在繁殖季會組成20-80隻左右的群體,生性非常吵雜,往往還沒看見其蹤跡就會先聽見那尖銳刺耳的鳴叫;平時會大批聚集於農耕區,覓食黍類、玉米和穀類作物等。有時候會高達數百隻;大多在地面覓食,個性十分活潑大膽,可以在很近的距離內接近它們。

費氏牡丹鸚鵡有季節性遷移的習性,平常是遊牧性質的鳥種,活動的地點完全視食物充足與否而定。主要以地面上的草類種子、漿果、水果、植物嫩芽等為食。也會定期前往農耕區覓食農作物,造成相當程度的損害。

人工飼養牡丹鸚鵡,可成對或成群籠養,每對鳥的活動空間不得小於0.5立方米。鳥籠需用12號鉛絲編制,網眼的直徑不得超過2厘米,以防鳥鑽出飛走。籠底應鋪細砂,並及時清理糞便,保證籠內清潔衛生。牡丹鸚鵡常餵給稻穀、穀子、小米等飼料,還可加餵麻籽、葵花籽、牡蠣粉、葉菜和水果。日常可把稗子、稻穀、穀子按3:2:2的比例混合餵給。

分布範圍

原產地:坦尚尼亞聯合共和國;引進:蒲隆地、肯亞、盧安達;來源不確定:烏干達。

費氏牡丹鸚鵡分布圖 費氏牡丹鸚鵡分布圖

繁殖方式

在乾燥季節費氏牡丹鸚鵡的繁殖季為1-2月、4-6月、7月;它們會尋找枯死的樹洞為築巢地點,也有些鳥會在峭壁上的裂縫中築巢。

人工豢養的費氏牡丹鸚鵡非常容易繁殖,繁殖期大多在春季開始,可以提供20×20×30厘米的厚木巢箱;一般雌鳥每窩產卵3-6枚,孵化期約20天。孵化過程中,雄鳥堅守在巢外看護並飼餵雌鳥,而雌鳥除取食飲水和排糞時外出之外,始終堅持孵化。雛鳥出殼後由親鳥飼喂,35-40天方能離巢,50天左右才可獨立生產,6個半月達到性成熟。幼鳥羽毛長成約需32天。如果缺乏礦物質,親鳥會有拔去幼鳥身上羽毛的傾向,照顧得宜一年可以繁殖數次,但是為了親鳥的健康一年最好不要超過兩次。

亞種分化

單型種,無亞種分化。經人工培養有多種色系的品種,如黃、白、鈷藍、紫、灰、銀、乳白及雜紋等。

種群現狀

該物種被列為近危,因為人類捕獲野生的費氏牡丹鸚鵡用於出口,其數量正在迅速減少。野生種群數量的下降使該種類成為較高的威脅類別。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6年 ver 3.1——近危(NT)。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