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南宋紹興年間(1131~1162)呂規叔創建鹿門書院。淳熙七年(1180),朱熹至嵊賑災,訪呂規叔於鹿門,在鹿門書院講學,並在呂的居所題了“貴門”兩字,後人將鹿門改為“貴門”,鄉以駐地得名。1950年貴門鄉分為貴門鄉、上里鄉、雅安鄉、橫山鄉。1956年3月,貴門鄉、上里鄉、雅安鄉和玠溪鄉(1955年8月東陽縣劃入)合併為新山鄉。1957年,玠溪鄉劃出。1958年10月為新山管理區,隸南山人民公社。1961年11月建立新山人民公社。1983年7月改設為新山鄉。1992年5月新山、橫山、玠溪合併建立貴門鄉。(摘自《嵊州市志》)
相關介紹
位於嵊州市西南,距市區28公里,面積68.6平方公里,10個行政村,3987戶,10022人。地區生產總值6560萬元,同比增長9%。其中第一產業4570萬元,第二產業860萬元,第三產業1130萬元。農民人均收入5292元,同比增長15.4%。
2006年,全鄉面積62.05平方千米,人口1.02萬人。轄33個行政村:貴門村、林塘村、下屠村、南坑村、塢岩坑村、沙丘村、前王莊村、柏春坑村、金銀塢村、梓溪村、雙坑村、金家山村、尖屋村、黃泥嶺腳村、樓村村、玠溪村、橫山村、富村村、杳溪村、後宅村、白宅墅村、上塢山村、上里村、雅安村、上屠村、西馬山村、西溪村、里仙坑村、流嶺村、平頭山村、蘆山村、東塢村、東山坪村。鄉政府駐地貴門村118號。
行政村調整
2007年,貴門鄉:由原來33個行政村調整為10個行政村。
1.雅安村:由原雅安、後宅、塢岩坑3個村合併組成。總計718戶、1778人口,總區域面積11.62平方千米,村委會駐原雅安村。
2.屠溪村:由原上屠、下屠、杳溪、西馬山、南坑5個村合併組成。總計370戶,1032人口,總區域面積4.8平方千米,村委會駐原下屠村。
3.新茗村:由原白宅墅、沙丘、前王莊3個村合併組成。總計352戶,882人口,總區域面積3.37平方千米,村委會駐原白宅墅村。
4.貴門村:由原貴門、西溪2個村合併組成。總計355戶,900人口,總區域面積2.89平方千米,村委會駐原貴門村。
5.金溪坑村:由原金銀塢、柏春坑、梓溪3個村合併組成。總計292戶,722人口,總區域面積4.41平方千米,村委會駐原金銀塢村。
6.玠溪村:由原玠溪、金家山、雙坑、里仙坑、平頭山5個村合併組成。總計692戶,1903人口,總區域面積14.11平方千米,村委會駐原玠溪村。
7.流嶺村:由原流嶺、尖屋、東山坪、蘆山4個村合併組成。總計250戶,638人口,總區域面積3.35平方千米,村委會駐原流嶺村。
8.橫山村:由原橫山、林塘、富村、茶場4個村合併組成。總計232戶,596人口,總區域面積3.66平方千米,村委會駐原橫山村。
9.東樓村:由原樓村、東塢、黃泥嶺腳3個村合併組成。總計253戶,742人口,總區域面積3.86平方千米,村委會駐原樓村。
10.上塢山村:由原上塢山、上里2個村合併組成。總計395戶,972人口,總區域面積4.5平方千米,村委會駐原上塢山村。本文引用地址:行政區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