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貨幣淨化1
貨幣淨化是指對流通中貨幣執行版別更替,對殘損貨幣、劣質票幣、偽造、變造假幣等及時進行鑑別、挑剔、回收、清分、銷毀等項內容的專業工作。其目的是最終保持流通中貨幣的純潔度、整潔度,以維護法定貨幣的良好形象。貨幣淨化與貨幣發行同步涉及穩定貨幣課題,貨幣淨化與貨幣發行同等重要,這是搞好貨幣淨化的大原則,是屬於決策範疇的基本概念。
貨幣淨化的標準1
現鈔貨幣的壽命是有限的,不論採用何種原材料印製貨幣,經過若於次流轉,必然由新變舊。只有對流通中的現鈔貨幣按標準淨化,回收銷毀,才能提高市場流通中貨幣的整潔度,解決現鈔貨幣的良性循環問題。市場流通中貨幣的淨化標準,是由市面容納貨幣總量中單張(枚)票幣的新、舊程度,即完好或殘損的程度決定的。目前,世界已開發國家以票幣七成新為淨化標準。七成新以上的(含七成新)為完整券,可繼續投放市場流通;七成新以下的為殘損貨幣,應予淨化。
貨幣淨化的原則1
(一)調查研究原則
應適時地針對貨幣流通的現狀,對中央銀行發行庫、商業銀行業務庫、企事業單位財會人員持有的現金和處於市面流通狀態的貨幣整潔度進行調查並判斷純潔與整潔度狀況。
(二)動態考核原則
現金的投放、流通、註銷是滾動進行的,必須注重按標準把握好貨幣淨化的時間差。
(三)把握靜態理論數據原則
對靜態理論數據要分段處理,注意相對應時期,即已構成歷史的貨幣淨化率、銷毀率與貨幣注入量的數據分析。
(四)分離總量與結構原則
對貨幣的淨化既要考慮金額議題,又要考慮實物張數議題;既要注重大票面貨幣的淨化,更要兼顧小額貨幣的整潔度。
(五)注重"死角"原則
貨幣的淨化是社會現象,所以要儘可能地疏通回籠殘損幣的渠道,增強全民愛護貨幣的意識。
(六)綜合判斷原則
結合上述五項原則,參考印製、庫存、年度投放數與註銷量、市場容納貨幣總量等因素,綜合考慮貨幣淨化的巨觀指數,貨幣的巨觀與微觀壽命周期等帶有全局性、整體性的因素,以較為準確地編制貨幣淨化與銷毀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