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比率指標法

該比率越高,表明銀行的資金越充裕,資金流動性越強。 該比率越高,說明能夠滿足銀行流動性需求的證券比率越小,銀行證券資產的流動性越差。 該比率越高,表明銀行的流動性越強。

財務比率指標法的運用

在實踐中,通過將流動性指標與銀行自身該指標的歷史水平以及行業平均水平相對照,可以分析金融機構的流動性狀況。度量銀行流動性狀況的指標主要有兩大類:資產流動性指標和負債流動性指標。
1.資產流動性指標
(1)現金狀況比率。現金狀況比率是商業銀行的現金項目與總資產的比率,即
現金狀況比率=現金項目/總資產
現金項目包括法定準備金、超額準備金、應收現金、同業存放和托收資金。現金項目雖然盈利性很低,卻是銀行資產流動性的重要保證。現金狀況比率越高,意味著銀行可動用的付現資產比率越高,流動性狀況就越好。
(2)流動性證券比率。流動性證券比率是指銀行持有的1年以內的政府債券(包括政府機構債券)與總資產的比率,即
流動性證券比率=政府債券總額/總資產
1年以內的政府債券是信譽高、期限短、流動性強的資產,可以在任何時候以最小的交易成本出售。該比率越高,表明銀行的流動性越強,當銀行出現流動性缺口時,可隨時出售短期政府債券以彌補流動性缺口。
(3)淨同業拆借比率。淨同業拆借比率是指商業銀行同業之間資金拆出和資金借入淨額與資產總額之間的比率,即
淨同業拆借比率=(資金同業拆出-資金同業拆入)/資產總額
同業之間的資金拆借是商業銀行調節現金頭寸的重要渠道。該比率越高,表明銀行的資金越充裕,資金流動性越強。
(4)能力比率。能力比率指淨貸款和租賃資產與總資產的比率,即
能力比率=(淨貸款+租賃資產)/總資產
淨貸款和租賃資產是銀行獲利的主要資產,流動性一般比較低。能力比率是流動性的反向指標,該指標越高,表明銀行的流動性越差。
(5)抵押證券比率。抵押證券比率是銀行持有的抵押證券與證券總額的比率,即
抵押證券比率=抵押證券/證券總額
抵押證券是銀行借款時用作抵押品的證券。如在回購協定借款和向中央銀行借款時,往往需要以證券作抵押。抵押證券在債務償還之前是不能出售的,因此,作為抵押的證券應該從流動性資產中剔除。該比率越高,說明能夠滿足銀行流動性需求的證券比率越小,銀行證券資產的流動性越差。
2.負債流動性指標
(1)貨幣資產負債比率。貨幣資產負債比率是指銀行的貨幣市場資產與貨幣市場負債的比率,即
貨幣資產負債比率=貨幣市場資產/貨幣市場負債
其中,貨幣市場資產是指銀行流動性極強的短期資產,包括現金、短期政府債券、中央銀行超額準備金拆出、央行短期票據及逆回購協定等。貨幣市場負債是銀行流動性極強的負債,包括大額存單、中央銀行超額準備金頭寸的拆入及回購協定借款等。該指標可以反映銀行平衡貨幣市場資金頭寸的能力,指標值越大,表明銀行資產的流動性越高。
(2)短期資產比率。短期資產比率是指銀行的短期資產與敏感性負債的比率,即
短期資產比率=短期資產/敏感性負債
其中,短期資產是指短期內能夠迅速變現的資產,主要包括在其他銀行的短期存款、中央銀行超額準備金的拆出和銀行持有的短期證券。敏感性負債是指對利率變化反應敏感的負債,主要包括大額存款、外國官方存款、回購協定中的證券出售、政府的即期票據和其他票據等。這些負債對市場利率變化的敏感性很強,容易從銀行中流出。該比率越高,表明銀行的流動性越強。
(3)經紀人存款比率。經紀人存款比率是指經紀人存款與存款總額的比率,即
經紀人存款比率=經紀人存款/存款總額
其中,經紀人存款是指證券經紀人代客戶存入銀行的資金,其特點是數額大、期限短,並以獲取高利息收入為目的,因此對利率變化的敏感性很強。該比率越高,銀行陷入流動性危機的可能性越大。
(4)核心存款比率。核心存款比率是指核心存款與總資產的比率,即
核心存款比率=核心存款/總資產
其中,核心存款是商業銀行存款中最穩定的部分,其特點在於對利率敏感性不強,且不隨經濟條件和周期性因素的變化而變化。由於核心存款到期前被提取的可能性很小,所以該比率越高則表明銀行的流動性壓力越小。
(5)存款結構比率。存款結構比率是指銀行活期存款與定期存款的比率,即
存款結構比率=活期存款/定期存款
該比率用來度量銀行資金基礎的穩定性。該比率上升,意味著銀行存款的穩定性減弱,流動性需求增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