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永久磁鐵做動力源,製造動力機--磁動機,是人們長期以來不斷探求的目標,在此之前,國內外已有大量公開文獻報導此類發明,但至今尚未見能夠實際套用的成型機問世。概括地看,上述發明基本來自兩種理念。一種理念是尋求“隔磁”特質,即在兩極之間插入一種夠隔斷磁力線的物質,使原來兩極的相斥或相吸失衡形成運動;另一種理念是利用複雜的槓桿機構,使磁鐵磁極不斷相對運動而輸出做功。上述理念正像“給我一個支點和槓桿,就可以撬動地球”的說法一樣,有道理,但實現不了,因為世界上並沒發現能“隔磁”的物質,而槓桿機構再巧妙,也不可能打破能量守恆定律,因此依照上述理念設計的磁動機,往往會回到“永動機”的套路上去而不成功,這也正是“磁動機”動不起來的原因。
負引磁動機 的發明理念、原理及套用:強力永久磁鐵自身毫無疑義地儲存有能量,它對鐵磁性物質的磁化,是這種能量釋放和轉移的一種方式,利用電磁引導方式,使前端的鐵磁材料不斷被永久磁鐵磁化,是負引磁動機的發明理念,在這一點上,它與磁懸浮原理異曲同工,所不同的是:磁懸浮靠同性相斥“浮”;靠前端的異性相吸“進”,而負引磁動機則靠磁鐵對鐵磁材料的磁化“吸”,靠電磁的引導“進”。插入視頻視頻所示是依據上述理念製作兩台動力型工作機,其轉子為多塊圓形永久磁鐵,定子為一個小型電磁鐵;工作時,一種機械裝置保障電磁鐵通、斷電、實現永久磁鐵連續對電磁鐵的磁化(吸引)的狀態,形成轉子的高速轉動。實驗證明:電磁鐵在一周360°的通、斷電次數,與轉子上永久磁鐵的塊數相對應,當永久磁鐵為三塊,呈120°角組成轉子時,每轉動120°電磁鐵通電一次,通電持續角為120°角的1/4,即30°,也就是說轉子轉動一周360°,只有90°用電“斥”,其它270°都是永久磁鐵不用電的“引”。實驗同時證明:在90°的持續通電角度內,電磁鐵所需電流要達到對永磁鐵“斥”的強度,才能發揮永久磁鐵270°“引”的作用,這意味著負引磁動機可分為動力型和從動型兩類,前者省電,後者更省電。
運力型配有獨立電源,可製作成各種拖動機,從動型則可以與其它動力機(柴、汽油機、電動機等)串聯或聯體匹配,製作成動力機+負引磁動機混合動力機。在輸出功率一定的情況下,其降耗、節能的效果不言而喻。其它如定、轉子的互換和依據所需功率、轉速而對永久磁鐵安置的需要,則是一般意義上的技術套用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