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紀年
貞明元年,公元915年
史料記載
魏博軍亂,晉乘機取之
乾化五年(915)三月,梁末帝乘天雄軍節度使楊師厚卒,魏博無帥之際,欲行分而治之之策,以防後繼藩鎮依仗驕兵悍將如"銀槍效節都"而難以制馭。於是,以魏博南部澶、衛、相三州為昭德軍,治相州(今河南安陽);以魏博北部貝、博、魏三州仍為天雄軍;原魏博將士、府庫資財均一分為二。為防魏博士兵不服,粱派劉郡以討鎮、定為名,帥六萬人過黃河,成威懾之勢。魏州士卒皆父子相承由來已久,不願分徙。梁新任天雄軍節度使賀德倫屢次催促應遷士卒分別赴鎮。三月初五,魏州軍亂,亂軍放火大掠,並劫持賀德倫。原楊師厚所置銀槍效節軍校張彥能自率其黨,阻止剽掠。四月,梁派人往魏州撫諭,張彥請罷昭德軍,仍將相、澶、衛復歸天雄軍,為梁帝所拒。張彥遂迫賀德倫求援於晉。五月,晉王李存勖進屯永濟(在今河北館陶東北),殺張彥等為首八人以儆尤。六月,賀德倫迎晉王入魏州軍府,奉印節。天雄軍自此由梁入晉。
邠、寧叛岐
先是岐靜難節度使李繼徽為其子彥魯毒死,彥魯自為留後。後梁乾化五年(915)四月,繼徽養子李保衡殺李彥魯,以邠、寧二州地(今陝西彬縣、寧縣)叛岐附梁。梁以李保衡為感化節度使(今華州),而以霍彥威為靜難節度使。
徐溫父子盡專吳政
後梁乾化五年(915)八月,吳以鎮海節度使徐溫為管內水陸馬步諸軍都指揮使、兩浙都招討使、守侍中、齊國公,鎮潤州(今江蘇鎮江),以升、潤、常、宣,歙、池六州之地為其巡屬。徐溫留子徐知訓於廣陵秉吳政,自己居外遙決軍國大事如故。
後梁康王之亂
後梁乾化五年(915)十月,梁康王朱友敬(太祖第八子)以己目有重瞳,當為天子。乘末帝德妃出葬之機,於二十四日夜遣心腹藏於末帝寢殿之中,欲弒帝。為末帝發覺。二十五日,召宿衛索殿中,得而誅之。經此事之後,末帝疏忌宗室,專任租庸使趙岩及德妃兄弟張漢鼎、張漢傑等人,趙、張之輩依勢棄權,賣官鬻獄,離間舊日將相。敬翔、李振等雖為執政大臣,所言多不用,政事日紊,以至於亡。
後梁改元貞明
後梁乾化五年(915)十一月初九,改乾化五年為貞明元年。
蜀略岐地
前蜀永平五年、後梁乾化五年(915)八月,蜀以王宗綰、王宗播攻岐秦州(今甘肅秦安北);王宗瑤、王宗翰攻岐鳳州(今陝西鳳縣東北)。十一月,王宗翰領兵出青泥嶺(今甘肅徽縣南),與岐秦州將戰於泥陽川,蜀軍敗退。王宗綰一路則勝秦軍,乘勝趨秦州,十八日又取岐成州(今甘肅成縣)。岐秦州節度使李繼崇降於蜀,王宗綰入秦州。其時,岐大將劉知俊因奉命攻梁霍彥威於邠州不克,懼罪,亦奔降蜀軍。繼之王宗綰又與王宗瑤會師,於二十七日攻克鳳州。蜀將王宗鐸在此前已取岐階州(今甘肅武都東)。自此,前蜀有秦、鳳、階、成四州之地。
嶺南絕梁
後梁貞明元年(915)末,清海、建武節度使(駐邕州)兼中書令、南海王劉岩以錢鏐已為吳越國王,而己尚為南海郡王,乃上表於梁,求封南越國王,加都統,梁未允。劉岩曰:“今中國紛紛,孰為天子?安能跋涉萬里,遠事偽朝乎!”自是不再入貢於梁。為日後自建國張本。
吳越置都水營田使
吳越王錢鏐以東南一隅之地,處干戈擾攘之際,以務農為先,為富境強兵。吳越設都水營田司,專掌水利之事,募卒為都,稱撩淺、撩清、撩湖、撩河,治河築堤。凡河流溝渠悉有堰閘之制,百姓旱則引水溉田,澇則排水出田,又開東府南湖,水利之法甚為完備。因此錢氏治吳越百年間,歲多豐稔,少有水患。
前蜀改元通正
前蜀永平五年(915)、後梁貞明元年十二月,前蜀改明年元曰“通正”。
楊師厚卒
乾化五年(915)三月,梁天雄軍節度使、鄴王楊師厚卒。楊師厚(?——915),潁州(今安徽阜陽)斤溝人。唐末為河陽節度使李罕之部將,後投梁王朱全忠。在唐末藩鎮混戰中,楊師厚為朱全忠並淄青、破山南東道,立下汗馬功勞。後梁立國後封檢校太保、同平章事。梁、晉交,楊師厚數為招討使,帥梁軍東征西討。於蒙阬、棗強數役出力尤多。梁太祖卒,楊師厚逐羅周翰據魏博。郢王篡位以之為天雄軍節度使。梁末帝誅郢王之謀,亦得到師厚的支持,末帝即位後封之為鄴王,倍受尊崇。師厚在魏博,仿效唐末河北牙兵之制,重建“銀槍效節都”。其卒後,梁為抑制強藩行分鎮之策,釀成魏博軍亂,使後梁喪失河北。
楚王馬殷以女妻南海王劉岩
後梁乾化五年(915)八月,南海王劉岩迎娶於楚。楚王馬殷遣永順節度使馬存送親。先是,劉岩於乾化三年十月求婚於楚,馬殷許以女妻之,至是兩地成婚姻之好。
晉,梁莘縣之役
晉王李存勖於後梁貞明元年(915)夏得梁魏博,與先期率六萬兵力過黃河威懾魏博的梁將劉尋相峙於河北。劉尋先欲偷襲晉陽(今山西太原),因天久兩,加之糧草已盡,半途而廢;後又想取臨清(今河北臨西)的儲備物資,以絕晉軍給養,亦未逞,遂遷師於莘莘縣(今山東莘縣),堅壁不戰以伺機反攻。晉軍則紮營於莘西三十里,兩軍營火隔水相望。十月,劉尋使人詐降,謀毒殺晉王,被識破。梁末帝對劉尋按兵不戰深為不滿,一再催促劉尋與晉決戰。貞明二年二月,晉王往貝州(今河北南宮東南)勞軍,假稱回師晉陽,劉尋以為時機可乘,遂出兵會同梁澶州刺史楊延直攻魏州(今河北大名東北),為晉守將李存審等所敗。劉尋撤軍至故元城(今河北大名東),晉王適自貝州回師,與存審兵前後夾擊,大戰良久,梁師大敗,劉尋僅以數十騎逃免,晉圍殲梁軍七萬人。